1、第五节 碳和碳的化合物一、选择题1.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B )A.还原 B.吸附 C.导电 D.消毒2.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B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3.(2017威海)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 ,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4.下列关于
2、 CO 和 CO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CO 和 CO2 均具有可燃性 B.CO 和 CO2 均能与 H2O 反应C.CO 和 CO2 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CO 和 CO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氢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氢原子和碳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C.干冰升华和碳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6.如图为海水吸收 CO2 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碳循环中将
3、 CO2 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C.吸收的 CO2 与钙化中释放的 CO2 的量相等D.钙化中释放 CO2 的反应为:2NaHCO 3+CaCl2 CaCO3+CO2+2NaCl+H2O7.美国首颗“嗅碳” 卫星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而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 ,因而用作制冷剂来源:学优高考网8.木炭还原氧化
4、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9.“归纳与比较” 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对 CO2 与 CO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 )A.构成: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 1 个氧原子B.性质:CO 2 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C.用途:CO 2 可用于灭火;CO 可作气体燃料D.危害:CO 2 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CO 易与血液
5、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二、填空与简答C60 的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10.C60 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C60 属于单质(填“ 单质” 或“化合物”)。(2)C60 这种物质是由分子(填“分子” 或“原子”)构成。(3)C60 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 填“化学” 或“物理”)性质。(4)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有机( 填“ 有机”或“无机”)物。11.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 H2CO3;(3)植物光合作用时,二
6、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4)人类关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是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12.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来源:学优高考网请你分析并回答:(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不严谨; 气体产物可能是 CO 和
7、CO2 的混合物;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 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再通入足量 NaOH 溶液,再通过盛装 CuO 的硬质玻璃管加热, 观察现象,若 CuO 变红则猜想正确;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再熄灭酒精灯;(5)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 ,清洗试管的方法是在试管中用足量稀盐酸清洗。13.某兴趣小组同学将 CO2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2)为探究 CO2 和 NaOH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 实验,验证 CO2 与 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 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 中气球胀大。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与 CO2 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CO2 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 B 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从而也证明 CO2与 NaOH 发生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