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中考历史(宜宾)总复习习题: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近代化的探索.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00012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历史(宜宾)总复习习题: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近代化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宜宾)总复习习题: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近代化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宜宾)总复习习题: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近代化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宜宾)总复习习题: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近代化的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中考历史(宜宾)总复习习题:第2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1讲 近代化的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讲 近代化的探索,课标要求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主复习自主复习八年级上册教材第6课洋务运动、第7课戊戌变法、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新文化运动,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1依据如图推认出与此相关的重大运动或革命,并说出其名称。

2、,( 洋务运动 ) ,( 戊戌变法 ) ,( 辛亥革命 ) ,( 新文化运动 )2写出下列重要历史人物的名字。,( 谭嗣同 ) ,( 孙中山 ) ,( 陈独秀 )3洋务运动前期以“_自强_”为口号,后期以“_求富_”为口号,并兴办新式学堂,于1862年成立_京师同文馆_。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_富强_起来,但为中国的_近代化_开辟了道路。 41895年,_公车上书_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促进了中国_资本主义经济_的发展,在社会上起到了_思想启蒙_作用,有利于_资产阶级思想文化_传播。5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_兴中会_,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_中国同盟会_,并提出_三民_

3、主义,作为_辛亥_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_清朝的统治_,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封建帝制_,使_民主共和_观念深入人心。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_新青年_,两面大旗是“_民主_”和“_科学_”,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李大钊_。,知识梳理一、洋务运动是中国向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性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主张(宗旨):“师夷长技”;口号:自强、求富。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4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4、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6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是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创办民用工业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7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8洋务运动的评价(认识):(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消极影响(失败原因 ):不

5、改变中国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终失败。(3)积极影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二、维新变法(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2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3过程: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 9月)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又称为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发动

6、戊戌政变,逮捕维新人士。4变法主要内容:(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5“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等六人。6失败原因:资产阶级力量软弱,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7意义:(1)政治方面: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2)思想方面: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3)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三、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代表人物:孙中山)1主

7、张:三民主义,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民族主义;“建立民国”对应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对应民生主义。2革命活动:(1)成立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报: 民报。(3)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武昌起义(1911年)。(4)中华民国成立(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 。3评价(意

8、义):积极方面:(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2)思想方面: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经济方面: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进入“黄金时代”的内因)。(4)社会习俗方面:辛亥革命后,改变的落后愚昧习俗:留辫、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称呼等。消极方面: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并未推翻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四、新文化运动(领导阶级: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性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1代表人物:陈独

9、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来源:gkstk.Com2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主阵地:新青年杂志。3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4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直接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5评价(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积极性: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6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7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分界标志:1

10、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8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五、比较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从技术上、器物上学习西方;主张:“师夷长技”。2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 (君主立宪制);主张:变法图强。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 ;主张:三民主义。4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主张: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特点(四个事件的关系):由浅入深,由

11、表及里,层层递进。(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六、比较世界近代化进程重要词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李鸿章、谭嗣同、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师夷长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三民主义、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每周评论,典题回顾1(2015宜宾中考)由统计简表可知,这一阶段的翻译著作 ( B )中国19021904年翻译西方书籍统计简表类型 数量 比重哲学社会科学 327种 61%自然科学 112种 21%应用科学 56种 11%杂录

12、 38种 7%A.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 B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C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 D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2(2016宜宾中考)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B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3(2017宜宾中考)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A庶民的胜利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孔子与宪法,当堂检测1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D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签订马关条约C签

13、订辛丑条约 D开展洋务运动2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B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3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

14、的词汇应该是( A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D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 )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B

15、)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来源:学优高考网7小李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某件文物标有“民国16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A )A1927年 B1928年 C1926年 D1937年8下列人物中,宣传维新思想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是( D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康有为91912年,图乙取代图甲成为中国的国旗。你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D ),图甲 ,图乙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10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B )A民族主义

16、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11从1915年起,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达成共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文化启蒙运动是( B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12新文化运动前期与以往的学习西方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 )A批判封建思想和宣传新思想并举 B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C肯定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3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 A )A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思想领域

17、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D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C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2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D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

18、革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C )A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B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4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A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5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

19、是( B ),A ,B ,C ,D6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C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A B C D7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C )来源:gkstk.Com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8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

20、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钦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答:原因:君主专制(专制政体 )。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行宪法、开国会)。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

21、概括孙中山 “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答: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国民政府)。特点: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民族和民权相结合)(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答:共同: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 。 9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

22、,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007年复兴之路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材料四 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答:洋务运动。江南制造总局或轮船招商局。

23、(2)材料二所述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有何主张?为什么说“六君子 ”的鲜血没有白流?答: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戊戌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 请用下划线“_”在材料中标出来) 辛亥革命取得哪些重大成果?答: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重大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历史意义?答: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何特点?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