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5.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99666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5.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5.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5.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5.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5.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 1 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1 知识管理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_的关系实验器材:_、凸透镜、_和_等物 理 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_,用字母 u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_,用字母 v 表示注 意:在摆放仪器时,要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共线”并“等高” “等高”就是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烛焰成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2凸透镜成像规律规 律:(1)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现 _、_的清晰的_像;(2)当

2、蜡烛位于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出现_、_的清晰的_像;(3)当蜡烛位于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在光屏上 _(填“能”或“不能 ”)得到蜡烛的像,透过透镜可以看到蜡烛成_、_的_像02 基础题1(宜宾中考)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 15 cm 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 20 cm 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2(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A保

3、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3(多选)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观察不到烛焰清晰的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B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C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D蜡烛距凸透镜距离等于焦距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4(阜新中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 15 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

4、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 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 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 填符号)03 中档题5(贵港中考)某同学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 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 a、b、c、d 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

5、 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 b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 d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泰安中考)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 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7(杭州中考)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3)从

6、图中读出物距为_cm,并推算出焦距为_ Af15 cm B 15 cmf20 cm Cf30 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_.8(株洲中考)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步骤如下:(1)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 50 cm 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2)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20 cm 处,移动_,直到呈现出最清晰的像,然后_蜡烛和光屏分别到凸透镜的距离(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45 cm 处,接下来的探究操作不必要的是 _(填字母)A移动光屏,在光屏

7、上寻找蜡烛的像B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C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9(昆明中考)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 7 个小组,都使用焦距是 10 cm 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 1 和 1,2 和 27 和 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_(2)从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 _立的、_的实像(3)从 6、7 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

8、像时,像与物在_ 侧,且像是_立的(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变_( 填“大”或“小”)04 拓展题10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 端在 2 倍焦距之外,而 b 端在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 )Aa 端变细,b 端变粗 Ba 端变粗,b 端变细Ca、 b 端变粗 Da、b 端变细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11(雅安中考)某班同学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9、 16 cmB当 u12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 u20 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 cm 处移动到 24 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第 2 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01 知识管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像的性质序号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正倒 大小 实虚 与物位置关系像距与焦来源:gkstk.Com距的关系来源: 学优高考网应用1 u2f 倒 缩小 实 异侧 f2f 投影仪4 uf 不成像 制作平行光源5 uu 放大镜口 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距以内反变化说 明:(1)“一倍焦

10、距分虚实 ”意思是以焦点为界,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在焦点以内成虚像,在焦点处不成像;(2)“二倍焦距分大小 ”意思是以二倍焦距为界,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在二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3)“ 物近像远像变大” 意思是随着物距的减小,所成的像变大,像距也跟着变大;(4)“焦距以内反变化” 意思是物体在焦点以内时,随着物距的减小,所成的虚像变小,像距也在变小02 基础题1(泰安中考)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 0.5 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 0.5

11、 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 0.5 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 0.2 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 0.2 m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3(成都中考)小林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10 cm 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

12、到光具座 40 cm 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4 “嫦娥二号”探测器与“ 战神 ”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5(南平中考)如图所示是带放大镜的指甲剪修剪指甲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 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一倍焦距6(十堰中考)小

13、明用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5 cm 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 填“ 等大”“ 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填“会” 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7在学校艺术节上,小月同学进行了微雕创作,将同学们熟悉的梅花校徽完美地展现在一粒大米上(1)为看清微雕上 的图像,小月利用如图 1 所示透镜中的 _(填序号)进行观察;(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月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 5 c

14、m;(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月看到的像如图 2 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在 _范围,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03 中档题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 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期间拍摄的 G20 标志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住一半镜头,仍能照出完整物体B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小明所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D要想使像小一些,小明应靠近标志,调节暗箱长度后再拍摄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9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

15、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 放大 ”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 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10(恩施中考)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

16、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 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11如图所示是黄麻汽校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_、_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加工、调整并传递到显示屏上,司机据此可以准确地了解车后的情况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_12小丽同学用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在 50 cm 刻度线的位置不变(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蜡烛的焰心、_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若只有焰心偏高时,像将会成在光屏的偏_(填“上

17、方”“下方”或“中心”)(2)调节好后,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 35 cm 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 56 cm 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 _(填“左”或“右”) 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_(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_(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04 拓展题)

18、13星期天,小方同学按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操作要求,验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会看到什么现象?小方记录了这个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其中有错误的是( )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B笔尖一直变长变大C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D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参考答案第 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 1 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管理1物距 蜡烛 光屏 光具座 物距 像距 2.(1)倒立 缩小 实 (2) 倒立 放大 实 (3)不能 正立 放大 虚基础题1C 2.

19、A 3.ACD 4.(1)同一 (2)缩小 照相机 (3)变大 (4) 上 (5)B中档题5C 6.D 7.(1)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照相机 (3)40 B (4)仍然成像 8.(1) 同一高度 (2)光屏 记录 (3)AB 9. (1)同一高度 (2)1 、2 倒 放大 (3)同 正 (4) 靠近 小拓展题10A 11.D第 2 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基础题1C 2.C 3.D 4.C 5.小于 6.放大 投影仪( 或幻灯机) 不会 7.(1)A (3)小于 5 cm 放大镜中档题8A 9.D 10.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能 11.倒立 缩小 近 12.(1)凸透镜 下方 (2)放大 投影仪 (3)缩小 (4)左 正立 放大镜拓展题1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