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2 微粒构成物质【复习目标】1能认识到宏观世界的物质均有许许多多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宏观的世界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对一些特征反应能从微观的角度予以理解;3知道原子的结构,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能用化学用语来表示一些微观粒子。【复习过程】【典型考题】(2010 年南京市中考 10) 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知识再现微粒性质: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gkst
2、k.ComA.水分子本身变大大气大气大气大气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大气聚集而成物质在原子中: = = = 在原子中,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还有 、 、 有关。【反馈练习】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考指导书P39 页第 1、2、16 题。物质的微粒性:中考指导书P39、40 、41 页第 3、4、6、8 、14 、15 题原子的结构:中考指导书P40 第 5、7、9 、11、12 题离子的结构:中考指导书P40 页第 10、13、17、18、 19、20、21 题【典型考题】请你和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
3、如图 1 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 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 _。通过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 。【解题归纳】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析典型的化学反应。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反馈练习】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来源: 学优高考网【知识回放】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4、,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一个中和反应 ;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图 26-1 是 HCl 和 NaOH 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 HCl 在水中会解离出 H+和 Cl ,NaOH 在水中会解离出 Na+和 OH ,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图 26-2 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 + + OH H2O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 H+和 OH 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 )也不能大量共存。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 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图 26-1图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