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中考政治(全国通用)复习(检测)第4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95178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政治(全国通用)复习(检测)第4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中考政治(全国通用)复习(检测)第4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中考政治(全国通用)复习(检测)第4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中考政治(全国通用)复习(检测)第4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中考政治(全国通用)复习(检测)第4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学会交往第 4 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一、单项选择题1(2016 年江苏盐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孝敬父母( )A主要是物质上的供养 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不在于赡养父母 D重在尊敬关爱父母2(2016 年山东滨州)滂沱大雨中,父亲将伞举在儿子头上,呵护着他不受风吹雨打,自己却全身湿透。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感受到(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们必须感恩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 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A BC D3(2016 年江苏宿迁)“孝”的字行从

2、老(耂) ,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意谓从侍奉长辈。从汉字“孝”的由来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要尊敬赡养父母 B与父母平等沟通 C要绝对服从父母 D要理解谅解父母4(2016 年青海)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第三条提出要“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右边漫画中的现象。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主动干家务,我能为父母分忧 劳动获报酬,我拿钱理所应当 父母工作忙,我能自己洗衣服 我还年龄小,不做家务心安理得A BC D580 后北大美女博士王帆一段题为做一个怎样的子女的演讲视频在朋友圈广为传播。其中一句“你养我长大,我

3、陪你变老”更是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灵。该演讲启示我们( )A孝敬父母就是顺从父母的一切要求 B孝敬父母就是每天陪着父母C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 D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不需要回报和孝敬6(2016 年江苏徐州)近年来,有些年轻人购买住房时遵循 “一碗汤距离”的原则,即和父母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给父母送过去刚好不凉” ,从而能够保障“常回家看看” 。这些年轻人的做法表明( )A只有在经济上帮助父母,才是孝敬父母 B孝敬父母体现在点滴行动中C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D孝亲敬长要对父母百依百顺72016 年 3 月 5 日, 中国故事妈妈的味道播出后受到

4、热议,正如时下最流行的那句话:“吃的不是菜,是情怀。 ”而三天后的妇女节, “网购”暴涨,网友称这是“孝心经济” 。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 )尽孝心,最主要是对父母的物质赡养 “孝”是良好家风,而对父母的爱就体现在生活小事中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子女的回报A B C D8 “上网” “报班” “玩伴少” “学习压力大”“00 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 后”“80 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 。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 “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A相互理解,积极沟通 B各执己见,互不相让C顺其自

5、然,各行其是 D换位思考,平等交流9(2016 年山东聊城)“任性”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的编写,最近一段时间,聊城有多名孩子因学习压力或与父母赌气, “任性”地选择离家出走。这种做法( )极不可取,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是不会与父母沟通的极端行为 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A B C D10(2016 年湖南衡阳)“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 ”这是一位母亲的难言与无奈。步入青春期后,我们经常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与父母的交流。对此我们应该( )端正自己的

6、态度,理解父母的苦心 尊重父母,与父母有分歧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创造机会,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不随意发脾气,不做让父母伤心的事情A B C D11教师节,一名学生写了一首诗献给自己的老师,这首诗是:“诗词歌赋,颂不完对你的崇敬!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您用知识的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教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A B C D12小强在数学考试时,因试卷上有一个符号不清,便向邻座的同

7、学低声询问,老师看见后批评他作弊,他很气愤。这时,他应该( )A据理力争,顶撞老师 B有效沟通,化解误会C委屈自己,顺从老师 D埋怨老师,状告老师13语文老师生病了,新来一位老师代课。课间,刘天赐与几位同学在一起谈论这位新老师的情况,打探新老师的婚恋、好恶、家庭住址等情况。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反映了同学们喜欢新老师 B这反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C这符合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 D打听老师的隐私是有失分寸的表现,不应该142015 年 8 月 26 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 年度全省法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报告 。 报告中指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友

8、不慎,崇尚哥们儿义气,易于拉帮结派,组成小团伙。下面不属于广大青少年在交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与朋友交往时要坚持原则 B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友情C与朋友交往时要志趣相投 D慎交朋友有利于健康成长15全国微民已达数亿;微民们每四分钟低一下头看微信。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随着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的普及,以信息获取和社交方式的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微交往”时代来到了我们身边。下列对“微交往”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微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真正的情感沟通和交流B “微交往”容易人为造成与周围的隔绝C “微交往”必然会取代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D “微交往”需要全社会

9、具备沟通的理性与自觉16(2016 年贵州黔东南)李伟:“兄弟,我昨天被蒙骗吃了一粒摇头丸,我该怎么办?”龙涛:“不要紧张,吃一次两次没事的,但千万不要再吃了。 ”面对这种“被蒙骗吸毒” ,我们应该( )只是朋友的玩笑,不必见怪 谨慎交友,不交损友 依法检举,行使自己的权利 提高警惕,保护自己A B C D17 “男女同学不得同乘一辆自行车,不得同打一把伞,不得共穿一件雨衣,不得一起就餐”某中学出台的中学生文明交往倡议书 ,列出“男女交往十不准” ,被网友吐槽为“最严校规” 。对此,你的正确态度是( )A青春期少年情感丰富,不易控制,容易陷入早恋,所以宜堵不宜疏 B对异性有好感,这是青春期的正

10、常现象,应鼓励交往 C学校的倡议是关爱学生的表现,其规定再严厉也是应该的 D这一规定限制了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不利于班级建设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8临近初中毕业,小晴悄悄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男生。一天她收到这位男生的纸条,约她周末去郊游。她既高兴又不安,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又不知如何处理。假如你是小晴的好朋友,会告诉她( )A偶尔外出不打紧,行踪路线应保密B开心对待心中记,自由交往不限制C注意尺度和原则,自我保护要记得D萌生好感不正常,拒绝交往才恰当19观看右边漫画窃窃私语 ,面对同学的议论,小丽的做法错误的是( )窃窃私语A要有坦荡的胸襟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C检点一下自己和异性同学的交往是

11、否有不妥之处D主动与议论自己的人多接触、多沟通20(2016 年江苏扬州)右图是某学校开展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这不仅提醒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警示同学们( )表扬是加油站,要再接再厉 批评是检修站,要有错即改 批评是镇静剂,良药会苦口 表扬是催化剂,成绩总上升A BC D21(2016 年湖北黄冈)荣获 2015 年“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的王荠悦,爸爸先天失明,妈妈仅有模糊的一点视力。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梦中时,他就起床帮父母做好早饭。饭后,她牵着爸妈的手,把他们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在学校,她争分夺秒写作业,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顾失明的父母。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孝敬父母的人能赢

12、得社会的认可 孝敬父母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我们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A B C D22(2016 年辽宁沈阳)“我虽然喜欢这份工作,但我不能不管奶奶。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现在不去为奶奶尽孝,以后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2015 年度感动沈阳人物万传奇辞去稳定工作,照顾病瘫奶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A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 B倡导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C诠释了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D传承了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二、简答题232016 年 6 月 17 日凌晨,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一所中学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学生在宿舍内被同班另一名学生用刀刺伤

13、,导致颈部出血过多后不幸身亡。嫌疑人林某父亲表示,儿子小林平时很乖,性格内敛,之所以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源于长期被欺负。根据儿子供述,从就读 7 年级开始,儿子就一直被死者张某星欺负,死者不仅多次当着同学面脱儿子裤子,而且还嘲笑儿子是“大鸟蛋” 。(1)以上悲剧的发生是源于两位同学缺少哪些交往品质?(2)同学之间友好交往,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三、辨析题24某校九年级学生王某上课时用手机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被上课的科任老师发现,并误认为王某是上课玩手机游戏,立即依据班规收缴了王某的手机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王某认为自己没有错,并与该科任教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同班同学李能认为王某是对的,应坚持立场

14、,与老师据理力争。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李能的观点进行辨析。五、综合探究题25上学路上,潘凡愁眉不展,程蔚问起缘由,潘凡说: “烦!昨天晚上,我用手机在班级 QQ 群里和你聊同学中间存在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问题,我妈发现了,说上网聊天影响学习,把我手机没收了,为这,我和她吵了一架。 ”看着程蔚一脸高兴的样子,潘凡问:“遇到什么好事了?”程蔚讲到:“说实话,我昨天美术作业没有交,害怕老师批评,可今天上午老师看了我画的画,不仅没有批评,反而惊奇地说了句怎么这么神奇?这一句肯定,满足感和喜悦感现在还在心头涌动。 ”程蔚又安慰潘凡说:“父母、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别太放在心上。 ”潘凡似有所悟。两人对视一笑,手

15、拉手朝学校走去。(1)对“同学中间存在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2)要让自己的上网行为获得妈妈的理解和支持,潘凡应该怎样做?(3)从上述材料中,你明白了哪些人与人交往的诀窍?第 4 课时 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 积极与同学交往【模拟演练】1D 2.D 3.A 4.B 5.C 6.B 7.B 8.A 9.C10C 11.A 12.B 13.D 14.C 15.C 16.D 17.D18C 19.B 20.A 21.C 22.D23(1)尊重、宽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礼貌待人等。24李能的观点是错误。王

16、某没有正确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王某上课未经老师同意并违反班规的情况下用手机,影响了师生教学,破坏了课堂秩序,是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淡薄的体现,也是责任感不强的表现。王某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教育。老师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教育,使我们及时发现缺点,改正错误,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王某没有调控好情绪,发生激烈争吵,既不尊重老师,也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们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正确利用手机,增强纪律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理解、体谅老师,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减少误会,善于化解“爱的冲突”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25(1)同学中某些优越感或自卑感是盲目的、不可取的,因为: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集中表现

17、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有优越感的人,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瞧不起其他人,有自卑感的人,缺乏自信,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轻视自己,这些都是缺乏平等精神的表现。(2)在上网问题上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说明自己上网的目的,求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在网络生活中,做一些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事情,让父母理解和支持。通过向父母展示自己上网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益处,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同。上网时,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父母放心并支持。自觉控制上网时间,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让父母理解和支持。(3)要理解体谅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老师的表扬是鼓励,是期待。要宽以待人,原谅别人的过错,不斤斤计较。朋友可以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为人诚实,获得朋友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