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概述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间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国际关系是国际利益在某一时期的汇合。 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出发点。本专题头绪复杂,史实众多,要注意重大史实和历史事件的再认再现能力,把基础知识形成有序的知识线索。,知识清单两次世界大战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战争双方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事件 (1)开始:1914 年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
2、亚宣战(2)转折点:1916 年凡尔登战役(3)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退出一战,1917年美国参战(4)结束:1918 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1)全面爆发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3)达全球规模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5)转折点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6)第二战场开辟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7)1945年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8)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9)1945年9月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
3、终 以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影响 (1)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 灾难(2)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美国除外)(3)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4)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进步(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2)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3)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欧洲衰落(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和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 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建立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
4、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评价,(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2)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提供条件(3)没有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瓦解,(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 ,华盛顿体系开始被打破来源:学优高考网(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3)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
5、系彻底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形成,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提出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影响,美苏争霸,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评价,(1)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自由、民主,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雅
6、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3)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多极化趋势加强,表现,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决定因素,经济实力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各国间关系,相互竞争,相互制约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政
7、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经济上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影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名称 建立时间 性质(实质) 影响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1882年1907年,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一战的爆发国际联盟(国联),1920年,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其宗旨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但被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轴心国集团(德意日),1937 年,帝国主义政治军事侵略集团,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威胁世界和平,加速二战爆发世界反
8、法西斯联盟,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联合国,1945年,世界上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为美国所操纵,当今,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北约华约,1949年1955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欧洲共同体,1967年,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使西欧各国间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进各国间经济发展,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欧日美三足鼎立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欧洲联盟,199
9、3年,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1)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2)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世界性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重要的国际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参会国 主要内容 影响巴黎和会 1919年1月 法国巴黎 操纵国:英 、法、美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形成凡尔赛体系华
10、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国华盛顿 操纵国:美 、英、日签订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形成华盛顿体系慕尼黑会议 1938年9月 德国慕尼黑 操纵国:英 、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1)是绥靖政策的顶峰来源:gkstk.Com(2)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 苏联雅尔塔 美、苏、英对德国进行民主化改造和分区占领;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1)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亚
11、非会议 1955年 印尼万隆 亚非国家主要议题是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来解决矛盾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拓展延伸1.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综合实力;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各国的历史传统;地缘政治2维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外交政策的出发点。3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遭拒引发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第二次:抗日战争胜利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提高。中国
12、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对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发生内战,结果国民党败退台湾,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孤立政策,还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在中共的领导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3)第三次: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趋势 )实行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一支重要力量。4影响亚太地区和平的因素: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抬头;国际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同,领土
13、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5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和推动世界和平的有利因素:(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2)和平力量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等;(3)联合国的作用;(4)第三世界的兴起;一些区域组织的建立。6重要会议:(1)损害中国利益的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2)体现大国强权政治的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慕尼黑会议。(3)体现德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会议:巴黎和会被惩治,慕尼黑会议处于主宰地位、雅尔塔会议决定惩治、改造德国。(4)德国参加的会议:慕尼黑会议。(5)体现日本国际地位变化的会议:巴黎和会获益国、华盛顿会议受限制、雅尔塔会
14、议商讨打击日本法西斯。(6)体现法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会议:巴黎和会是主宰国之一,华盛顿会议参与国之一,慕尼黑会议纵容侵略。(7)没有西方大国参加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会议:万隆会议。7国际组织不同角度分类:(1)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 国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欧共体、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APEC组织。(2)威胁世界和平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北约和华约、轴心国集团。(3)19世纪的:三国同盟。(4)20世纪的:三国协约、协约国和同盟国、国际联盟( 国联)、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欧共体、欧洲联盟、北约和华约、世界贸易组织、APEC组织。(5)世界性国际组织:政治:国际
15、联盟( 国联)、联合国。经济:世界贸易组织。(6)区域性经济组织:欧共体、欧洲联盟、APEC组织。,能力提升1.(2015沧州一模)读图,回答问题。,图一 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扩张,图二 2013年28个欧盟成员国(1)两幅图片反映了欧洲国家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2)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1)变化:由战争走向联合。原因:吸取了战争的教训;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发展趋势;为了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2)图一法西斯的扩张让欧洲陷入战争之中,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图二促进了欧洲的稳定,有利于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16、。2(2016唐山路北区一模)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有着历史宿怨的邻国不仅能“一笑泯恩仇”,而且还可以联手推动一个大洲数十年的繁荣与稳定。材料一 人们或许应该感谢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如果不是前者捐弃世仇夙怨,在家乡科龙贝双教堂村接待阿登纳;如果没有后者对欧洲联合孜孜以求,不遗余力,后来的“法德轴心”根本无从谈起。材料二 早在1951年,阿登纳就公开申明,纳粹德国“犯下难以形容的罪行”,德国为侵略战争造成的后果“全面承担责任”。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一个真诚忏悔的德国才真正为欧洲大家庭所接纳。2006年,法德合编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版发行,其
17、中既有法德共同建设欧洲的历史,也不回避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法国的占领以及与纳粹狼狈为奸的法国维希政府。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材料三 从双边看,法德双方磨合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涉及外交、经济、防务等多个领域,保证两国政府及时沟通,处理分歧,管控矛盾,不会因一事、一人改变前进的方向。(1)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法德关系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2)据上述材料指出法德和解的前提,并归纳推动法德两国联手的因素。(3)谈谈法德和解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答:(1)对抗到合作;战争到联合;仇恨到和解。(2)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真诚道歉。两国政治家的努力;德国的真诚道歉;合作机制的保障。(3)对有历
18、史宿怨的国家化解恩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6年9月25日,威尔逊总统曾在一次演说中宣称:“和平而体面地征服国外市场,是美国合理的雄心壮志。”这一点在大战结束时做到了。至1919年,美国的对外投资在70亿美元以上,协约国借美国的战债累计在100亿美元以上,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转变成为债权国。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在几十年内走过了这一历程,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二 巴黎和会之后,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海军优势。法国拥有欧洲最庞大的陆军力量,且在欧洲较之战前处于更大的战略优势,确立了法国
19、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同时,凡尔赛和约巩固了日本在中国和南太平洋的优势。威尔逊除得到一个所谓的“国联创始人”的虚名之外一无所获。他利用建立国际联盟来达到美国控制世界的目标也落了空。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材料一中威尔逊的话体现了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什么趋向?(2)结合材料二,指出威尔逊对外政策目标落空的主要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探究,决定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对外扩张,称霸全球。(2)英、法比美国具有更大的优势;日本在中国和南太平洋具有优势。(3)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4(2016秦皇岛海港模拟)探究问题。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毕竟在几十年间决定和影响着
20、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和人们的生活。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崩溃的是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而雅尔塔体系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近代以来最能经受实践考验的一个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雅尔塔体系所确立的通过大国合作来保卫和平与发展的原则,是通过建立联合国以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的,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冷战结束后,大国合作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材料二 也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美苏两极对立为基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也就终结了,但在东亚,情况则要复杂些。雅尔塔体制的消
21、解似乎开始得更早,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1955年,亚非国家撇开美苏独自举行万隆会议,开了“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一支独立力量之先声。进入上世纪60年代,中苏分裂,中苏同盟名存实亡,雅尔塔体制中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东亚不复存在。(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雅尔塔体系的前身是哪一国际关系体系?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2)对于雅尔塔体系,有学者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这一体系已经终结;也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仍然影响着今天东西方的命运。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答:(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战败;西欧的衰落;美苏经济军事实力
22、增强,彼此势均力敌。(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2)同意第一种观点。苏联解体,两极中一极已经消失,两极格局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中苏关系破裂,使社会主义阵营在东亚破裂;中国、日本、西欧等多种政治力量经济实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等。(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5探究问题。材料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016年10 月1日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 采访时说,英国脱欧法律准备工作将在2017年四五月份开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建立“欧洲联盟”。欧盟的成立让欧洲各成员国商品人才信息技术各个方面实现了自由流通,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腾飞,而身在欧盟的英国得到的好处也是非常大的。但是自从2
23、014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整体进入了低迷和下滑,欧盟部分成员国债务危机严重,这问题就要欧盟所有成员国共同承担解决;欧盟各个国家人才自由流通,每年进入英国打工的人就特别多,欧盟说大家对待外来务工人员要一视同仁,这就让英国的移民和福利制度压力很大;中东的冲突制造了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也被进行强制摊派,英国必须有份;英国前首相戴维卡梅伦就早在2015年连任后就再次提到退出欧盟的时间表;英国这一闹,整个欧洲反应特别大,首先各大跨国公司和银行在英国的总部或分部都说,如果你退出群那我们退出英国,而英国国内对于退出欧盟和继续留在欧盟的支持者也开始闹腾,于是卡梅伦开始从早到晚说一句话:其实留在欧盟对英国更有好处。(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2)在全球化趋势的今天,你认为英国是否该退出欧盟?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答:(1)为发展经济;保障自身安全。(2)该退出欧盟。理由:英国面临的移民和福利制度压力很大;英国念念不忘的大国情怀;英国追随美国的传统等,所有这些促使英国该退出欧盟。不该退出欧盟。理由:英国从欧盟中得到了实惠;欧盟的成立使各成员国商品、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了自由流通,极大促进了经济腾飞;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趋势;美国不会取消霸权主义等,所有这些促使英国不该退出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