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化学(安徽专版)总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94472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化学(安徽专版)总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化学(安徽专版)总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化学(安徽专版)总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化学(安徽专版)总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化学(安徽专版)总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考题训练(十三)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考点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2015德阳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 pH 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 K131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K131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 等于 7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 mL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D滴入溶液体积为 15 mL 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22015新疆向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图 K132 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图 K132考点 2 中和反应的应用32

2、015泸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 可调节土壤的 pH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D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考点 3 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及应用42015福州几种常见物质的 pH 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酸奶 鸡蛋清 牙膏 肥皂水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pH 范围 (常温 ) 45 78 89 1011A.酸奶 B鸡蛋清 C牙膏 D肥皂水52015合肥四十二中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

3、 NaOH溶液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来源:gkstk.Com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12015包河模拟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的归纳和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酸溶液的 pH7,碱溶液的 pH7,但是盐溶液的 pH 不一定等于 7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 ,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22015兰州 一些食物的近

4、似 pH 如下表。对照表中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pH 3.54.5 2.93.3 6.36.6 7.68.0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苹果汁比萄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32014重庆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先用 pH 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 pH 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 pH 试纸测得石灰水的 pH5 D用 pH 试纸测得盐酸的 pH142015德州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5、变化曲线如图 K13 3 所示:图 K133(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图中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 填化学式)。52015成都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图 K134 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图 K134来源:学优高考网(1)无色溶液 A 是_,仪器C 的名称是_。(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步骤的操作名称是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5)实验步骤和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_(填“”

6、或“”)62015泸州将 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 2 mL 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液的 pH变化曲线如图 K135 所示。某学习小组对加入 0V mL 氢氧化钠过程中,所得混合液 pH增大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图 K135猜想假设猜想:pH 增大是因为_ ;猜想:pH 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pH 计、0.4%的氢氧化钠溶液、0.4%的盐酸、水。 )(1)向 2 mL 0.4%的盐酸中加入 V mL 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得混合液的pH7。(2

7、)向 2 mL 0.4%的盐酸中加入 V mL_,用 pH 计测得混合液的 pH_(填“” “”或“”)7。安徽考题训练夯实基础练1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 ,反应开始前,溶液的 pH1,为强酸性溶液,滴入溶液体积为 15 mL 时,溶液 pH 为 14,为强碱性溶液,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 pH7;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 mL时,溶液的 pH 小于 7,盐酸还有剩余 ,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 HCl、NaCl;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15 mL 时,溶液 pH 为 14,即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2C 解析 部分变质的 NaOH

8、 溶液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开始时不会生成气体,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才会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故 C 正确。3A 解析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 ,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 ,可调节土壤的 pH;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不能预防胃酸酸过多;钢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并存,因此钢铁在潮湿的环境更易生锈;玻璃钢是复合材料,光导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来源:学优高考网4A 解析 pH 小于 7 的溶液呈酸性,且 pH

9、越小,酸性越强。5C对接中考练1A 解析 碳酸钠是盐但溶液呈碱性,pH 7,A 正确;NaOH 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B 错误;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但锌是金属单质不是碳酸盐,C 错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增强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则 D 错误。2A 解析 葡萄汁、苹果汁、牛奶的 pH 均小于 7,呈酸性;鸡蛋清的 pH 大于 7,呈碱性。3D 解析 用 pH 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会污染药品;用水润湿 pH 试纸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测量数据不准确;石灰水为碱,pH 7;盐酸显酸性,pH 7。4(1)减小 (2)放热 (3)NaCl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

10、液,pH 大于 7,当加入稀盐酸时二者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整个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 ,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3)图中 B 点时,温度达到了最高值,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生成的 NaCl。5(1)氢氧化钠溶液 酒精灯(2)证明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3)NaOHHCl= =NaClH 2O(4)蒸发结晶 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 (5)解析 因为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则溶液 A 为氢氧化钠溶液;仪器 C 用于给物质加热是酒精灯;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通过酚酞溶液颜色变红来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 2O;步骤的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在蒸发过程中,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实验步骤和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防止污染药品。6猜想假设猜想:混合后溶液体积增大猜想:NaOHHCl =NaClH 2O实验探究(2)水 解析 猜想:pH 增大是因为混合后溶液体积增大,溶液体积变大时,氢离子浓度变小,pH 升高;猜想:pH 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 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