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 14 生活在地球村 中国的声音(第一单元第一、二课)命题点 1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和 丰 富 性 、 文 化 交 流1. (15 娄底 22)美国军队拍拍屁股走了,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又陷入暴力恐怖的内战乱局,再次证明 ( )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当不同文明发生冲突时只能靠武力解决 国与国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美式文明”可以征服伊斯兰文明A. B. C. D. 2. (14 怀化 7)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是 (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是
2、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一花独放,天下独尊A. B. C. D. 3. (15 怀化 17)2014 年 11 月 27 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不得随意篡改、乱用成语。这些要求( )A. 能完全改变人们书写汉字的习惯B. 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C. 是尊重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D. 会妨碍各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4. (15 株洲 20,1 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求我们尊重不同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命题点 2 传
3、 统 美 德 、 民 族 精 神1. (15 长沙 6)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厚德载物、和谐共处。友善已渗透到了我们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之中。下列语句体现了这一美德的有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A. B. C. D. 2. (15 张家界 4)莫言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第一人。有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用满怀的红色意象托举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透明的红萝卜 红高梁等作品中的“红色”深深地牵引着每个中国读者的心灵。莫言用满怀的红色意象托举的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 )A. 爱国主义 B. 勤劳勇
4、敢C. 自强不息 D. 爱好和平3. (15 益阳 9)2014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一分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是一种传承,也是一次教育。因此,青少年应该 ( )捍卫民族尊严,发扬民族精神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明辨善恶是非,激发爱国热情 加大投入,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A. B. C. D. 4. 14 娄底 29(3),4 分材料一:2014 年 2 月 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二:20
5、14 年 2 月 10 日, 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荣誉的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 “最美教师”格桑德吉,扎根贫困地区的将军夫龚全珍等十人。材料三:2013 年 8 月 15 日,武警森林指挥部机动支队副支队长贾宝龙在娄底冷水江市扑救山火时,因风向突变,山火死灰复燃,在救护战友时壮烈牺牲。贾宝龙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感人肺腑。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你将怎样以实际行动向先进人物学习?(4 分)命题点 3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建 设1. (15 衡阳 18)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
6、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 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有利于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 2. 15 张家界 28(3),4 分材料三:【文明中国,践行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道德大讲堂、魅力湘西、梦里张家界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开展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养、志 愿服务等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为把我市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市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何意义?(4 分)3. 1
7、5 株洲 27(2)(3),6 分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罗素(1)根据材料,想一想,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和“他们希望的”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哪些?(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2 分)命题点 4 中 国 的 国 际 地 位 与 作 用1. (15 娄底 18)由中国政府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得到了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及亚洲多数国家的积极回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树立平等、参与、开放、包容的全球观念 中国想称霸亚洲 有利于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 2. (14 衡阳 17)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 ( )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人民向往和平反对战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A. B. C. D. 3. (15 衡阳 16)乐乐家购买了一款进口轿车,其发动机来自德国,轮胎产自美国,整车装配在意大利这一现象反映了 ( )
9、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多极化C. 文化多元化 D. 国际格局两极化4. 15 株洲 28(1),5 分材料一:近年来,在国家“高铁”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南车株洲研究所加速推进产业布局国际化,屡屡 pk 国际巨头,频频夺得海外订单。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南车株洲研究所旗下已拥有 10 家境外子公司,产业版图覆盖全球 8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资产超过 40 亿元,直接管理的外籍员工近 4 000 人,去年实现海外销售总收入 34.2 亿元。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车株洲研究所拥有 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 余名博士,1 200 余名硕士,近 5 000 人的工程技术专业研发队
10、伍,成为业内的“人才洼地”和“技术硅谷”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南车株洲研究所是如何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而实现发展的?(5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命题点 1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化交流1. C【解析】考查点: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化交流。解题思路:面对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以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去解决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材料中列举美国军队拍拍屁股走了,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又陷入暴力恐怖的内战乱局的现象说明了依靠武力不能使一种文明征服另一种文明,只能给世界带来不安。故说法错误。2. A【解析】考查点:中华文化的地位与特点。解题思路: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11、特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它已深深熔铸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这也是我们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因。所以题肢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世界上任何文化不存在一枝独秀,天下独尊,错误,应排除。3. C【解析】考查点: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解题思路:材料中要求规范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这些要求是尊重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故选项 C 正确;选项A“能完全改变”和选项 B“能从根本上提高”的说法绝对化,是错误的,选项 D 与材料无关。4. (1 分)命题点 2 传统美德、民族精神1. B【解析】考查点: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解题思路:材料中强调友善是中华
12、民族的传统美德,题肢是四句谚语,要求判断是否符合友善美德。题肢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体现了友善;题肢告诫人们,即便是小善也要去做,体现了与人为善;题肢的意思是:人如果不为自己而活,那么连老天都会诛杀他。这是一种自私心理,不是友善;题肢表现的是情绪对人的影响,不是友善。应排除。2. A【解析】考查点:民族精神的核心。解题思路:本题以莫言作品中的“红色”引入,用“红色”意象托举民族精神,从而吸引广大读者。结合教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答案选 A。3. A【解析】考查点:弘扬民族精神。解题思路:本试题结合首个国家公祭日考查青少年对其正确态度和做法,即主体是青少
13、年。很明显,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而是国家的做法,与青少年无关。4.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自觉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学会感恩;要信守承诺,踏实做人;等等。 (4 分)命题点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 B【解析】考查点: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文化建设、民族精神。解题思路:我国开展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没有多大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排除。2.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我市精
14、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激发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全市人民凝聚正确共识,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加快四个全面建设等。 (4 分)3. (1)和谐、文明、友善、自由、平等、公正;等等。 (4 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传承,是民族精神最深层次的思想内核。 (2 分)命题点 4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1. C2. D【解析】考查点: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解题思路:本试题结合十八大报告,通过对报告中的关键词“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表明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从“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15、促进共同发展”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人民是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 都符合题干要求。3. A【解析】考查点:经济全球化。解题思路:生产轿车的部件来自不同的国家,说明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了。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现象,不是政治、文化现象。 4.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全球性的流动,有利于科技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南车株洲研究所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迎接挑战,巧抓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出去” “引进来” ,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