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优化训练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除了确立对_、_的册封制度,还于乾隆朝时,颁行了_制度。清朝在_、_、_、_、_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_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答案:达赖 班禅 金瓶掣签 伊犁 吉林 黑龙江 盛京 乌里雅苏台 参赞大臣2.下列各项,属于清顺治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来源:xyzkw.ComA.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C.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D.多伦会盟思路解析:这四项都是清朝皇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其
2、中 A 是顺治帝所为,C、D 是康熙时期,B 是乾隆皇帝的功绩。答案:A3.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始于A.1636 年 B.1644 年 C.1727 年 D.1757 年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时间准确记忆能力。1727 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答案:C4.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A.近三十年 B.近五十年 C.近八十年 D.近一百年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时间准确记忆能力。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经过了几代人,从康熙时开始修建,直到乾隆皇帝时才结束,用时近一百年。 答案:D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在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中,有位皇帝御驾亲征,他就是A.乾隆帝 B.康熙帝
3、 C.顺治帝 D.雍正帝思路解析:在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中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激战,大败叛军。答案:B2.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思路解析: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康熙皇帝。答案:B3.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是A.宣政院 B.西藏巡检司 C.达赖喇嘛 D.驻藏大臣思路解析: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是 1727 年开始设立的驻藏大臣。答案:D4.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们位于A.北京 B.沈阳 C.西安 D.承德思路解析: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们位于今天河北省承德市。答
4、案:D5.清朝民族政策特点是学优中考网 A.以武力镇压为主 B.恩威并重 C.妥协退让 D.和亲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政策的理解记忆能力。清前期,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属于恩威并重或者叫“刚柔相济” 。答案:B6.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元朝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思路解析:回忆并比较两种民族政策的内容,从实行的结果就能够看出孰优孰劣,也就不难得出心得体会。答案:清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
5、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清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遭到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激烈反抗,不利于民族团结和进步,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志鸿教育乐园特 长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问小百事通:“你能解释一下特长的意思吗?” “能!”小百事通十分神气地说:“特长就是特别的长处。 ”老师说:“对,你现在能用它造个句吗?”“能!”小百事通十二分神气地说:“我叔叔的头发和指甲都特长!”来源:学优中考网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准噶尔部是某个民族的一支,它是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记忆
6、能力。准噶尔是蒙古族的一支,属于漠西蒙古。答案:B2.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明朝省级行政区 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 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 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A. B. C. D.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乌里雅苏台” ,突破口在于对“乌里雅苏台”地区位置的记忆,通过其大概的位置就可以直接排除选项得到答案。记忆其位置时,注意结合课本上的清朝疆域图,做到图形结合,方便记忆。乌里雅苏台将军是清朝前期主管今蒙古国一带的省级地方首脑。明朝不正确;不包括河套。答案:C3.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A.葱岭 B.外兴安岭 C.库页岛 D.西伯利亚思路解析:这是一道读图题,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西伯利亚
7、,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地区,西跨葱岭。答案:D4.对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雍正皇帝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记忆能力。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康熙皇帝,而对达赖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顺治皇帝,两者不要混淆。答案:A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7 世纪,准噶尔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B.1690 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C.乾隆皇帝亲征,在乌兰布通打败叛军D.18 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来源:学优中考网思路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主要考查对
8、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能力。A、B、D 都符合历史史实,只有 C 项是错误的,在乌兰布通打败叛军的清朝皇帝不是乾隆,而是康熙。答案:C6.图 35 中的“金奔巴瓶”是用来决定图 35A.驻藏大臣的人选 B.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C.参赞大臣的人选 D.西藏的归属思路解析:“金奔巴瓶”是金瓶掣签制度的代表物品,目的是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答案:B7.为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清朝在伊犁、吉林等地设立了A.将军 B.大臣 C.大使 D.督察思路解析:为了稳定清朝统治,加强清朝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答案:A8.为了加强对北
9、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清政府先后设置了驻藏大臣 乌里雅苏台将军 台湾府 伊犁将军A. B. C. D.思路解析: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清政府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管辖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答案:C9.请你判断甲生:清军只诛首恶,不杀无辜的政策非常正确。乙生:大小和卓搞分裂割据,残暴虐待维吾尔人民,丧失民心。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思路解析:本题借用两个的对话,阐述清军能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原因。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抓住清军获胜的根本原因正义战争进行思考。清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定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面面俱到。因为材料主要设计到两个
10、方面,一是策略,二是民心。来源:学优中考网答案:清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是一种分裂行为,它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非正义的。清军的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们捍卫了祖国的统一,是正义的。学优中考网 他们说的不太全面,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原因是:(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2)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10.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结果如何?思路解析:要结合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概括回答。答案:(1)措施:册封喇嘛教首领。确定班禅和达赖册封制度,并设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组织雅克萨之战,通过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结果: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