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 讲 溶 液第 1 课时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5,上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C)A草莓酱 B蒸馏水C蔗糖水 D玉米糊2(2015,眉山)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3(2014,莱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食用油溶于汽油,食用油是溶质 ,汽油是溶剂B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4(2015,德州)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B)硝酸铵和水 铁和稀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生石灰和水
2、石灰石和稀盐酸A B.C D.5(2015,郴州)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C)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除去水垢6(2014,雅安)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溶质 碘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C)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7(2015,呼和浩特)20 时,将等质量的 a、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 50 时,现象如图乙,a 、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
3、确的是(C)A图丙中 M 表示 b 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大于 bC.图乙中 a、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 时 a、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8(2015,雅安)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的溶解度是 102.5 g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 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28.6 gD.将 70 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 ,都有晶体析出9(2014,连云港)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
4、t 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若要将组成在 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 M 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10(2013,河北)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二、填空题11(2015,益阳)下表为
5、 KCl 和 KNO3 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 时,KCl 的溶解度是 45.5g。(2)40 时,将 30 g KCl 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将 20 时 KNO3 和 KCl 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 60 ,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 3(填“ ”“”或“”)KCl。12(2014,兰州)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
6、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3)将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或加适量溶质乙或恒温蒸发溶剂)。13(2015,河池)用所学知识回答。(1)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t 2 时,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
7、序为 abc(用“” “ ”“”连接)。a 中含有少量的 b,若要提纯 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若 c 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 c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小(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三、简答题14(2015,上海)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1)下表是 KNO3、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温度() 0 20 40 60 80 100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 40
8、时,KNO 3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 KNO3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不要求计算)。63.9 g100 g 63.9 g.请写出一种将 KNO3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加溶质(或降温或蒸发溶剂)。.20 时,将 20 g NaCl 放入 5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8g。.从 NaCl 溶液中得到 NaCl 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2)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BCA。15(2013,兰州)NaCl、KNO 3、Ca(OH) 2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9、如图甲与图乙所示。请回答:(1)由图甲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5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或“”) B 物质的溶解度。(2)将 t2 时 A、B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其他条件不变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B 物质。(3)t2 时,有一接近饱和的 B 溶液,可采取升温(或加入 B 溶质或蒸发适量水)( 任写一种)的方法 ,使它变为饱和溶液。(4)t2 时,将 30 g A 物质投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20%。8(2015,天津)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
10、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不变(填“增大” “不变”或 “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 ,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 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BACD(填字母)。将已配好的 10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 NaCl 的质量是 11.9g(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11、。9(2015,滨州)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2)图中用来取用 NaCl 的仪器是药匙。(3)称量 NaCl 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 ,则称取的NaCl 质量为 18.2g。(4)NaCl 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 10 g 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10%。10(2014,绵阳)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的溶解度( 填“” “”或“”) 乙的溶解度。(2)将 t2时甲、乙
12、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3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不变,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减小。(均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3)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m 甲 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m 乙 相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D(填字母) 。Am 甲 m 乙 Bm 甲 m 乙Cm 甲 m 乙 D不确定11(2015,呼和浩特)(1)已知:水的密度为 1.0 g/mL。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 2.5 g,需要量取水 47.5_mL。(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CBDEA(填字母)。(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
13、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氯化钠固体不纯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12(2015,广州)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 Na2SO4 溶液。(1)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 Na2SO4 溶液。计算:需要 Na2SO4 3.0 g, 水 47.0 g。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3.0 g 的 Na2SO4。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移动游码到 3.0_g,然后慢慢加入 Na2SO4,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量取:用量筒量取 47.0 mL 水。请在如图中画出 47.0 mL 水的液面位置。溶解。(2)稀释溶
14、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 ,其密度可近似看作 1 g/mL)取 1 mL 6%的 Na2SO4 溶液加水稀释至 100 mL,得到溶液 a;若用 3.0 g Na2SO4 配制与溶液 a 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 5_000mL。三、计算题13(2013,孝感)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 15%20%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1)要配制 200 kg 18%的氯化钠 ,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 ,他取出 45 g 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 AgNO3 溶液,得到沉淀 14.35 g,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NaClAgNO 3=AgClNaNO 3;相对原子质量 Na23 N14 O16 Cl 35.5Ag108)解:(1)200 kg18%36 kg(2)设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x。NaClAgNO 3=AgClNaNO 3585 143.5x 14.35 g x5.85 g58.5x 143.514.35 g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13%5.85 g4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