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2 第六章第3节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91552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2   第六章第3节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2   第六章第3节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2   第六章第3节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传感器第 3 节实验:传感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识别逻辑集成电路块、集成电路实验板,通过练习电子电路的组装,获得对自动控制电路设计的感性认识。2了解光控开关电路及控制原理,会组装光控开关。3了解温度报警器及控制原理,会组装温度报警器。二、实验原理1光控开关(1)电路如图所示。(2)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斯密特触发器是一个性能特殊的非门,当加在它的输入端 A 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 V)时,输出端 Y 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而当输入端 A 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 V)的时候,Y 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 V)。(3)光控开关的原理:白天,光照强度较

2、大,光敏电阻 RG 阻值较小,加在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的电压较低,则输出端 Y 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 LED 不导通;当天暗到一定程度时,R G 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 A 的电压上升到 1.6 V,输出端 Y 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 LED 导通发光( 相当于路灯) ,这样就达到了使路灯天明时自动熄灭,天暗时自动开启的目的。2温度报警器(1)电路如图所示。(2)工作原理:常温下,调节 R1 的阻值使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 处于低电平,则输出端 Y 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 RT 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的电

3、压升高,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 时,其输出端 Y 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R 1 的阻值不同,则报警温度不同,可以通过调节 R1 来调节蜂鸣器的灵敏度。三、实验器材1光控开关实验:斯密特触发器、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电磁继电器、灯泡(6 V 0.3 A)、可变电阻 R1(最大阻值 51 )、电阻R2(330 )、光敏电阻、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5 V)、导线若干、黑纸。2温度报警器实验:斯密特触发器、蜂鸣器、热敏电阻、可变电阻 R1(最大阻值 1 )、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5 V)、导线若干、烧杯( 盛有热水)。3斯密特触发器:当输入端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一个值(1.

4、6 V)时,输出端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当输入端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 V) 时,输出端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 V)。四、光控开关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3接通电源,调节电阻 R1,使发光二极管或灯泡在普通光照条件下不亮。4用黑纸逐渐遮住光敏电阻,观察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状态。5逐渐撤掉黑纸,观察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状态。五、温度报警器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3接通电源,调节电阻 R1,使蜂鸣器常温下不发声。4用热水使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注意蜂鸣器是否发声。5将热敏电阻从热水中取出,注意蜂鸣器是否发声。六、注意事项1安装前,对器材进行测试,确保各元件性能良好后,再进行安装。2光控开关实验中,二极管连入电路的极性不能反接,否则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3光控开关实验中要想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 R1的阻值调大些。4温度报警器实验中,要使蜂鸣器在更低的温度时报警,应该把 R1 的阻值调大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