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章末限时检测(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青藏地区1、2、3、4、5、7、8、9、10、11、12、21、22、23、24三江源地区 6、13、14、15、22、23中国在世界中 16、17、18、19、20、24第卷(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如图中的福娃迎迎是一只活泼可爱的藏羚羊,关于其生活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寒”解析: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的景观。
2、读“四大区域图”,回答 23 题:2.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甲图为西北地区 乙图和丙图所示区域主要位于季风区内 丙图所示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丁图所示区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A. B. C. D.3.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甲图干旱 B.乙图洪涝C.丙图热量 D.丁图高寒解析:2.D 3.C 第 2 题,由轮廓可知,甲图为西北地区,乙图为南方地区,丙图为北方地区,丁图为青藏地区。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丁图。第 3 题,制约丙图即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旱涝等灾害。读图,回答 47 题:4.青藏地区主要的优良畜种是( A )A.牦牛 B
3、.滩羊 C.三河马 D.细毛羊5.连接青藏铁路北段和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D )A.西宁 B.兰州 C.拉萨 D.格尔木6.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C )A.西藏 B.新疆 C.青海 D.甘肃7.青藏地区丰富而又洁净的能源指的是( B )A.铀矿、石油 B.地热能、太阳能C.煤、水能 D.水能、天然气解析:4.A 5.D 6.C 7.B 青藏地区主要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格尔木是连接青藏铁路北段和南段的铁路枢纽,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青藏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壳运动活跃,多地热资源。8.右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
4、择的是( A )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解析:A 图中反映的是青藏铁路附近的牦牛。9.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D )A.藏北高原B.昆仑山地区C.柴达木盆地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解析:D 青藏地区的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主要有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读“西藏雅砻江河谷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 1011 题:来源:gkstk.Com10.图中聚落集中分布在( B )A.山坡 B.河谷 C.山脊 D.山顶11.图示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D
5、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青稞解析:10.B 11.D 第 10 题,从图中看,聚落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从等高线上看,海拔低,为河谷。第 11 题,题干中说明此地是西藏雅砻江河谷,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青稞的生长。12.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把时间安排在 7 月至 9 月,并准备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氧气包等物品。小明考察的目的地可能是( A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武夷山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解析:A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夏季到青藏地区最好携带遮阳帽、防晒霜、
6、羽绒服、氧气包等物品。经过连续 9 年的科学监测,青海省已基本完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工作。评估结论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好转,但生态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依然存在。 据此回答1315 题:13.下列不属于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的是( C )A.高原B.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盘羊等 C.长江河豚和娃娃鱼D.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14.造成保护区冰川不断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C )A.海拔高,光照强B.过度放牧和乱采滥挖C.全球气候变暖D.这里是大江大河的源头15.下列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显著特点的是( A )中
7、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森林资源最丰富 沼泽广布,羊群如云A. B.C. D.解析:13.C 14.C 15.A 第 13 题,三江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国家与省重点保护的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盘羊、白唇鹿、黑颈鹤、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第 14 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消退。第 15 题,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16.“从点滴做起,共建节
8、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D )A.洗刷物品过量用水B.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C.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解析:D “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洗刷物品过量用水”都浪费了资源,与“节约型”不符,“随手关灯,人走灯熄”节约了电能。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C )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交往 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 更好地保护民族工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A. B. C. D.解析:C 本题考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能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
9、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平等的贸易交往,而且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技术进步。(2016 青岛改编)读“我国西电东送路线示意图”,回答 1820 题:18.西电东送工程北线输送到的地区是( B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9.西电东送工程南线输送的电力类型是( B )A.火电 B.水电C.风力发电 D.核电20.西电东送减轻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原因是( A )A.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减少B.绿化面积增加C.用电量减少D.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解析:18.B 19.B 20.A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资源调配工
10、程。第 18题,从图中能够看出,西电东送工程北线将电力输送到京津唐工业基地。第 19 题,西电东送工程南线主要是把珠江上游的水能资源转化为水电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第 20 题,西电东送减少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煤炭的消耗,改善了当地环境。第卷(综合题,共 40 分)二、综合题(共 40 分)21.(2016 宜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在 3 0004 000 米,相对高差在1 5002 000 米。这里河谷宽阔,土地肥沃,集中了西藏 80%以上的人口。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中游区域图。(1)图示地区
11、城镇主要分布在 江沿岸。归纳其这样分布对城镇的有利影响。(列举两个方面) (2)图示地区主要畜种有 、 、藏山羊。 (3)说出图示地区油菜籽比东部地区优质的原因。(从日照、温差两方面回答)(4)暑假里,同学们到拉萨旅游,根据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列举三种)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城镇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这样分布交通便利,城镇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方便。第(2)题,西藏地区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畜种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等。第(3)题,西藏地区油菜籽等农作物优质的原因是这里日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第(4)题,要考虑青藏高原的高寒自然特征
12、来准备物品。答案:(1)雅鲁藏布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 分)(2)牦牛 藏绵羊(2 分)(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 分)(4)遮阳镜、棉服、防晒霜、氧气袋、遮阳帽等。(3 分)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青藏铁路连接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其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其南段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三条河流是指图中河流中的 河(填序号)。 来源:gkstk.Com(2)河流出国境后名称是( )A.红河 B.湄公河 C.萨尔温江 D.恒河(3)青藏铁路南段在修建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不定项选择)( )A.架桥梁挖隧道 B.滑坡和泥石流C.多年
13、冻土问题 D.生态环境保护(4)就能源而言,西藏的新能源 和 十分丰富,但 能源又十分稀少,长期以来,农牧民总是靠烧牛粪、挖草、砍树等方式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因此,青藏铁路建设对于能源调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河流、主要自然保护区、能源以及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修建意义。答案:(1)格尔木 柴达木 三江源 (4 分)(2)B (1 分)(3)CD(2 分)(4)地热能 太阳能 煤、石油、天然气等(3 分)23.读“三江源图”,回答下列问题:(13 分)(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 、 、 。 (2)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位于 处,大峡谷地区丰富的自然
14、资源有 (至少写两种),该河南面是世界最雄伟的 山脉。 (3)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严重,其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 (4)近年来长江源头河流流量有所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原因有: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5)该地区建成通车的铁路线是 A ,修建该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 。 (6)青藏高原地区储量丰富的新能源有 。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7)制约西部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气候恶劣 B.资金、技术、人才匮乏C.自然资源不足 D.水土流
15、失严重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内容。答案:(1)怒江 澜沧江 长江 黄河(2 分)(2)雅鲁藏布江 地热能、太阳能、水能 喜马拉雅(3 分)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植树种草、保护沼泽(1 分)(4)全球气候变暖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1 分)(5)青藏铁路 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1 分)(6)地热能、太阳能 低温 水源缺乏(3 分)(7)B(2 分)24.(创新探究题)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材料一 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材料二 19902010 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
16、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1)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 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 ,据材料分析该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涉及的新能源中,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均丰富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 (3)读材料一,说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4)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相关知识及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从材料一图中可看出,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从材料二图中可看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
17、小。第(2)题,青藏地区空气稀薄、洁净,太阳光穿过时能量损耗少,故太阳能丰富;青藏地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能资源丰富。第(3)题,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一。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主要能源使用量。特别注意,某种能源使用量是相应图例对应的纵坐标上限和下限之差。第(4)题,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二氧化碳 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面积减少。(2 分)(2)青藏 (1 分)(3)现状: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占绝大部分;变化趋势: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呈现变小的趋势。(2 分)(4)随手关灯、关电源,尽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不浪费水资源,纸张尽量做到有效利用。(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