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测控导航表知识点 题号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3、5、7、8、10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2、4、6、9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是容易受到各种伤害的弱势群体,其人格尊严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是( C )子女的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对违纪的学生罚站 有些家长酒后看子女不顺眼,非打即骂 学生犯了错误后,班主任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并指出错误的根源A. B. C. D.解析:是关心未成年人的表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2014 潍坊)近来,一份有关
2、学习外号的详细名单在微博、微信上疯传。根据成绩排名、学习状况、个人风格,同学们被称呼为学魔、学神、学霸、学民、学弱、学渣、学残等。对此,你想对同学们说的是( A )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这样做能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 我们应该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用学习外号调侃戏弄同学可以加深彼此感情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题干中“学弱、学渣、学残”的说法带有侮辱性,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维护人格尊严权,就应该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说法正确,说法显然错误,应排除。3.网友发微博称:福州延安中学一老师因同学之间冲突,让学生下跪,该网
3、友将学生跪在地上的图片发至微博,引众网友热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A.教师体罚学生是学生家长的要求B.教师体罚学生是“恨铁不成钢”的正常行为C.教师体罚学生有损学生的虚荣心D.教师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解析:教师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因此。A、B、C 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 D 项符合题意。4.梁某经常利用手机给孙某发送侮辱性的短信。孙某在几经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梁某告上法庭。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梁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C )梁某侵犯了孙某的人格尊严权 孙某小题大做,不值得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我们要依法维护自身
4、合法权益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认识及依法维权的能力。梁某经常给孙某发侮辱性短信,侵犯了孙某的人格尊严权,孙某有依法维权的权利。明显错误,运用排除法,选择 C。5.(2015 昆明民族中学期中)下列属于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有( D )学校教师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 家长对不听话的小孩实施家庭暴力 中学生之间互相起侮辱性绰号 某照相馆未经某婴儿的家长同意,以婴儿相片作宣传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格尊严权。侵犯了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侵犯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侵犯名誉权,侵犯肖像权,都应入选。6.中学生张强的复读机丢失,怀疑是李刚所为,并在同学中散
5、布“李刚是小偷”的言论。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张强打了李刚一巴掌。对此,李刚应该( B )暂时忍气吞声,以后找机会报复张强 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自尊自爱,少和同学交往 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A. B. C. D.解析: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后不能忍气吞声或找机会报复,故错误;也不能不与同学往来,故错误;正确的做法是寻求老师和家长帮助或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正确。7.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D )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师辱骂学生,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 教师侮辱、体罚学生受我国法律特殊保护 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A. B. C. D.解析:解答本题我们可
6、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掉含有错误选择肢的选项。教师不能侮辱、体罚学生,故错误,正确。8.3 月 2 日,一名十多岁的小孩在容县容州镇河南村入室偷窃两万多元,当场被捉住。村民相当愤怒,命其罚跪之余,再用猪笼关着他。之后勒令他脱去衣服在十多摄氏度下到池塘里浸泡着,直到他痛哭流涕才让他上岸。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D )可以理解,村民这是“挽救”这个小孩,“教育”他 村民侵犯了小孩的人身自由 村民践踏了小孩的人格尊严 村民所谓的“教育”行为,非常不当,是违法行为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权利。村民所谓的“教育”行为侵犯了小孩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是违法行为,错误,正确。二、
7、非选择题9.分析说明题仔细观察漫画选小偷,探究下列问题:(1)漫画中的老师侵犯了小明的哪项权利?(2)被侵权后的小明可采取下列哪种方式维权,并说明理由:自认倒霉,谁让大家都选自己呢。找人对选自己的同学与老师进行报复。要求老师停止其行为,实在不行就寻求有关法律部门的帮助。解析:第(1)问,当众选小偷,这会侵犯小明的人格尊严权;第(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是最合理的维权方式,说出自己理由即可。答案:(1)侵犯了小明的人格尊严权。(2)可选择的做法。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采取自认倒霉或者报复的方式,这都是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都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
8、的人格尊严,如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10.活动探究题某校八年级学生李某因为盗窃同学的钱物,受到学校记过处分。学校将处分决定在全校宣读并张榜公布。李某认为学校可以给他处分,但不应该把处分决定在全校宣读和张榜公布。他认为学校上述做法侵犯了他的人格尊严,遂将学校告上了法庭。校方认为,如果不把处分决定在全校公布就达不到教育本人和警示他人的目的。法庭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国家对于中小学校在处分学生时是否应当当众宣读和张榜公布处分决定,以及在什么范围内公布,尚未作出具体规定。因此,法院想就此广泛征求意见。请你按下列要求发表你的见解:
9、(1)学校在全校宣读并张榜公布对未成年人的处分决定,这是否侵犯受处分者的人格尊严?为什么?(2)对李某这样的同学给予处分后,应不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宣读并张榜公布处分决定?请谈一谈你的看法。(3)怎样才能既教育严重违纪的学生,又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请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解析:第(1)问可围绕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进行特殊保护方面分析;第(2)问可围绕人格尊严进行分析;第(3)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可围绕国家、学校、青少年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是否侵权要以法律为准绳。原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学校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学校在处分学生时,不能对学生进行侮辱、诽谤,学校宣读并张榜公布处分决定,如果其中没有侮辱性语言,实事求是,并不构成侵权行为。反之,则是侵权行为。材料中李某有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人格尊严的理解不正确。(2)不应该。那样会伤害李某的自尊心(人格尊严)。(若有不同见解,观点合理即可)(3)国家应当考虑制定对学生进行奖惩的具体法规,使学校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有法可依。学校应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对受处分的学生应热情关心和帮助。青少年应当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学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