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考点跟踪突破一、选择题。近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 10 万多册。据此完成 12 题。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B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B )A东北、东南、西北山区B东北、东南、西南山区C西南、西北山区与青藏高原D东北、西南、西北山区3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D )A工农业发达 B城市、人口众多C水污染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4小梅的家乡气候干旱,地势平坦,草原面积广大,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她的家乡适宜发展( C
2、)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水产阅读下表,完成 56 题。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自然资源位次 矿产总量(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总量 第 3 位 第 4 位 第 8 位 第 6 位人均占有量 第 53 位 第 67 位 第 121 位 第 110 位5.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C森林资源 D水资源6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B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 ,回答 78 题。
3、水资源 耕地资源(%)北方 20 60南方 80 407.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C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8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 21 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推广节水器具A BC D9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B冬季风不稳定C南北跨纬度大D地形复杂多样10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D )A半湿润和湿润的
4、低山丘陵地区B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盆地地区C半润湿和半干旱的高原地区D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11针对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主要采取的水利工程措施是( C )A节约用水B兴修水库C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D防治水污染12 “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 。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B )A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B随手关灯,人走灯熄C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D洗涮物品过量用水二、综合题。13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 ,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7_%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21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2)今后我国人口
5、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增长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_减少_。(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4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B )石油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太阳能天然气 铁矿A BC D(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 丰富),人均少(不足) 。(3)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总量丰
6、富,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利条件是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4)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15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措施解决。(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的特点,产生原因是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_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解决。(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畜牧业。(4)读图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为缓解北京市的缺水问题 ,有效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两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答对其中两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