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 1 国防建设1. (2014 湘潭 7 题)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A. 48 周年 B. 65 周年C. 66 周年 D. 87 周年2. (2016 株洲 14 题)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 ,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 ,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 海军 B. 空军C. 陆军 D. 第二炮兵部队命题点 2 外交成就1. ( 2014 郴州 11 题)1953 年,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发展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
2、求同存异和平共处A. B. C. D. 2. ( 2015 株洲 14 题)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55 年、周恩来、求同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A. 日内瓦会议 B. 雅尔塔会议C.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D. 万隆会议3. (2016 怀化 13 题)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A.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 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 祖国统一大业完成命题点 3 人物辨识(2014 株洲 6 题)有人评价他:“黄埔任教,激扬文字培育革命英才;转战南北,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国际
3、舞台,不卑不亢重塑大国形象;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愧人民公仆。 ”他是( )A. 孙中山 B. 蒋介石C. 毛泽东 D. 周恩来备考实战演练1. (2016 常州)201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 (即导弹部队)改成“火箭军” ,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 “第二炮兵”成立于(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A.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 新中国成立初年C. 20 世纪六十年代 D. 中美正式建交后2. (2016 广东)1954 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
4、任感所代替。 ”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3. ( 2016 模拟)1954 年 12 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4. (2016 潍坊)1955
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A. 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B. 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C. 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来源:学优高考网D. 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5. (2016 荷泽)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 ;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A. 抗美援朝的胜利B. 1955 年的万隆会议C. 中国重返联合国D. 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6. (2016 深圳)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曾长期处于敌
6、对状态。下列事件中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的是( )A. 抗美援朝 B. 万隆会议的召开C. 尼克松访华 D. 田中角荣访华来源:gkstk.Com答案: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 1 国防建设1. 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即 1949 年 4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距 2014年有 65 年。2. 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炮兵。据所学可知,火箭军是由 20 世纪 60 年代成立的第二炮兵部队发展而来的,主要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命题点 2 外交成就1. D2. D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 C 【解析】本题考查
7、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三幅图片分别是 1955 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2 年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1 年 10 月外交部长乔冠华参加第 26 届联大(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关,其共同主题是展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故 C 项正确。命题点 3 人物辨识D【解析】本题考查周恩来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部长,参加万隆会议等外交活动。备考实战演练1.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组建于 19
8、66 年,C 项符合题意。人民解放战争是在 19451949 年,新中国成立是在 1949 年,中美建交是在 1979 年,均不符合题意。2. A【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时间点“1954 年” ,由材料中三国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重申的内容,可以得出三国之间已针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达成了共识。B 项说法太绝对;C、D 两项材料中并未体现。3.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4. A 【解析】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存异”的含义, “同”是都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干涉和侵略;都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亚非独立国家当前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异”是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因此,A 选项正确。5.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据题干中“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美国人的巨大失败”联系所学可知,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是中国席位问题上主持正义的许多友好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来源:gkstk.Com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