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车起重机应用范围及市场分析一、产品应用范围随车起重运输车是在载货汽车上安装的随车起重机,安装后的载货汽车叫随车起重运输车,集装货、卸货、起重、运输于一体,随车起重机可安装在载货汽车上,可安装在铁路货车、水运货船等运输工具上,还可在工厂、货场、港口、仓库、建筑工地、供电、砖厂、活动板房、油田等场所使用,节省劳动力,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输车的使用效率。二、市场分析1、随车运输起重机作为一类产品在国外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较著名的有瑞典的 HIAB 公司,意大利的PM、FASSI 、FERRARI、EFFER 公司,奥 地 利 的 PALFINGER 公司,日本的 TAD
2、ANO 公司,三一重工已形成起重从 0.5 吨到 400 吨的系列产品,最大工作幅度达 40 多米,日本 TADAN 公司年产量为3 万台,瑞典 HIAB 公司年产量 5 万多台,具有先进的结构形式,大能力的起重量及良好的操纵性能。在欧洲,20 吨以下的汽车起重机及室内大吨位设备搬运已经被随车起重机所代替,而目前国内同行业生产厂家中,仍处在 320 吨/米以下,其中以 7 吨/ 米、16 吨/米、23 吨/米、30 吨/米 40 吨/米、60 吨/米、160 吨/米、280、320 吨/ 米、400 吨/米的产品为主导。国内由于发展起步比较晚,人们对其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 80 年代开始测
3、绘研制小吨位伸缩臂式随车起重机以来,发展的速度不是太快,起重能力的结构形式及操作性等方面始终徘徊在低的水平上,目前的几个生产厂家如徐 州 随 车 起 重 机 公 司 、 石 家 庄 煤矿 机 械 厂 、 山 西 长 治 清 华 机 械 厂 、 武 汉 汽 车 起 重 机 厂 、 湖 南 专 用汽 车 制 造 厂 等 仍只能生产中小吨位产品。在生产专业化、生产规模,产品性能同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国内年生产总量估计为 20000台左右,均为中小吨位产品。而市场需求逐年趋旺,据供求信息反馈和市场调研,年需求量已达 3 万台以上,因此,国内随车起重机急需快速发展。由于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GD
4、P 增长率仍能保持 7-8%速度,特别是国家加大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入,油田、天然气的开发运输,为本专利产品占领市场提供了广阔商机。国外随车起重机生产商对中国市场看好,促使他们正努力开拓中国市场,但因其价格昂贵、难以维护保养、零配件难以更换等因素影响其市场占有,现阶段不会对国内市场形成很大压力。随着国产的伸缩臂式、折叠臂式随车起重机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与推广的步伐加快,市场对随车起重机集自装、自卸、运输于一体的优越认识将突显其价值,它不但可以取代小吨位汽车起重机的所有用途,在狭小地段工作以及人力无法完成的货物搬运等方面更显示出优势,较大吨位的随车起重机市场前景尤其看好。综上,我国随车起重机仅有
5、几年开发、生产经验,水平与速度提高不快,而国外随车起重机的进入在技术方面、市场需求引导方面对我们大力发展随车起重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鉴于深圳、广州、珠海等地区随车起重机的市场情况较好,以全国重要工程的建设开发,随车起重机将呈现无限商机。今年上半年共计销售各类重卡随车吊(随车起重运输车)25000余量,具体销售分布如下:省份 山东省四川省广东省 新疆 陕西省 云南省山西省内蒙销量 3240 2120 2010 1690 1640 1490 1320 1280省份黑龙江省辽宁省浙江省重庆市天津市 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销量 970 950 920 820 720 700 680 480省份 河北省安徽
6、省吉林省湖北省宁夏 青海省 广西 福建省销量 440 400 390 370 330 300 240 180省份 海南省北京市贵州省江西省上海市 甘肃省 西藏销量 180 150 150 140 140 60 40 从上表可以看出山东、四川、广东等省份为主销区域; 西藏、甘肃、上海等省销量较少;中国随车吊行业发展迅速,到 2004 年全行业各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2005 年在 2004 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 随车吊的总销量仅比 2004 年下降了 4.4。2006 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GDP 增长 10.7%,同时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在这种形式的
7、推动下,中国工程机械在 2006 年又出现了强劲的增长趋势,随车吊行业更是以突出的业绩引起世人的瞩目,创造了历史新高。2008 年随车吊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 100 个亿,同比增长51.6%;利润总额近 9 个亿,同比增长 168%;各类随车吊及其它工程机械销售 18884 台,同比增长 34.3%;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减少。2010 年上半年中国随车吊行业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和出口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保持高速发展,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在继续。2010 年 1-6 月,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05%,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5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但是,国内 随车吊 产品仍缺乏竞争
8、力。从技术实力看,与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相比,中国的技术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国内在大型工程机械业尚不具备大量生产的能力。从产品结构看,由于技术能力所限,中国随车吊在产品结构上也不够完善,难以同国外匹敌。要提高国内随车吊的竞争力,必须加快提升产品品质,加速大吨位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系列的完善,迅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实现市场的国际化。展望国内 工程随车吊的未来发展,随着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和随车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产量的扩大,今后小吨位随车起重运输车必将被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吨位随车吊所取代。由于全路面具有优越的起重性能,越野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的要求,它代表着全球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也使得几乎所有著名制造商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刘胜强20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