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50 练 15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愚氓 故态复萌 懵懂 启蒙主义B庇护 蓬荜增辉 辅弼 大有裨益C桎梏 栉风沐雨 炽热 脍炙人口D蹊跷 休戚相关 栖身 促膝谈心解析:A.懵 mng;C.炽 ch;D. 膝 x。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拖沓 礼尚往来 黯然失色 隧木取火B山麓 游目骋怀 五味具全 沸反盈天C遁词 瞬息万变 闲情逸致 言简意赅D祈祷 不经之谈 愤世嫉俗 顶顶大名解析:A.隧燧;B.具俱;D.顶顶鼎鼎。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余先生的_是研究红楼梦 。李先生_了这次
2、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为了给自己开脱,他不惜_罪名,诬告他人。王研究员在文物方面有丰富的_经验。A特长 出席 伪造 鉴赏B特长 列席 伪造 欣赏C专长 列席 捏造 欣赏D专长 出席 捏造 鉴赏 解析:“特长” ,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专长” ,专门的学问技能或特长。“出席” ,正式代表;“列席” ,非正式代表。 “捏造” ,无中生有;“伪造” ,仿照真的事物而制造。 “鉴赏” ,鉴定和欣赏;“欣赏” ,领略玩赏。答案:D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噢,是真金!金子!” 他连声叫嚷, “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B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
3、,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C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 张岱跋寓山注二则 ) ,自有一种淳朴之美。D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 “吾谁欺” , “不我知” , “夜以继日” ,现代不用了。解析:不当之处有三:一是“特有”没必要加引号,二是“欺”字后应该带有问号,三是三个并列短语之间的逗号也应改为顿号或不用。答案:D5(原创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该人士说,他们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方式是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也就是说公司有余钱也不急着买车,而是等到有长租客户上门租车,对方指定要租的车型并预付租金后,他们才去购
4、买这款车。B据北方新报报道,小区车满为患,有车族下班回家忙着抢车位,在每个城市里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看,单纯的采取“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办法已经难以奏效,需要从长计议。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D用陈佩斯自己的话说,原是戏剧门外汉的他不断发挥着民营文化企业的“狡猾”生存术。如今,他的喜剧票房总收入已经过亿,这在话剧市场是很难得的事。解析:A.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B.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C. 换汤不换药:是改变了形
5、式,没有改变内容,前后得有对照才行。D. “门外汉”指某方面知识还未入门的外行。答案:C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B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C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 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D提起蜀汉亡国,有人认为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解析:A.成分残缺,在“经” 前加“是” ;C.“再造未来”不合逻辑,将“再造”改为“创造” ;D.赘余, “苛”就有 “过分”的意思。答案:B7填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 欧阳修)(2)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 _。( 苏轼)(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_ 。( 朱柏庐)答案:(1)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昨夜西风凋碧树 (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4)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