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2 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01 知识管理知识点 1 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交通:背景:_后,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特点:_、_、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作用: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_。通讯:表现:近代_的开办和_等通讯工具的使用。意义:为快速传递_提供了方便。来源:学优高考网娱乐新时尚: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_、_、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知识点 2 大众传媒的影响表现:19 世纪中期以后,_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影响:_、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知识点 3 社会习俗的变化鸦片战争后,特别是_期间,易_、剪
2、_、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02 基础过关知识点 1 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1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近代最先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是( )A轮船、汽车 B飞机、火车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219 世纪 80 年代后,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A拍电报 B写封书信C上网 D打长途电话3 大公报1902 年 6 月 17 日在天津创刊。1909 年初的大公报上有一篇文章这样说:“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看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报纸 C电影 D
3、广播知识点 2 大众传媒的影响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4近代以来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 )A武术、广播 B报纸、围棋C围棋、广播 D报纸、广播51876 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 民报 B 申报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知识点 3 社会习俗的变化6与下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7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A称“老爷
4、” B行握手礼C缠足 D穿翎顶补服8近代社会政治变革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03 能力提升91840 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开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轮船、火车电报、电话照相、看电影、跳交际舞三跪九叩之礼A BC D10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类别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辛亥革命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
5、长袍马褂 大人老爷 跪拜作揖 缠足辛亥革命后 强令剪辫 中山装 旗袍 先生某君 鞠躬握手 天足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11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1)此诗赞颂的是下列哪一物质文明成果( )A火车 B电灯C电报 D电影(2)这一物质文明成果对社会生活有哪些影响?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04 直击中考12(山西中考)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A BC D参考答案第 22 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管理1鸦片战争 火车 轮船 汽车 联系 邮政 电报电话 信息 照相 电影 2.新闻广播 报纸 3.辛亥革命 服饰 发辫基础过关1D 2.A 3.C 4.D 5.B 6.C 7.B 8.D能力提升来源:学优高考网9A 10.B 11.(1)C (2) 信息传递加快;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使各地区之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直击中考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