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的利用 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噪声是发声体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_和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_dB_dB.4.长期生活在_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5.“B 超”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 _,同时接收人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6.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_能量.7.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_,绘出水
2、下数千米处的_.捕鱼时渔民利用_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8.外科医生利用_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时,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9.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因为超声波产生的_比可闻声更加强烈.二、选择题10.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关于噪声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街道上的汽车声B.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C.建筑 工地的机器声D.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11.经过实验,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 A.40 dB 以下 B. 40 dB70 dBC.70 dB 以上 D.90 dB12.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要求声音的强度不能超过A.70 dB B.5
3、0 dBC.90 dB D. 30 dB1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来源:gkstk.ComA.90 dB B.70 dBC.110 dB D. 30 dB14.(多选)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B. 阻断噪声的传播C.减小噪声的振动频率D.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5.(多选)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在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B.在耳朵里塞棉花团C.把机器固定在大底座上D.给发动机安装消音器1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学优高考网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
4、的声音B.凡是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凡是敲鼓的声音一定是噪声来源:学优高考网D.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17.你留心观察过大剧场四周的墙壁吗?会发现它总是修的凹凸不平,关于设计师这样设计的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学优高考网A.为了增强声音的立体效果B.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D. 为了减小噪声三、分析题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8.当夜深人静你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你认为它是乐声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19.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你将如何防止这些噪声对
5、你的危害,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 1.无规则2.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干扰3.30,40 4.905.超声波 6.能传递7.深度,地形图,声纳8.超声振动,超声波来源:gkstk.Com9.振动10.B 11.C 12.B 13.A 14.ABD 15.ABCD 16.B 17.B18.不是,是噪声.从噪声的环保定义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夜深人静是人们正常休息的时间,而邻居家的声音妨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所以不是乐音而是噪声.19.三个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一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的利用 同步探究课题火车的汽笛声怎
6、么会变?内容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日,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火车站去活动,让学生留心观察当火车从远处疾驰而来时汽笛的声音,并同时注意火车远去的时候的汽笛声,并分组讨论其中的奥秘.来源:gkstk.Com过程1.同学们留心观察后发现:当火车疾驰而来的时候,汽笛声音很尖,音调变高;当火车驶去时,汽笛声音低沉,音调变低.2.同学们都对这一现象感到好奇,兴趣很浓,立刻投入到激烈的讨论当中.第一组: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难道汽笛的发声频率在变化吗?第二组:我们认为汽笛发声的频率不会变.第三组:难道是我们听到的频率发生变化吗?第四组:若是我们听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有理论依据支持你的说法吗?火
7、车的汽笛可以看作一个声源,当火车和观察者相对静止时,它发出来的声音的频率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例如:声源发出每秒 2500 次的振动,听者就听到 2500 Hz 的音调,当声源和观察者之间都静止不动时,观察者听到声源发出的音调是不会变化的;当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火车运动人不动,听者听到声源发出的音调发生了变化.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为 f,声源的频率为 ft 和声源的运动速度 vt 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v 有如下的关系:f=f t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t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就比声源发出的音调要高.因为 1.tv当声源远离观察者而去时,观察者
8、听到声音频率为 f,它和 ft、v t、v 之间的关系为f=f t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tv这样,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就比声源发出的音调要低了(因为 1)tv假如声源没有运动,则 vt=0,这样便有 来源:gkstk.Comf=f=f t表示听者听到声音的音调与声源发出的音调是一样的.来源:学优高考网结果这一现象,首先是由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的,所以称为多普勒效应.这个效应就是说明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声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受到音调发生了变化,当两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受到的声音的音调要升高;相互离开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音调要降低.但是有多普勒效应发生时,声源本身发声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老师最后指出:不仅声波传播时有多普勒效应,光波传播中也存在多普勒效应.比如,天文学家接收到从遥远的星体来的光波频率有微小变化,利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就知道这个星体是向着地球还是背离地球运动着;同时从频率微小变化的量,可以计算出该星体的运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