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910 讲综合能力检测题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得分: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共 36 分)1(2016,咸宁)第 31 届里约奧运会于 2016 年 8 月 5 日至 21 日首次在南美洲举行。里约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了巴西人的快乐和处事的方式。图中吉祥物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B )2(2016,绵阳)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B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 ,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 ,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
2、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3(2016,漳州)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p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D )4(2015,齐齐哈尔)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C )5(2016,威海)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 “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D )6(2016,鄂州)今年夏天,受全球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 我省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大幅增加,许多城市进入“看海”模式。洪水给市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由于城市交通拥堵,在一些低洼路面,许多车辆在洪水来临之际来不及撤至安全地带,造成车辆被淹
3、和人员伤亡事故。下列现象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C )A车辆被淹得越深,车门越难从里面推开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B车辆被淹没后,无法浮起 车辆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C若车辆被淹,门窗无法开启 ,用安全锤或头枕尖端砸碎车窗玻璃逃生压强大小只与受力面积有关D人从车内逃出后迅速寻找可依附的漂浮物防止下沉 漂浮条件7(2016,宿迁)如图所示,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8(2016,齐齐哈尔)一个未装
4、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乙) ,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甲 和 p 甲 ,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 乙 和 p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p 甲 p 乙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F 甲 F 乙 C p 甲 p 乙 ,F 甲 F 乙 Dp甲 p 乙 ,F 甲 F 乙9(2016,东营)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甲烧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液体的密度B
5、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C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D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10(2016,丽水)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 10 min,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C )A在 13 min,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 13 min,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C在 46 min,都是在水下处于静止状态 D在 68 min,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11(2016,福州)如图所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处于松弛状态 ,装有足够多水的容器底有一阀门 K。打开阀门使水缓缓流出 ,当
6、细线断裂的瞬间关闭阀门,则( B )A细线断裂的瞬间,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B细线断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断线的瞬间大C细线断裂前,木块受到的拉力的变化量大于浮力变化量D细线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断线的瞬间小第 10 题图第 11 题图第 12 题图12(2016,河南)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1 的液体时 ,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 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2 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 m2。则物块的密度为( D )A. 1 B. 1 C. 2 D. 2m2m1 m1m2 m2m1 m1m2二、填空题(每空
7、 1 分,共 19 分)13(2016,巴中)1644 年,意大利科学家_托里拆利_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 A 点产生的压强为_1.3610 4_Pa。( 水银13.610 3 kg/m3)14(2016,白银)李辉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李辉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_高_,与膨胀前相比,这包方便面的质量_不变_(填“变小” “不变 ”或“变大”) 。15(2016,龙东)生活中“抽”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有不同。用抽水机 “抽”水时,水是在_大气压强_作用下被“抽”上来的。用抽油烟机
8、“抽”油烟时,油烟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_小_的缘故被“抽”出去的。16(2014,广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_等于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大于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小于_大气压。( 均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17(2016,泰州)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 5 N 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 2 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 2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4_N, 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_410 4 _m3,松手后,物体将_下沉_(填“上浮” “悬浮”或“ 下沉”)
9、。(g 取 10 N/kg)18(2016,莆田)重 60 N 的空心金属球,悬浮于 4 的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60_N。水温从 4 降低到 1 的过程中,金属球_下沉 _(填“上浮”或“下沉”)。19(2016,三明)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S1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当把一质量为 m的物体 A 放在它上面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_ _;另有一个底面积为 S2、内mgS1装有某液体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当把物体 A 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 ,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物体 A 的密度为 ,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 _。( 用物理量符号表
10、示)S2S120(2016,金华)已知木块 A 的体积为 1103 m3,重力为 6 N,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轻质弹簧相连,如图甲所示,现向图甲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木块 A 完全浸没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_ 增大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2)木块完全浸没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为_ 4_N。三、实验探究与简答题(共 31 分)21(12 分)(2016 ,滨州)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 、高度 h、圆柱体底面积 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
11、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 如图所示) 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 ,实验记录见下表。序号 物体 底面积 S/cm2 高度 h/cm 海绵被压下深度/cm1 甲合金圆柱体 A 10 5 0.52 甲合金圆柱体 B 10 10 13 甲合金圆柱体 C 20 10 14 乙合金圆柱体 A 10 5 1.55 乙合金圆柱体 B 10 10 36 乙合金圆柱体 C 20 10 3(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_海绵被压下的深度_来判断压强大小的。(2)分析实验 1、2 或
12、4、5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 ,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_高度_有关。(3)分析_2、3(或 5、6)_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控制变量法_、_ 转换法_。(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甲合金圆柱体为研究对象 ,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 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圆柱体的高度为 h,底面积为 S),表达式为_pgh _。(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_不能_( 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22(8 分)(2016 ,雅安)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1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 ,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差_( 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 ,U 形管两边液面相平。(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图甲、乙中的两种液体( 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_错误_(填“正确”或“错误”)的;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 , 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3)比较图_乙、丙_,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_越深 _(填“越深”或“越浅”
14、),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_大_。(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23(8 分)(2016 ,达州)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如下: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L;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1(如图所示);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
15、2。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_降低重心_(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 ,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_等于_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_等于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 均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越小_(填“越小”或“越大”)。(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盐水 _ 水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L h1L h2 水 )。24(3 分)(2016 ,吉林)小雪发明了一种“不倒水杯” ,其底部装有一个吸盘。用力下压时吸盘会吸附在桌面上,使水杯不容易被
16、碰倒。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答:用力下压时,挤出吸盘里面的部分空气,大气压强将杯子压在桌面上,变成不倒水杯。四、综合计算题(共 14 分)25(6 分)(2016 ,上海)如图所示,柱形容器 A 和均匀柱体 B 置于水平地面上,A 中盛有体积为 6103 m3 的水,B 受到的重力为 250 N,B 的底面积为 5102 m2。(1)求 A 中水的质量。(2)求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 B 上截去一定的厚度,B 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 A 中水的深度之比 hBh 水 23,且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 A 底部的压强,求 B 的密度 B。解:(1)
17、m 水 水 V 水 1.010 3 kg/m36103 m36 kg (2) pB FBSB GBSB510 3 Pa ( 3)p B BghB,p 水 水 gh 水 ,p Bp 水 ,即250 N510 2 m2 FBSBBghB 水 gh 水 , B 水 1.0103 kg/m31.510 3 kg/m3h水h B 3226(8 分)(2016 ,鄂州)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着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800 g,烧杯的底面积为 100 cm2。现将一个质量为 600 g,体积为 400 cm3 的实心物体 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 烧杯厚度不计,水未溢出) 。求:(1)物体 A 所受到的浮力。(2)物体 A 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多少?(3)物体 A 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解:(1)F 浮 水 gV 排 1.010 3 kg/m310 N/kg200106 m32 N (2) A 浸入水中后,A 受到的浮力与 A 对水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它们大小相等,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大值的大小等于浮力,即 p 200 Pa (3)A 浸入一半后,FS 2 N10010 4 m2对台秤的压力 FGF8 N2 N10 N,对台秤的压强 p 1000 FS 10 N10010 4 m2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