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一课一练提素能一、选择题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来源:gkstk.ComA.双十协定的签订B.土地改革的胜利C.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D.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得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出现了此情景。2.(2014昆明学业考)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
2、为此 1948 年 9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来源:gkstk.Com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首先从辽沈战役开始。3.下列各项最能体现解放军领导人在辽沈战役中高超的指挥艺术的一项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咽喉,打下锦州就可以切断东北敌军撤向山海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4.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一著名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3、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来源:学优高考网【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由题图中“徐州、双堆集、碾庄、陈官庄”等地名,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双堆集、碾庄、陈官庄是主要歼敌的地点。5.历史铸就纪念章,纪念章深化人们对难忘历史瞬间的印象。2015 年是淮海战役胜利 66 周年,有关淮海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 )A.淮海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B.参加作战的有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C.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此次战役是 1948 年 9 月发起的【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北平和平解放发生在平津战役期间,A 错误。D 中 1948
4、 年 9 月发起的是辽沈战役,错误。淮海战役中作战的部队是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故排除 B。6.(2014衡阳学业考)1949 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再现史实能力。由题干信息“1949年” “北平完全解放”可知本题选择 B。7.1949 年春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时,毛泽东对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原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说:“北平和平解
5、放,宜生兄功不可没。 ”这里的“宜生兄”是 ( )A.李宗仁 B.张学良 C.佟麟阁 D.傅作义【解析】选 D。抓住关键信息“北平和平解放”可知当时驻守北平的国民党最高将领是傅作义,故答案为 D。8.“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 ”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题干词中“长江”,可推断出这首词描写的是渡江战役。A 发生在华北,B 发生在东北,D 发生在长江以北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只有 C 与题意相符。来源:学优高考网 gk
6、stk9.173 年前,它经历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78 年前,它目睹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66 年前,它见证了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在它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 “它”是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历史事实的能力。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大屠杀”指的是南京大屠杀;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故“它”是南京。10.(2014南宁中考)“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
7、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民谣体现了人民对解放军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人民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解放战争的胜利。11.(2014烟台学业考)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题干示意图中的战役都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展现了防御、进攻、决战、胜利的进程。所以选 C。二、非选择题12.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
8、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图二所反映的“大决战”指的是什么?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一战役直接相关?(3)从上述三幅图片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4)图一和图三所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来源:gkstk.Com(5)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决,你能拟定一个合适的探究主题吗?【解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1)(2)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其中图三还考查了学生的时间换算能力,“中华民国卅八年”即 1949 年。第(3)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对知识的概括能力。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
9、合作,这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挑起内战,国共处于战争对峙状态。所以图一和图二、图三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内战”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国共关系的变化,对于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对于中华民族“合则有利,分则有难”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了祖国怀抱。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裂至今。第(5)题,所拟定的主题符合三幅图片的内容或线索发展即可。答案:(1)图一:抗日战争胜利(或日本无条件投降,或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图三: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或解放军占领南京)。(2)“大决战”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渡江战役直接相关。(3)变化:合作-内战(或分裂)。启迪: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认识合理,有针对性即可)(4)日本投降后,台湾结束了日本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裂至今。(5)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或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历程、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等。(符合三幅图片的内涵或线索发展即可)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