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榜名师推荐】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82502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名师推荐】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榜名师推荐】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榜名师推荐】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榜名师推荐】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榜名师推荐】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五)质量守恒定律(30分钟 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8分)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解析】选 A。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2、数目及质量不变,A 说法不正确,其他各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2.(2013福建中考)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碱式碳酸铜Cu 2(OH)2CO3受热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CuO B.H2O C.CO2 D.HCl【解析】选 D。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以看出,碱式碳酸铜含有铜、氢、碳、氧 4 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只含有这 4 种元素,因此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是生成物,而氯化氢中含有氯元素,不可能是生成物。3.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 3Fe+4H2O(气) X+4H2,则 X为( ) 高 温A.FeO B.Fe2O3 C.Fe3O4 D.Fe(OH)2【解

3、析】选 C。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以确定 X 中含有 3 个铁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所以选 C。4.(2013淄博中考)下面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不符合事实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解析】选 B。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结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化,由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所属元素也不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5.下

4、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 CO2 点 燃B.2CO+O2 2CO2 点 燃C.2H2+O2 2H2O 点 燃D.CH4+2O2 CO2+2H2O 点 燃【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所以只有化学方程式“2CO+O 2 2CO2”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7411,并且根据化学方程式 点 燃可以判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6.(2013聊城中考)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

5、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 3种元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1【解析】选 A。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A 选项中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B 选项中反应中有两种元素,故错;C 选项中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错;D 选项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3,故错。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 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6、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 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 2 21 5反应后质量/g 10 2 9 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 4 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解析】选 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 8 g,故甲是生成物,且生成甲的质量为 8 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 12 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 12 g-8 g=4 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 4 g+5 g=9 g。【方

7、法归纳】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表格数据题的方法(1)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一般先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原则是:反应后和反应前相比,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催化剂的判定,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物质。(2)未知物质量的判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列出等式判断出未知的物质的质量。(3)反应类型的判定:反应物、生成物及催化剂确定之后,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或反应特征确定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2小题,共 22分)8.(9分)(2013湛江中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

8、示意图。 “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1)反应前的原子数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原子数。(2)反应前的分子数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分子数。(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解析】本题考查对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能力。首先将没有反应的分子除掉,反应前 3 个分子反应后 2 个分子,所以反应后分子的数目减少,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反应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属于化合反应。答案:(1)等于 (2)大于 (3)化合反应9.(13分)(探究创新题)如图是 A、B 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

9、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 A、B 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 m 前 、混合后质量均为 m 后 ):(1)B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 前 m 后 ,请解释原因_,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_。(2)A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 前 _m 后 。(填“” “=”或“”)(3)有同学认为白糖和水混合前后的质量也相等,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解析】(1)由于 B 装置是敞口的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散出去,总质量减少,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后可以避免气体的逸出。(2)因为 A 组的两种药品反应没有产生气体或沉淀,所以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即 m 前 =m 后 。(3)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而白糖和水混合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1)反应生成的 CO2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 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2)=(3)不对;因为两种物质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