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一课两练提素能【练基础】一、选择题1.(教材 P32T1 改编)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地球内部也有生物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D.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解析】选 D。本题考查生物圈的组成和范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2.(2014益阳学业考)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2、)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解题指南】大气圈的底部不等于大气圈,岩石圈的表面不等于岩石圈,水圈的大部不等于水圈。【解析】选 B。本题考查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有生物,A项错误;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若超出范围,就会遭到破坏,B 项正确;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还包括土壤、空气等,C 项错误;同种生物还会存在合作关系,如蚂蚁的群体,D 项错误。3.(2014昆明学业考)有关
3、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来源:gkstk.Com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D.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解析】选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拓展归纳】生物圈的三种考查角度(1)考查生物圈的范围:主要分析生物圈的三个范围。(2)考查生物圈的含义:主要分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两部分。(3)考查生物圈中的
4、生物特点:主要分析生物在生物圈各圈层的分布特点。4.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代表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解析】选 A。本题考查生物圈的组成。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的转动的“地球”上呈现绿色的代表岩石圈,呈现白色的代表大气圈,呈现蓝色的代表水圈。5.(2014益阳学业考)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解析】选 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沼泽是介于陆域和水域间的过渡地带,是一块经常被水
5、淹没的低洼陆地,形成的原因有许多,水域可能为淡水或咸水,陆域的部分通常是地势低而平坦的区域,土壤中富含水分,有时是因为底部土壤层透水性差使得水分积存。因此,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6.(2014福州学业考)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 B.草原 C.城市 D.森林【解析】选 D。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因为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7.下列生物中,不能进入大气圈的是 ( )A.鸽子 B.秃鹫 C.深海狮子鱼 D.细菌【解析】选 C。本题考查对生物圈的理解。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
6、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因此,鸽子、秃鹫、细菌能进入大气圈,而深海狮子鱼只能生活在海洋中,不能进入大气圈。8.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 ( )A.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 B.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C.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 D.以上三项都有【解析】选 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因地球环境而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等。9.(2015怀化质检)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
7、淡水生态系统【解析】选 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易错警示】不要一提到“水库”就想到是“淡水生态系统” 。10.(2015临沂质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不幸牺牲。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请根据歌词,判断丹顶鹤的生活环境属于 ( )A.湿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解析】选 A。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丹顶鹤生活在浅水近滩
8、,即湿地生态系统。11.“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解析】选 D。本题考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本题中的这句话主要是与雨水有关,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功能。12.(2015峨眉山质检)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生物之间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D.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来源:学优高考网【解析】选 C。本题考
9、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圈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 项正确;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B 项正确;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等,C项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 项正确。13.“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指的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点是:(1)题干信息:有风、有草、有牛羊。(2)链接所学:各类生态系统的特征。【解析】选 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
10、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4.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 )A.都是相互关联的 B.有些是相互关联的C.各自独立 D.生物成分间没有联系【解析】选 A。本题考查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非生物因素看,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空气、水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到达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某些微小生物、花粉、植物的种子等可以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15.(2015泉州质检)“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称为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
11、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解析】选 A。本题考查对生物圈的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作为其中的一员,应善待其他生物。【互动探究】(1)上题中的哪一项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生态系统?提示:D 项。来源:学优高考网(2)参考上题选项,分析哪项是地球上除生物圈外最大的生态系统?来源:学优高考网提示:C 项。二、非选择题16.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优良牧
12、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为_。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包括_。(2)该图中鹰和狐狸存在_关系。大量捕杀狐狸,对鼠和食虫鸟数量的即时影响分别是_。(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_。(4)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结果遭受了自然界的惩罚(土地荒漠化)。为纠正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方法?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及组成。(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相互竞争阳光、水分等,存在着竞争关系。植物为生产者,即为优良牧草、杂草、毒草。(2)鹰捕食狐狸,说明存在捕食关系,鹰和狐狸都捕食鼠,存在竞争关系。大量捕杀
13、狐狸,鼠缺少了天敌,则数量增加;狐狸少了,鹰取食食虫鸟的机会增加,导致食虫鸟减少。(3)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则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4)草原被开垦为农田,说明植物遭到破坏,要及时挽救可采取多植树造林,将农田重新变为草原和林场,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等。答案:(1)竞争 优良牧草、杂草、毒草(2)捕食和竞争 鼠增多,食虫鸟减少(3)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4)退耕还草还林,多植树造林,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等17.(2014龙东学业考)“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 ”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
14、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每年 4 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_”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2)写出上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此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_的体内积累最多。(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
15、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如草虾鱼鸟。(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在食物链中鸟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它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答案:(1)地球之肾 (2
16、)草虾鱼鸟(3)自动调节 鸟 (4)生物圈【练能力】一、选择题1.下面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 )A.猎豹和猕猴 B.高粱和大豆C.莲和紫菜 D.丹顶鹤和仙人掌【解析】选 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生物特点。猎豹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猕猴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高粱和大豆生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莲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紫菜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丹顶鹤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态系统中。2.(2014威海学业考)下列关于生物圈是最大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的范围只包括整个地球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
17、统一整体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解析】选 A。本题考查生物圈的组成和范围。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可见 A 项错误。3.(2015淄博质检)生物圈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A.说明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B.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C.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D.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解析】选 B。生物圈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二、非选择题4.阅读资料,回
18、答有关问题。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流淌在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一盆清水” 。最早描写鄱阳湖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中写道:“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农产品的生长。“春季千顷油菜分外黄,夏季万亩荷花吐幽香,秋季处处稻谷闪金光,冬季轻舟湖面捕鱼忙。 ”勤劳的赣鄱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和渔乡文化。鄱阳湖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湿地,总面积达 35 116.1 公顷。鄱阳湖,水天一线,苍茫辽远。湖波涟
19、漪,锡箔般从天际潋滟而来,逶迤而去;啾啾鸟鸣,在芦苇丛中此起彼伏,婉转而清脆;繁复的水草,在水中枝枝蔓蔓,舒卷自如;成群的鸥鸭鹞雁,在水面自在嬉戏;生命之歌,在浩淼辽阔的湖面弹奏,旷远而幽渺(1)上图中描述了两种生态系统,A 图为鄱阳湖周围的沼泽,属于_生态系统;B 图为鄱阳湖景观,属于_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是在_和_条件下形成的,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这个湿地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_、_、_、适宜的_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优越的生存条件。(3)陶渊明描述的“鲂鲤”和“水鸥”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而芦苇和水草则属于_。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_。(4)
20、油菜收割后,落在地上的种子不久会长出幼苗,这主要体现了生物能( )A.生长 B.适应环境 C.吸取营养 D.遗传【解析】本题主要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例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1)图 A 为沼泽地,属于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图 B 为湖面,属于淡水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可以为生物提供水、空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活条件。(3)“鲂鲤”和“水鸥”是动物,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芦苇和水草是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属于生产者;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来自太阳能。(4)油菜收割后,落在地上的种子不久会长出幼苗,这主要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的特征。答案:(1)湿地 淡水(2)多水 过湿 水 空气 营养物质 温度(3)消费者 生产者 太阳能 (4)A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