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猫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2、学习文章运用对比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难点:目标 1、2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导学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诅骂( ) 怅然( ) 怂恿( ) ( )蜷伏( ) 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3、本文选自( ) ,作者( )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4、小组内轮读课文。5、派代表朗读课文。二、课堂学习研讨。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默读课文,完成下表
2、)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来 历 舅舅家抱来的外 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性 情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地 宠 物位结 局死 亡 丢 失第二课时一、小组竞赛轮读课文。二、问题探讨。1、比较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的区别。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2、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联系课文中的描写,讨论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完成课后第三题。三、能力提升:1、课文中对三只小猫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正面、侧面、对比等)2、课文的叙事和抒情是怎样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联系鲁迅的风筝一课)知识链接:关于描写的基本知识、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 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