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的初步知识一、选择题1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在探究时都要反复进行多次,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A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B 伏安法测电阻C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D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B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80cmC一箱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0.5g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m3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 1.6m 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 7mC漳州 5 月的平均气温约 50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2m/s4以下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来源:GKSTK.ComA一个鸡蛋的重约 0.5NB人站立时对地
2、面的压力约 50kgC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103PaD人在水中潜泳时排开水的体积接近 0.5m35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B正常人 l min 脉膊的次数约为 10 次C重庆夏天最高气温约为 70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 1000W6下列记录的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 160dmB、一个鸡蛋的质量 5g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是 40D、人正常步行速度是 1.1m/s7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量筒读数B 天平使用C 温度测量D 断开电源8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3、A课桌的高度约为 2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300g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27C D家用电冰箱的额定电压约为 40V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10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 (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11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
4、中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 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sD成年人正常步行 5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 360m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测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就会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3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 精密度较高的仪器C. 规格较大的仪器 D. 根据需要选择14在实验和
5、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估测” 下面是小明估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课桌高约 90cm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 500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2ms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200g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容易产生误差B.测量结果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就能避免误差,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就能避免误差的产生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测量结果,误差可小些1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 3m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0cmC、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 65 次D、成年人的步行速度是 5m/s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记录中
6、正确的是( )A图甲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拔到标尺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B图乙是同学小刘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时读数的方法C图丙是兴趣小组某次观测温度计的示意图,同学小王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气温是 3D图丁是同学小张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情形18小明进行了图 10 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是A.物体的长度为 5.23cm B.物体 A 的重力是 4.6NC.金属块的体积是 100cm3 D.金属块的质量为 25g19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刻度尺放得不正B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D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
7、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 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即使测量的方法正确,也存在着误差 D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三、填空题21 和 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22原子、电子、普通生物体、太阳系、地球中尺度最小的是 。23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 30_;(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 70_;(3)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_m。24请依据下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的距离远近关系是: 。三颗行星中,在 上“年”比“日”短。25请你观察
8、图中两条线段 AC、 BD 的长短关系,你的观察结果是 AC BD(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用刻度尺测一测,与你的感觉一致吗? ,这个事实给你的感悟是 。26写出以下二种仪器的读数:如图(a)所示,物体 A 的长度是 cm。如图(b)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27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写合适的单位。海洋中一头蓝鲸的 质量约为 120t= kg。某同学的质量约为 5.0104 。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 。28你走路时的步幅约为 50_ ,跑 l00m 所需时间约为 16 _(填上单位) 。29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1.5m 23.0mm 4.8cm 0
9、.72dmA、和 B、和 C、 和 D、和30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80 (2)大人行走的速度是 4.3 _ (3)一张纸的厚度是 75 (4)运动员 100 米跑的时间是 11 _ 3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的 估测 。32 (8 分) (1)如图 a 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 cm. (2)如图 b 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 (3)图 c 容器中的晶体正在熔化。该晶体的熔点是_。 来源:gkstk.Com(4)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
1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d 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 e 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cm3;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_kg/m 3。33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 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利用这种思路制作是_;刻度不均匀的是_(填序号即可) 。 A温度计 B刻度尺 C弹簧测力计 D电流表 E量杯34 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 。35 (1)图所示,1 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_cm。图 d 图 e3 155图 a 图 b 图 c(2)图所示
11、,某房间所挂温度计的示数是_,它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3)某同学为检验所买的方便面是否足量,他先调整 使天平横梁平衡。测量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如图所示,则他所测方便面的质量为_g。四、实验题36 (1)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 物体长度为 cm。(2)如图甲和乙中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_、_。37 (1)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s;(2)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 4 个硬币的直径是: cm(3)右图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_。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计数时,若分别沿 A、B 方向观察,其中沿_方向观察易于读
12、数。38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cm,物体的长度是 cm , 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甲_ 乙_39 (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木块的长度是 cm。(2)实验室里一些弹簧测力计在不受拉力时,它的指针已指在如图 A 所示处,此时示数为 N。A B若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木块的重力,如图 B,所测得的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 ,实际上木块的重力应为 N。40(1)如 图所示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读数是_ cm。(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41如图所示, (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游码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g,如图乙所示,木块 A 的长度为_cm
1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2)图中的如图丁所示,某家庭中的电能表的读数是_kwh,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 1min 内电能表转盘转了 60 转,则此段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 kwh,空调的功率是_W。42请读出下图所示四种仪器的测量结果:(1)木块长: cm;(2)电压: V;(3)电功: kwh;(4)温度: 。43(1)如下左图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下中图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 kWh (3)如下右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44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向题(1)如图所示在放大的测力计表盘中画出此时指针位置(2)如图所示,这是某地区的一种仪表
14、表盘,它是 表,尝试将表盘读数填入方框中口口口口口厘米543201020(3)许多基本仪器制作时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转换为易观测的量,请将表格填写完整。仪器名称 工作原理 制作思路温度计 将温度的高低转换为液柱的长度电流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4)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叔叔!”我大声喊道“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我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这很筒单”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实验所需的器材: ;应测的物理量: ;要知道他们之问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 45小刚和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
15、后,想用天平和粗细均匀的平底玻璃杯自制一个分度值为10ml 量筒.(1)在量筒的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难实现的是: ;(2)经过认真思考,他们分别设计出初步的制作方案:小刚的方案:用天平称出 100 克水一次性倒入玻璃杯中,在玻璃杯上画出水面的位置,用刻度尺将其分为相等的 1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分度值为 10ml小明的方案: 多次用天平称出 10 克水,逐次倒入玻璃杯中,并依次画上10、20、30、40、50、60、70、80、90、100 的刻度线,这样就制成了分度值为 10ml 的量筒;两种量筒相比较,你认为按方案 (小刚/小明)制作的量筒在测量过程中对实验的影响会小一些,理由是 。46
16、 (3 分)如图甲中所示天平的读数是 g;如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如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47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块的体积为 cm3。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48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四个错误(请任选写出指出个错误):七、简答题49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小明将天平横梁上的游码移到“0”刻度线上后,发现横梁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称量时,天平再次平衡,砝码及游码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记数据时发现他不小心把金属块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而把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略一思考,他觉得不需要重新实验也可以得
17、到金属块的质量。则金属块的实际质量为 g。如果给你如乙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 )用它测量该金属块重力,理由: 。50下图甲物体的长度为_。图乙中的错误之处在于_。来源:gkstk.Com第 33 题图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什么,一是为了求平均值,提高精度,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根据题意探究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将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A、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多次进行实验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不符合题意;B、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采用多次测量电流和电压值,用分别求出的
18、灯泡的电阻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提高精度;符合题意C、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进行实验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不符合题意;D、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多次进行实验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不符合题意;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属于常见的考题2A【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B、错误,普通中学生的身高一般为 160cm;C、错误,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100g;D、错误,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故选 A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点评:要对生活实际中物体物理量的大约数值了解,注意观察生活同时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3A。【解析】A
19、中中学的身高约为 1.6m 是合理的;B 中的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3m 左右,故 B 不对;C 中漳州 5 月的平均气温不可能约为 50,因为这介温度太高了,故 C 也不对;D 中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不可能是 12m/s,因为世界百米赛跑冠军的速度才约为 10m/s,故 D也不对。4A【解析】试题分析: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 克,换算成重力约 0.5N,正确;B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 500N,故 B 错误;C成年人的体重大约为 700N,而单脚底表面积约为 0.014m2,代入压强公式4FP510aS,故 C 错误;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人在水中潜泳时排开水的质量等于人体的质量,约 50kg
20、,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3350.5/mkgvm,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重力、压力、压强的估测;浮力大小的计算点评: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数据需了解,这有助于解决这类生活中物理量的求解5A【解析】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A、教室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80cm,故 A 是正确的;B、正常人 l min 脉膊的次数约为 70 次,10 次慢了;C、重庆夏天最高气温约为 38,70太高了;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 25W;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
21、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6D【解析】考点: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计。分析:A 中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0cm;B 中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C 中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是 24;D 中人正常步行速度是 1.1m/s,D 的估计是最符合实际的。7A【解析】试题分析: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同时必须使用镊子取放砝码;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使插头断开电源时,不能直接牵拉导线A、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方法正确操作正确;来源:学优B、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错误,应该
22、“左物右码” ,另外不能直接用手抓取砝码操作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是错误的操作错误;D、使插头断开电源时,应该手拉插头,断开电源,不能直接牵拉导线操作错误考点: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用测量工具或实验器材的操作或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平时只要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就能正确解答8B。【解析】A 中课桌的高度约为 0.8m,故 A 不对;B 中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300g 是正确的;C 中的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6.5,故 C 也不对;D 中的家用电冰箱的额定电压就是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V,故 D 也不对。9C【解析】
23、试题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故 A 是错误的;B、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故 B 是错误的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故 C 正确;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 D 是错误的;故选 C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点评:误差与错误 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
24、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10C【解析】试题分析: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液面高度变化大,即能显示微小的体积变化,测起来更加准确;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的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读数故答案为:C考点:量筒的使用; 物理学方法点评:本题考查了量筒的设计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但要会分析特征11D【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g,一个玻璃杯的质量与一个鸡蛋的质量差不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伸开
25、手掌,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的距离在 20cm 左右,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课桌表面距离地面大约 80cm,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不足 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为 1.1m/s,5min 通过的路程为 S=vt=1.1m/s300s=330m,接近360m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 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数据的估测。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2D【解析】试题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26、,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选 D。考点:误差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误差的定义和减小误差的方法,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D【解析】试题分析: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根据需要选择。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不合题意; B. 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不合题意;C. 规格较大的仪器 不合题意; D. 根据需要选择 符合题意;故选 D。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测量仪器的选择。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掌握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根据需要选择。14D【解析】试题分析: A教室里的课桌高约 90cm 不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 500N 不合题
27、意;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2ms 不合题意;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200g 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50g,符合题意;故选 D。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数据的估测。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物理量的估计值。1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精密程度或者天气 原因以及个人的估测能力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是无法避免的,只能想办法减小误差。故答案选择 D考点:误差的有关知识点评:解决此题学生对误差的有关知识比较熟悉方可。16A【解析】试题分析:我们要了解常见的物理量的估测值,比如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 3m,教室的长度是 10m,普通课桌
28、的高度约为 80cm,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分钟 70 次左右,成年人的步行速度是 1.2m/s.根据以上知识可知,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 3m。所用选 A。考点:估测17A【解析】试题分析:A、在天平的横梁调节中,应先把游码放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故 A 正确B、在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故 B 错误C、在温度计读数时,应注意到是零上还是零下本题读数应是-3故 C 错误D、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跨度很大
29、,考查了学生对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等器材的使用、读数方法的掌握18B【解析】试题分析:A 本次测量起始端没从 0 开始,把 3.00cm 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3.00cm 即为物体长度,即物体长度=5.23cm-3.00cm=2.23cm此选项错误;B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读出的数据为 4.6N;C 中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与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100cm 3是水与金属块的总体积,错误;天平使用时,应该是左物右码,读数时是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此题中没有加游码的数值,所以是错误的。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法、固体体积的
30、测量、天平的使用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不是很大,要求学生熟练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9D【解析】试题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没有正确使用刻度尺,是错误;而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避免,这才是误差。考点:误差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20C【解析】试题分析: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所以是错误的;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却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所以是错误的;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
3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是正确的;D、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该说法也是错误的所以选 C考点:误差点评: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21观察 实验【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考点:科学探究的方法22电子、原子、普通生物体、地球、太阳系【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
32、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生物体,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体和其它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所以答案为:电子、原子、普通生物体、地球、太阳系考点:宇宙和微观世界点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3 (1)m/s (2)微米 (3)合理就可【解析】试题分析:(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应为 30m/s,合 108km/h,所以应填 m/s,如果填 km/h 就显得慢了;
33、(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 70m,比它的单位 mm 就大了,nm 又太小了,故填 m;(3)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 3.5m,一般教学楼楼层高 3.5-4m,一般居民楼层高3m 左右。考点:速度的估测;长度的估测。点评: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物理的估测,对于学习物理来说,这是一项基本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及增强生活与知识的联系,是一道好题。24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金星;【解析】考点: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分析:观察第一、第二栏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即距离越大时,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年”是指行星绕太阳的周期, “日”是指行星自转的周期,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金星的绕太阳周期(绕日
34、周期)小于自转周期。25大于 不一致 感觉不可靠【解析】试题分析:同样一个物体人们会认为它竖直立着的时候比它水平躺着的时候长一些,这属于人的视觉错觉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考点:长度的测量点评:感觉并 不总是可靠的,有时甚至会出错,要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261.15cm -41【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 A 的长度是:;2.5cm01.5c(2)如图,示数是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 10,每一个小格代表 1,示数为-41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是一定要注意有估读值(2)掌握温度计的读
35、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上,然后再明确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示数271.210 5 g N【解析】试题分析:(1) ;35120tkg1.20(2)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在 100 斤即 50kg 左右; ;故填34kg5010g符合实际;450g(3)一斤(500g)鸡蛋可称 8-10 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则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1.kFGmg0.1kN/g1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物理常识点评: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
36、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28厘米,秒【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填写合适的单位我们正常走路的步幅大约为 50cm,百米赛跑的成绩大约是 16s。29 C【解析】是米尺,是毫米刻度尺;是厘米刻度尺,是厘米刻度尺,故选 C。30 (1)cm (2)km/h (3)微米 (4)s【解析】课桌的高度约为 80 cm;大人行走的速度是 4.3 km/h;一张纸的厚度是 75 微米;运动员 100 米跑的时间是 11 s。31脉搏,时间【解析】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
37、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因为人的脉搏跳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利用身体上脉搏时间估测时间32 (1)1.151.17 (1 分) (2) 12 (1 分) (3)48 (1 分) (4)18.6 (2 分) 20(1 分) 0.9310 3(2 分)【解析】长度读数时一定要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电压表接的是大量程,分度值是 0.5V,是 12V。读取天平数值时,用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蜡块的体积是 20 cm3,密度根据公式 = m / V 求的。33A C D E 【解析】34实验;单位【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考点:本试题考
38、查的是实验和测量。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掌握实验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35 (1)2.50 (2)22 热胀冷缩 (3)平衡螺母 133【解析】(1)注意刻度尺读书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得下一位,所以读书为 2.50cm.(2)看图可知读数为 22, 它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3)托盘天平称量时首先得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读数可知质量为 133g.364 分 (1)1 ;2.80 (1)39 -5【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3.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
39、为:2.80cm( 2)甲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39;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5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点评:(1)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是否为刻度尺的零刻度,若不是从零刻度开始,则应用末端对应的刻度值减去起始刻度值(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温度计中的液柱是在零摄氏度的上方还是下方37 (1)245 (2)7.40 左右 (3)36.8,A【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即大盘刻度单位为 s,小盘刻度为分,
40、所以小盘的示数是 4min,大盘中的一个大格是 1s,一个大格分了 10 个小格,故其分度值是0.1s,所以此时大盘的示数是 5s,所以此时停表是示数是 245s(2)观察图示知:4 枚硬币的直径和为 7.40cm(3)人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 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 1,一个小格是 0.1因此图示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6+0.8=36.8体温计的读数与一般的温度计方式不同,它有特殊的结构,即很细的弯管和体温计有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起到放大镜的作用,便于观察体温考点:时间的测量;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刻度尺的使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点评:知道测量时间的工
41、具,并且会准确读出时间,在对刻度尺、温度计进行读数时,一定要看清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掌握物理仪器中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量筒的读数是物理学最基本的要求380.1 3.01 17 -7.8【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刻度尺一个大格是 1cm,里面有 10 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 1mm;物体的长度是:6.51cm-3.50cm=3.01cm;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甲的示数在 0之上,所以是 17;乙图的示数 是在 0之下,是-7.8。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温度计的测量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温度不需要估读。39 (1)1 2.78
42、(2)0.4 大 2.2【解析】试题分析:(1)在长度的测量中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木块的长度是 2.78cm。 (2)对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实际上木块的重力应为 2.6N-0.4N=2.2N。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长度测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点评:在长度的测量中注意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402.9 ,1.8【解析】 (1)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末端刻度值为4.91cm,物体长度为 4.91cm-2.00cm=2.91cm;(2)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 1N,里
43、面有 5 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 0.2N,其分度值为0.2N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N+0.8N=1.8N41(1) 53.4g、3.50cm、-4;(2)30.6 、0.02、1200。 【解析】 (1)砝码质量为 50g,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游码位置在 3g 后的第 2 个格,即3.4g,所以物体质量为 50g+3.4g=53.4g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从 4.00cm 处量起,末端刻度到 7.50cm,所以物体长度为7.50cm-4.00cm=3.50cm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面位置在零刻度以下,所以温度为-4电能表的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一位,所以示数是 30.6 度,电能表
44、的转盘转 60r 消耗的电能为:W=60r /3000r/(kWh) =0.02kwh=72000J,则空调的功率是:P=W /t =72000J /60s =1200W42 (1)2.400.02cm;(2)2.4 V;(3) 274.8kwh;(4)-3 (零下 3)【解析】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测量从 2cm 处开始,其结果为 2.40cm(2)图中电压表接的是“+”和“3V”两个接线柱,量程为 03V,应该看上方的刻度盘,分度值是 0.1V,示数为 2.4V;(3)电能表单位是 kwh,最后一位是小数位,由图知电能表的示数是 274.8kwh(4)由图知: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是
45、 1,温度计刻度线示数越来越小,温度是负的,温度计示数是-3 433.163.19cm, 931.6, - 6【解析】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物体的长度是:5.18cm-2.00cm=3.18cm;从电能表上可以看出电能表的示数为 09316,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 kwh从图中可读出电能表的读数为 931.6kwh;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 1,此时温度在 0以下度计读数为-6.44(1)如图所示(2)电能 61121(3)液体的热胀冷缩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4)秒表 时间 声速【解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马相互拉拉力为 1000N,测力计的示数为1000N。
46、(2)表盘读数 61121(3)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 (4)用已知的声速,再配合秒表测时间,由 s=vt 就能测出距离.试题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电度表的表盘从左到右为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 (3)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将电流表的制作思路是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 (4)用声速测距离45 (1)刻度的画法;(2)小刚;由于小明分 10 次将水到入到玻璃杯中,每一次都有少量的水没有倒到玻璃杯中,所以制成的量筒刻度误差较大【解析】 小刚的作法误差小,小明的方案在每次倒水时,有可能倒不净。4666.6 4.90( 0.2) 3.6【解析】甲图中,物体的质量为 m=50g+10g+5g+1.6g=66.6g乙图中,刻度尺的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