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01 知识管理1国际单位制概念理解:1960 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_,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作为本国的_计量单位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m)还有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 (m)、纳米(n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s)换算关系: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km 10 3 m、1 m10 dm100 cm10 3 mm10 6m10 9nm.2长度的测量工 具: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有皮卷尺、_、游标卡尺等使用方法:刻度尺要放_,有刻度的一边要_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2、_;读数时要估读到 _的下一位;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_和_; 对于同一长度要用_的方法注 意: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最后结果要带上单位说 明:长度的测量除常规方法外,还有组合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等特殊测量方法3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钟、手表、机械停表等使用机械停表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先上紧_,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注意_; 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4测量误差概念理解:_值和_之间总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产生原因: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减小方法: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
3、高的测量工具、_等方法注 意: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能消除的02 基础题1(恩施中考)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 mm B8 dm C8 m D60 m2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8.4 s B38.4 s C3 min 38.4 s D3 min 8.4 s3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A小时、分钟、秒 B年、光年、月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4下列工具中测量长度的()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有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
4、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6(安徽中考)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 1 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 2.35 cm、 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7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来源:学优高考网A3.2 cm B3.25 cm C3.3 cm D3.5 cm 来源:gkstk.Com03 中档题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4 k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
5、16.9 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 80 cm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 mm9如图所示,四个相似的计时器,成功记录下短跑时间的是()A B C D10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 1.7 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A量程 02 m,分度值 1 cmB量程 010 m,分度值 1 dmC量程 01 m,分度值 1 cmD量程 015 cm,分度值 1 mm11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 6.50 dm,乙测得的结果是 0.648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甲读数比乙更精确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两
6、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12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阴霾天气,空气被严重污染,其中的 PM2.5 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PM2.5 是指细颗粒物的直径不大于 2.5()A厘米 B分米 C毫米 D微米13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 B 一样D以上都不可取14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受潮而收缩,使用受潮后的木
7、尺测量长度时,结果是()A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B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C测量值是错误的来源:gkstk.ComD把木尺烤干后,就会避免误差15小明手上有一个 1 元硬币,他对小刚说,这个硬币的直径应该怎么测量呢?如图所示为小刚的做法,小刚使用的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这个硬币的直径是_cm.16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如图所示,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填“甲”“ 乙”或“丙”) ,该铅笔的长度为_cm.17(来宾中考)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管理1测量标准 法定 米 秒 2.刻度尺 正 紧贴 垂直 分度值 数值 单位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发条 调零 4.测量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基础题1C 2.C 3.A 4.D 5.A 6.A 7.B中档题8C 9.C 10.A 11.D 12.D 13.B 14.A 15.刻度尺 2.50 16.乙 3.50171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