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名师精编解析-综合计算(11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79301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名师精编解析-综合计算(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名师精编解析-综合计算(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名师精编解析-综合计算(1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名师精编解析-综合计算(1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名师精编解析-综合计算(1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化学中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综合计算一、选择题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要制得 5.6g 铁,最少需要多少克一氧化碳?(2)现有一种铁碳合金,其中的碳元素全部以 Fe3C 的形式存在,且合金中 Fe3C 的质量分数为 36%,计算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合金属于生铁还是钢2向 MgO 和 CuO 的混合物 12g 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生成 Mg(OH)2和 Cu(OH)2沉淀的总质量为 15.6g,则参加反应的 NaOH 的质量为A3.6 g B8.0 g C16.0 g D18.0 g3向盛有

2、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 4.4g 二氧化碳气体,试计算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 、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M N Q P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 M 的质量为 l3g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 5:4 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

3、元素质量不同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D实验的误差造成6将 68 g 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 500 g 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566 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7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60g,小习同学继续加热该固体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所得固体质量为 568g,冷却后向 568g固体中加足量水,过滤得到的滤渣为纯净物,质量为 174g。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含量为 ( )A 25% B52% C50% D26%8一包生石灰

4、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 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 2.2g 二氧化碳。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A10:1 B5:1 C10:3 D20:3 9在化学反应 A2+BC=B+A2C 中,反应物 BC 与生成物 B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 2g A2与80g BC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 的质量是A64gB18g C80g D9g10质量法是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 11 g 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其余都是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可能是 CO2和 O2的混合物B气体可能是 C

5、O 和 CO2的混合物C气体组成有 4 种情况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三物质质量比可能是 7:3:411现有 100g 过氧化氢溶液,测得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加入 8gCuSO4作催化剂 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无晶体析出)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74 B10 C8 D11112 向盛有一定质量的 NaCl 和 Na2SO4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水,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烘干得到 23.3g 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 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为A5.85g B11.7g

6、 C14.2g D23.4g二、填空题13(5 分)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1)石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 ;(3)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等元素,100t 含硫 4%的煤完全燃烧,会向空气中排放 t 二氧化硫。14实验室有一瓶浓盐酸,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标签上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该瓶盐酸显酸性,你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简单描述即可)(2)取出 200g 该浓盐酸,稀释成 1825%的稀盐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g。(3)现用刚配 好的 100g1825%的盐酸与足量的锌

7、粒完全反应,理论上可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化学方程式:Zn+2HCl= ZnCl 2+H2)15(11 分)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 (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 色逐渐变为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时,老师滴加两滴反应后的溶液到玻璃片上,烘干后出现白色固体。小明说这是氢氧化钠,小刚认为不可能,证据是 ;(3)右上图是反应的微观变化图,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此反应的实质是盐酸溶液中的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酸和碱往往都能发生类似反应,

8、请尝试书写氯酸(HClO 3)与氢氧化钾(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36.5%的盐酸 20g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g。1610g 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三、简答题17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1)稀释浓硫酸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这里的作用是 ;(2)取 10 mL 该硫酸可配制成 9.8%的硫酸 g;(3)取适量 9.8%的硫酸与某金属反应可生成氢气,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8向 CuSO4和 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滴加 NaOH 溶液的质量与

9、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图像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只答两点)。19 (15 分)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 Fe203、Fe 304、FeO 等)制备铁红(Fe 2O3) 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1)写出焙烧中 CO 与 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实验室完成操作 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和_ (填仪器名称)(3)你认为对气体 C 最佳的处理方法 是_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4)反应 1 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 35以下,其目的是_ 。(5)反应

10、2 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洗涤干燥得到 K2S04晶体时,可选用下列_ (填字母)洗涤剂;AKCl 的饱和溶液 B水 CK 2S04的饱和溶液为检验 K2S0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 (选填序号,下同),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 ,观察现象即可判断。AAgN0 3溶液 B过量的 BaCl2溶液 C过量的 Ba(N03)2溶液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问题讨论】【资料 1】草酸晶体(H 2C2043H20)在浓 H2S0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 C02+C0+4H 20(6)实验前应先_ 。(7)

11、进入 E 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CO,则 B、D 中的试剂依次是_ 、_ (填字母编号)。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8)C 装置的作用是 。【数据分析与计算】用 SDTQ600 热分析仪对氧化铁(Fe 2O3)和 CO 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资料 2】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 304、Fe 2O3,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9)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10)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 48g 变为 464g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实验评价】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

12、个明显缺陷 。参考答案1(1)4.2;(2)2.1%;生铁【解析】 试题分析: (1)设生成 5.6g 铁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x3CO+Fe2O3 2Fe+3CO284 112x 5.6gx=4.2g最少需要 4. 2 克一氧化碳(2)设样品质量为 1,样品中的碳元素的质量=132% 100%=0.021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1%,含碳量在(2%4.3%)之间,属于生铁答:(1)最少需要 4.2 克一氧化碳(2)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2.1%,属于生铁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生铁和钢;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关系式法:因为 MgO + H2S

13、O4 = MgSO4 +H2OMgSO4 +2 NaOH = Mg(OH)2 + Na 2SO4得到关系式 MgOMgSO 42NaOHMg(OH) 2,固体质量增加40 80 58 18因为 CuO + H2SO4 = CuSO4 +H2OCuSO4 +2 NaOH = Cu(OH)2 + Na 2SO4得到关系式 CuOCuSO 42NaOHCu(OH) 2,固体质量增加80 80 98 18即 80 份质量的 NaOH 参加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 18 份,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可得x =16gg126.580故选 C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10g 【解析】 试题分析:设生成 4.4

14、g 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 则:CaCO3+2HClCaCl 2+CO2+H 2O100 44x 4.4gx=10g答案: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10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4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判断它到底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N 反应物前质量1g,反应后质量 26g,质量增加了,故 N 是生成物,生成了 25g,P 反应物前质量 32g,反应后质量 12g,质量减少了,故 P 是反应物,反应了 20g,而 Q 的质量不变,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D 正确,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 M 一定是反应物,并且反应了 5g,故 M 反应后的质量=18g

15、-5g=13g,故 B 正确,该反应可表示为 P+MN,是一个化合反应,故 A 错误,故选 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的概念5 B 【解析】试题分析:由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2Mg+O2点燃 2MgO,2Cu+O 22CuO,等质量的镁、铜与氧气反应需要的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是不同的,故选 B考点: 图像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1)02g (2)956% 【解析】试题分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68g+50g-566g=02g(2) 根据化学方 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中锌与氢气的

16、质量关系,可算出锌的质量,进而求出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解:设锌的质量为 xZn + H2SO4 = ZnSO4 + H22X 02g65:2=x:02g X=65g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65g/68g100%=95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2 KMnO4 K2MnO4 + MnO2 + O2,其中 MnO2不溶于水,所以过滤得到的滤渣为纯净物,质量为 174g ,即 MnO2的质量,分两段时间反应得到,后一段时间产生氧气质量=60g-568g=32g,根据方程式中 KMnO4与 O2的质量关系为 316:32,可知剩余固体中还有 KM

17、nO4的质量=316g,MnO 2与 O2的质量关系为 87:32,可知后一段时间加热得到的 MnO2质量=87g,所以可判断前一段时间加热得到的 MnO2质量=174g-87g=87g,所以根据方程式中 K2MnO4与 MnO2的质量关系为 197:87,可算出剩余固体中K2MnO4的质量=197g,所以钾元素质量=316gKMnO 4中钾元素质量+197gK 2MnO4中钾元素质量,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经过计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含量为26%,故选 A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8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

18、 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盐酸中的氯元素全部转变为氯化钙中的氯元素,所以根据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关系,求出钙元素质量,Ca:Cl 的质量比=40:71=x:1507.3%35.5/36.5100%,x=6g,而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中的碳元素质量,即固体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2.2g12/44100%=0.6g,所以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6g:0.6g=10:1, 故选 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9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 中反应物 BC 与生成物 B 的质量关系可知,B 与 BC 的质量关系为 4:5,将 2g A2与 80g BC 恰好

19、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反应表达式 A2+BC = B + A2C 可以求出 A2C 的质量为 18g, 2g 80g 80g4/5 18 故答案选择 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0D【解析】试题分析:现有 11 g 气体,经测含碳元素 3g,其余都是氧元素,A气体如果是 CO2和 O2的混合物,那么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8g,二氧化碳质量就为 11g,所以就不存在氧气了,B 中如果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假设全部是一氧化碳,则氧元素质量为4g,全部是二氧化碳,氧元素质量为 8g,所以氧元素最大是 8g,但又一氧化碳是氧元素的质量就会小于 8g,所以不可能 C中含

20、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气体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氧气,可能有三种情况,1、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和氧气,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中一氧化碳和氧气质量比一定是 7:4,二氧化碳碳可以是任意数,故选 D考点:质量法,极限计算11B【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是过氧化氢,溶剂是水,它们的组成元素均是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题意: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 100g,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8%,那么氢元素质量100g8%=8g,氧元素质量 100g-8g=92g 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m(H2O2)为 x,则溶液中水的质量 m(H2O)为(

21、100g-x)g, x*(2/34)+(100g-x)*(2/18)=8,解得x=595g,(2/34 为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2/18 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y 2 H2O2-O2 68 32 595 yy=28g剩余水的质量 m(H2O)=100g-28g=72g, 硫酸铜质量分数 w(CuSO4)=8g/(8g+72g)=10%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Na 2SO4+BaCl2=BaSO4+2NaCl 中 BaSO4与 NaCl 的质量关系=233:117,因为得到 23.3g 沉淀,所以生成 NaCl 的质量=11.7

22、g,再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出生成的 NaCl 中 Cl 的质量=11.7g35.5/58.5100%=7.1g,则原固体中 NaCl 含有的 Cl 质量=21.3g-7.1g=14.2g,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14.2g35.5/58.5100%=2.34g,故选 D考点:根据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3(1)混合物 (2) CH 4 + 2O2 点燃 2H2O + CO2 (3)8【解析】试题分析:(1)石油属于混合物(2)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CH 4 + 2O2 点燃 2H2O + CO2(3)根据反应方程式:S + O

23、 2 点燃 SO2中 S 和 SO2的质量关系,便可算出 SO2的质量解:设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xS + O2 点燃 SO2 32 64100t4% x32:64=100t4%:xX= 8t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方程式的书写,根据方程式计算14(1)用紫色石蕊试液或 pH 试纸 (2)200 (3)05g【解析】试题分析:(1)要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用用紫色石蕊试液或 pH 试纸(2)从标签显示盐酸质量分数:365%,要稀释成 1825%的稀盐酸,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从而列出等式,故可设水的质量为 x200g365%=(200g+x)1825%x=200g(3)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Zn+2

24、HCl= ZnCl2+H2中 HCl 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yZn+2HCl= ZnCl2+H273 2100g1825% y73:2= 100g1825%:yy=05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5g考点:溶液的稀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5(1)乙(1 分),红(1 分 ),无(1 分)。NaOH+HCl=NaCl +H2O(2 分) (2)(含有酚酞的)烧杯中的溶液呈无色(1 分) (3)氢离子(或 H+)(1 分),KOH+ HClO3 =KClO3 +H2O(2 分) (4)40(2 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 pH 图像可知:该操作是向碱

25、性物质中加入酸。所以应按照以上乙图所示进行的。开始时烧杯中的物质为氢氧化钠,呈碱性,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为红色;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颜色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 +H2O。(2)从 pH 图像可知:最后溶液呈酸性。即加入的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或最后溶液呈无色)。(3)两图对比可知:氯离子和钠离子在反应后仍然存在。所以反应的实质是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所以氯酸(HClO 3)与氢氧化钾(KOH)反应会生成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KOH+ HClO 3 =KClO3 +H2O。(4)根据题意可知

26、,已知量为纯盐酸的质量;未知量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解题思路:可根据纯盐酸与氢氧化钠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出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具体解题过程为:解:设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NaOH + HCl=NaCl +H2O40 36.520%x 36.5%20g40:36.5=20%x:36.5%20gx=40g考点:中和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61:8【解析】水电解生成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 O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22):32=1:817(1)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引起液体飞溅) (2)184 (3) Zn+ H2SO4=ZnS

27、O4 + H2(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以防止溶液局部过热而引起液体飞溅,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2)10mL1.84g/cm398%9.8%=184g;(3)活泼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如锌、镁、铁、铝等。18(1) CuSO 4+2NaOH = Cu(OH)2+Na 2SO4 (2)加入 60g 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3)共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9.8g阅卷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原混合溶液中 CuSO4的质量为 16g 等合理答案均可。【解析】分析:(1)根据复分解原理来解答,注意配平和符号的标记(2)可抓

28、住图象的变化规律、转折点的含义、终点的含义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方程式为:CuSO 4+2NaOH=Cu(OH) 2+Na 2SO4(2)首先分析图象横坐标,当加入 40g 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合溶液中的硫酸恰好反应完,没有沉淀生成当加入 60g 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合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9.8g;分析 40 到 60g 氢氧化钠溶液可得出结论混合溶液中硫酸铜共和 20g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9.8g 沉淀等等故答案为:加入 60g 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9.8g点评:本题是一道很好的试题,可以很好地锻

29、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题还可以得出的信息有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原混合溶液中 CuSO4的质量为 16g 等19(1)Fe 203+3C0 高温 2Fe+3C02 (2)漏斗 (3)C (4)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5)常温下 K2S04的溶解度小(意思相近均给分) C、C、A (6)检查装置气密性 (7)C、A (8)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意思相近均给分) (9)Fe (10) 3Fe203+C0 2Fe304+C02【实验评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意思相近均给分)【解析】 试题分析: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1)写出焙烧中 CO 与

30、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03+3C0 高温 2Fe+3C02 ;(2)实验室完成操作 1,为过滤故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3)认为对气体 C 为一氧化碳气体,故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再通入反应炉C;(4)反应 1 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 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5)反应 2 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常温下K2S04的溶解度小;洗涤干燥得到 K2S04晶体时,为减小硫酸钾的损失,故可选用 K2S04的饱和溶液;为检验 K2S0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硝酸钡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判断;二、铁红的性质实验;(6)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7)进入 E 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CO,则 B、D 中的试剂依次是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8)C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9)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Fe;(10)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 48g 变为 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03+C0 2Fe304+C02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考点: 物质的性质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