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七)欧姆定律(30 分钟 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1.(2014安徽蚌埠三中月考)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 R= ,关于这个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解析】选 D。本题考查了对公式 R= 的理解。电阻是导体
2、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与通过它的电流、两端的电压无关,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且增加的倍数关系是相同的。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故选 D。【方法归纳】物理公式都表达一定的物理意义,不能单纯从数学公式的角度来考虑,还应该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公式 R= 是求导体电阻的计算公式,在此公式中,电阻与电压或电流无关,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将一段电阻丝接在 3 V 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 0.3 A,若把该电阻丝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 0.2 A,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A.2 V 15
3、B.3 V 10 C.2 V 10 D.3 V 15【解析】选 C。由欧姆定律得电阻丝的阻值 R= = =10;电流为 0.2 A 时,电源电压 U1=I1R=0.2 A10=2 V。故选 C。3.通过人体电流过大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两手间电阻约为 2 k;穿干燥胶鞋时,手与地间电阻约为 800 k。如果分别加 220 V 电压,则前一种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后一种的( )A.2 倍 B.400 倍 C.220 倍 D.800 倍【解析】选 B。本题考查运用欧姆定律公式的计算。首先进行单位换算:2 k=2 000;800 k=800 000。第一种情况的电流:I 1= = =0.11 A;第二
4、种情况的电流:I 2= = =0.000 275 A,则= =400。前一种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后一种情况的 400 倍。故选 B。4.如图所示,AB 和 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UABUBC I AB=IBC B.UABUBC I ABUBC。5. 2013 年 1 月 1 日施行酒驾新规,酒驾五年禁驾。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所示是它的原理图。图中 R1为定值电阻,酒精气体传感器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
5、那么测试仪的(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越大C.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D.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解析】选 B。本题考查动态电路的分析。R 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量 R1两端的电压,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R 2的电阻值会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A、C 错,B 正确;电路中总电压不变,则传感器两端的电压会变小,D 错。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8 A。开关S 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 0.5 A。则 R1与 R2的阻值之比为( )A.135 B.35C.53 D.513【解析】选 C。本题考查并
6、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及欧姆定律。开关 S 闭合时,0.8 A= + ;开关 S 断开后,0.3 A= ,故 0.5 A= ,可得 R1R 2=53。7.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 A 和 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导体的电阻为 10B.B 导体的电阻为 10C.A 导体两端电压为 3 V 时,通过 A 导体的电流为 0.3 AD.B 导体两端电压为 2 V 时,通过 B 导体的电流为 0.4 A【解析】选 B。本题考查运用欧姆定律和图像相结合的计算。由题图知,导体A、B 的电压与电流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通过导体 A、B
7、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且电阻不变。任取 U=2 V,由题图可知:R A= = =10,R B= =5,当电压为 3 V 时,图像上对应通过 A 导体的电流为 0.3 A,通过 B导体的电流为 0.6 A。故选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9 分)8.如图所示是我们在收音机等小型电器中经常见到的定值电阻器,小明同学想测出这个电阻的阻值,他在电阻两端加 6 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300 mA,则它的阻值为 。如果把该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 2 V,则此时该电阻的阻值为 ,通过的电流是 A。【解析】本题考查对电阻的理解及欧姆定律。电流 I=300 mA=0.3 A,该电阻的阻
8、值 R= = =20;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改变;当电压 U=2 V 时,通过的电流 I= = =0.1 A。答案:20 20 0.19.(2014贵州桐梓五中月考)实验测得通过小灯泡 L、定值电阻 R 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当小灯泡 L 两端的电压为 2 V 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解析】由 I-U 图像可知,当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4 V 时,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是 0.4 A,则电阻 R 的阻值 R= = =10;由 I-U 图像可知,当小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 2 V 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L=0.6 A,
9、所以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L= = =3.33。答案:10 3.3310.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的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 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 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 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来源:gkstk.Com【解析】本题考查动态电路及电表示数的变化。由图乙可知,当有害尾气的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变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根据 U0=IR0,R 0为定值电阻,I 变大,则 U0变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答案:变小 变大
10、11.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的电阻是 。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 2 V 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 A。【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当电阻甲两端的电压等于 3 V 时,通过的电流是 0.6 A,所以电阻甲的阻值是 R 甲 = = =5。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 2 V 的电源两端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 2 V,从图中可以查出此时通过电阻甲和乙的电流分别是 0.4 A 和 0.2 A,所以干路中的电流是 I=0.4 A+0.2 A=0.6 A。答案:5 0.6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7 分)12. (7 分)(2
11、014安徽蚌埠三中月考)冬天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带个“暖手宝”暖手。如图所示是电热“暖手宝” ,它利用三节干电池串联供电,发热时间长,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则:(1)“暖手宝”工作时电压为多少?(2)已知“暖手宝”的电阻为 2,则其工作电流为多大?【解析】(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V,根据串联电池的总电压等于各节串联电池电压之和的规律可知,暖手宝工作电压为 U=1.5 V3=4.5 V;(2)暖手宝工作的电流:I= = =2.25 A。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答案:(1)4.5 V (2)2.25 A来源:学优高考网13.(10 分)(2013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 6
12、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1标有“50 2 A”字样。(1)将滑片 P 移到最右端,闭合 S1,断开 S2,求电流表的示数 I1。(2)保持滑片 P 在最右端,闭合 S1、S 2,电流表示数 I=5I1,求 R2的阻值。来源:学优高考网(3)将滑片 P 移至某一位置,闭合 S1、S 2,电流表示数为 0.68 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解题指南】(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2)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有什么特点?提示:(1)I=(2)I=I1+I2+I3,U 1=U2=U3=U4=【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1)P 移到最右端 R1=50,闭合 S1,断开 S2,电路如图所
13、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1= = =0.12 A。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S1、S 2闭合,R 1与 R2并联,U=U 1=U2=6 V,干路电流 I=0.12 A5=0.6 A,通过 R1的电流是 0.12 A,I2=I-I1=0.6 A-0.12 A=0.48 A,所以 R2= = =12.5。(3)移动滑片的位置,通过 R2的电流不变,通过 I1的电流 I1=I-I2=0.68 A-0.48 A=0.20 A,所以 R1= = =30。答案:(1)0.12 A (2)12.5 (3)30【培优训练】如图所示,已知铝制电缆线每 1 m 长的电阻为 0.0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输电过程中,由于地下电缆某处短路,而导致用户停电,为找到发生短路的地点,工人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以 4 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4 节干电池串联的总电压为 6 V)。用电流表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 0.2 A。求:(1)电路中导线的总电阻;(2)电缆短路处到用户的距离。【解析】(1)因为 I= ,所以导线电阻 R= = =30;(2)电缆线的总长度:L= =1 500 m,电缆短路处到用户的距离是s= = =750 m。答案:(1)30 (2)750 m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