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阶 段 检 测 (三 ) 中 国 现 代 史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 1949 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22014 年 3 月 28 日,437 位志愿军烈土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 “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 ,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3某同学利用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
2、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1948 年 86 197 116 18 0 27 21953 年 3 74 355 0 4 0 7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4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5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 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
3、欣喜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61954 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部宪法的特点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A B C D7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如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的调整
4、 D文化大革命爆发920 世纪 60 年代,他为了治理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洪水泛滥的时候,他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画出一张张水势流向图。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10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 “”应是( )A斯大林模式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1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国有
5、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12据统计, “1979 年至 1982 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 81%1983 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 7.2亿元,比 1979 年增长了 11 倍。 ”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1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表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地区 名称 成立时间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
6、5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年 10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年 3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年 10 月西藏自治区 1965 年 9 月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西部大开发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14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的卡片含有如下内容:“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1997年 7 月 1 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 年 12 月 20,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如果要给卡片拟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15 “1980 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
7、国,但到了 90 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A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 ”的理念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 ”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D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16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 ) ,潜艇待命出航) ,国庆 50 周年阅兵式)“东 风 五 号 ”战 略 导 弹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C “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171954 年 12 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
8、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18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 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B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C1972 年,中日建交D1979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1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
9、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0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却解决了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与人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相关的“政策”和“科技成果”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B一国两制、成功发射“东方红 1 号”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二、对号入座(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21把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到左边相应的位置。( )(1)抗美援朝 A王进喜
10、( )(2)解放军好战士 B邱少云( )(3)铁人 C雷锋( )(4)两弹元勋 D袁隆平( )(5)杂交水稻之父 E邓稼先22把下列年代的序号填到左边相应的位置。( )(1)香港回归 A1979 年( )(2)开国大典 B1949 年(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97 年( )(4)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54 年( )(5)中美正式建交 E1978 年三、历史小诊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每小题前面的括号内,对的画“” ,错的画“”)(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4.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11、( )25.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工业和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把公有制经济改为股份制经济。( )28.1980 年,我国设立了广州、深圳、浦东、海南四个经济特区。( )2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0.香港回归后,设立了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31.新时期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 )32.1955 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际会议圆满成功。四、填图析图(33 题 1
12、分,34 题 1 分,35 题 3 分,共 5 分)33如图人物是新中国的建立者_。(第 33 题图)(第 34 题图)34如图人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35看图,回答问题。如图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图中正在讲话的人是谁?五、材料分析题(共 12 分)36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6 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抗美援朝战争从哪一年起至哪一年止?(1 分)(2)这次战争的结果如何?(2 分)(3)请你列举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两位英雄人物。(2 分)(4)中国人民志
13、愿军在当时被赞誉为什么人?(1 分)37(2015 盐城中考)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位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6 分)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胡锦涛孙中山诞辰 140 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材料二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古老中
14、国的发展传奇(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 “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2 分)(2)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2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 “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2 分)六、综合探究题(共 23 分)38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 分)(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什么?(2 分)(2)简要解释“一国两制”构想。(2 分)(3)举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15、(2 分)39从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既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又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看下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 分), ) , ) , )图 1巴 黎 和 会 “三 巨 头 ” 图 2乔 的 笑 图 3中 英 香 港 政 权 交 接 仪 式(1)在图 1 这次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却受到战败国的待遇,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强行将德国在山东的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什么反帝爱国运动?(2 分)(2)图 2 与 20 世纪 70 年代哪一次外交胜利有关?(2 分)(3)图 3 反映的事件是邓小平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港澳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什么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4 分)40阅读材料做题。(9 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与此同时,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3 分)(2)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政策?(3 分)(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