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气象站测得该市某日的气温数值,该日气温的日较差是( )A.10 B.20 C.38 D.5读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图,完成 24 题。四位同学根据上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3.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是( )A.34 B.20C.5 D.174.下面对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南半球 B.处于热带C.冬季结冰 D.处于亚热带下图为小明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 56 题。5.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 D.季风因素6.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
2、是(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C.纬度越高,气温越低D.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7.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如果图中温度差异只考虑受地形影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处是山顶,甲处是盆地B.丁处是陡坡,丙处是缓坡C.乙处是盆地,甲处是山顶D.丙、丁两处无法判断坡度陡缓8.(2015山东东营)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D.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9. (2015安徽宿州)读淮北市夏季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 12点 B.约
3、 14时C.日出以前 D.子夜读某地 19911997 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回答 1011 题。某地 19911997 年年降水量变化图10.该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1991年 B.1993 年C.1994年 D.1996 年11.图中反映了该地( )A.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B.降水量年际变化小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请在下图中找到呼玛、赤塔、华沙、鹿特丹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纬度差异很小,但气候差异很大。读图回答 1214 题。12.鹿特丹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A.1B.10C.16D.2013.关于四地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东向西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小,年降水
4、量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小,年降水量先减小后增大C.从东向西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先减小后增大D.从东向西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先增大后减小14.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下面关于四个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呼玛四季如春,降水稀少B.赤塔终年寒冷干燥C.华沙终年高温多雨D.鹿特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15.当前,珠穆朗玛峰冰雪厚度变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B.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变弱C.青藏高原地热活动增强D.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快16.(双选) (2015济南模拟)读下图,如果 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如果是等高线分布图,a 可能位于山谷地带 B.如果是等温线分布图,a 可能位于高温中心C.如果是等降水量线分布图,a 表示的一定是南方地区D.如果是等深线分布图,a 一定在海平面以下17.(双选)下列关于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海拔高处气温比海拔低处气温高C.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D.同一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定相等二、非选择题1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_向_逐渐降低。这是因为纬度低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_(“大”或“小” ) ,接受的太阳光热_(“多”或“少” ) 。(2)以等温线的形状观
6、察,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这是因为南半球大部分为_。(3)在三地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气温最高的是_,气温最低的是_。(4)地区同是极地地区,但气温却明显低于地区,原因是_。(5)图中 A点气温比同纬度地区明显偏低的原因是( )A.纬度高 B.离海远C.地势高 D.太阳辐射少(6)日本东京与中国乌鲁木齐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 D.经度因素19.图说地理。读下面两幅气候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1)A、B 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A地,年降水量大的是 B地。( )(2)A地终年高温多雨;B 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7、多雨。( )(3)A地分布着茂密的雨林,常年郁郁葱葱;B 地冬季长,河流结冰期长。( )(4)A地位于地中海沿岸,B 地位于赤道附近。( )(5)A、B 两地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 )20.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点的降水量在_毫米以上,B 点的降水量在_毫米以下,造成两点间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由此可知,赤道附近降水_,两极地区降水_。(2)C、D、E 三地相比,降水量多的是_,降水量少的是_(填字母)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由此可知,在温带地区沿海降水_,内陆降水_。(3)甲、乙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_,这说明回归线附近,大陆_岸降水多,大陆_岸降水少。
8、(4)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_(“丙”或“丁” ) 。21.读图与绘制。根据资料一中的数据信息,在乙图中仿照已经画出的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成另一条气温折线图和 B、C 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结论。参考答案1.A 2.D 3.B 4.D 5.C 6.B 7.C8.D 9.B 10.C 11.A 12.C 13.B14.D 15.D 16.BD 17.AD18.(1)低纬度 高纬度 大 多(2)平直 海洋(3) (4)地区为冰雪高原(5)C(6)B19.(1)(2)(3)(4)(5)20.(1)2 000 200 纬度因素 多 少(2)C E 海陆因素 多 少(3)甲 东 西(4)丁21.绘图略 递减 递减 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