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徐钧-自体心理学.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4574765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钧-自体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徐钧-自体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徐钧-自体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徐钧-自体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徐钧-自体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被重新定义的水仙花 基础于神入的自体心理学疗法,徐钧,精神分析发展树,科胡特(1913_1981):精神分析治愈本质演变的思考精神分析历史表明分析治愈的本质是随着对于来访者的精神结构的认识加深而演变的。 古典学派的治愈本质:从无意识到意识自我心理学派的治愈本质:自我对于本我领地的扩展客体关系学派和人际学派:好客体的内化包容和同理自体心理学:自体客体的神入与自体的接触,在恰好的挫折导致的结构下,获得自体的重建,希腊少年Narcissu为自己在水中反映的美丽容貌所迷惑,因此日夜守在池边,不饮不食不睡,终至于死。 众神怜悯Narcisssu,于是把他变成了水仙花。 弗洛伊德:对于自体(自我内在影像)

2、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弗洛伊德:同时由于自恋的人专注对象是自己,所以无法发展出移情,所以无法分析。,在对广义的自恋障碍的治疗成功经验中,科胡特发现了自恋的新内涵 科胡特对于自恋的再定义: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

3、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1971、1978),在生命最早期,自体客体起到情绪共鸣作用。这时候自体相当部分的情绪功能是内化自体客体的功能建立的。 自体客体:是被自体经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体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客体 。 当生命发展阶段中,自体客体没有足够的神入自体所需要时候,自体就会产生暴怒、郁闷等。而长期如此创伤,自体的发展就受到障碍。而对自恋的需求就会病态的反复表现在该个体的行为中。,自恋的自体之发展,自体和自体客体关系及与客体关系理论单元的区别,心理障碍:自体心理学对症状的分类,精神病:核心自体没有成形,中心空虚但却有完整周边防御结构,包括精神病和严重的边缘人格障碍等 自体缺

4、陷障碍:核心自体发展,但有缺陷的人格或行为障碍,例如自恋人格障碍等 结构冲突官能障碍:俄底浦斯神经症等等 科胡特认为俄底浦斯障碍是次生问题,其原因实际是父母的不神入孩子自体的后果,科胡特对于理论的新思考: 自体三极与三类移情关系,自体有哪三极?如何呈现移情? 人类共有的自尊抱负、理想、才智和技能的分享 自尊抱负=夸大自体与自体客体的镜映移情关系 理想=理想化自体与自体客体的理想化移情关系 才智和技能的分享=另我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密友移情关系,夸大自体与自体客体的镜映移情关系及案例,镜映移情关系:是指病人对得到治疗师的肯定的需要或欲望.案例片断: 边缘型人格障碍,沙盘工作案例:夸大自体与自体客体的

5、镜映移情关系,偏执型人格、儿童二个案例片断: 理想化自体与自体客体的理想化移情关系,理想化移情关系:病人渴望得到(治疗师)力量、受到保护,觉得需要与值得尊敬而有力的形象结合。可以从治疗师得到鼓舞和力量。 案例片断: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儿童赞美的案例,另我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密友移情关系,密友移情:在治疗关系中,病人需要与治疗师产生相同感或亲和感的连结反应。密友移情关系回应一个人类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默许,可以拥有别人的人道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 案例片断: 偏执型人格障碍,神入:自体心理学的研究和治疗基础,弗洛伊德:籍着模仿,经由认同,而通往神入的途径;那也就是我们要能够在面对另一个精神生

6、活时,以接受任何可能性的态度的方法去了解这些机制。(1921年)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参考: 客位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和对象呈对立来观察 主位的研究方法:研究者进入对象位置来感受,治疗的两个操作单元和进程阶段,治疗的两个操作单元: 一次又一次,基础于神入的了解和诠释说明,在重复中带来治愈治疗的进程: 病人自体缺失的需求记忆被激活,他并非有清晰意向性的,而是无意识地开始以一种过往需求与作为自体客体的治疗师做连接。 治疗师成了病人自体的自体客体,此时治疗师就开始包容、消化,以神入的方式去理解和反馈病人。 经由恰好的挫折,病人逐渐去幻像化而发展其自体,通过转变的内化作用而到达健康自体的重建。,恰好的挫折:没

7、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科胡特在1964年提出“恰好的挫折”对于心理发展和治疗的贡献: “中和的心理结构是心灵不可二分的部分,它的形成来自无数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的内化。 恰到好处挫折 经验的复制(认同)经由内射的机制而建立小孩的驱力被父母的禁止阻挡。如果这些禁止是非创伤性的,那么经由无数良性的回忆,孩子将摄入父母这种克制驱力的态度。结果,若孩子内射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那他婴儿期驱力就可被一种平静、安抚及关爱的态度驾驭,而不是被一种父母的反攻击态度凌驾,小孩之后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自己的驱力要求。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

8、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自体的重建,自体基础于恰好挫折的结构,由自体客体对之神入的回应,通过转变的内化作用吸收了自体客体良好功能,自体是能够神入和接纳自己的.然后也具有理解他人的良好能力. 同时也可以形成自体的高内聚密度,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快乐.并有能力忍受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快乐.,自体心理学与一些客体关系理论等的区别,如果说古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是三个人的俄底浦斯问题,那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就是两个人的客体关系单元,而自体心理学则是针对一个人的自体. 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1984)澄清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区别 “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自体客体”关系是一辈子心理生活的要素质自

9、体心理学也认为在心理学层面上,人不可能从依赖(共生)发展到独立(自主).在我们的观点中,正常的心理生活发展的特征是自体与自体客体间关系本质的概念,而不是自体抛弃自体客体的过程.更特别的是,我们不能用爱之客体(love object)取代自体客体或从自恋过渡到客体爱等等这些观点来理解此一进展过程(年) 如果和客体关系理论相比,自体心理学强调的点接近客体关系温尼科特理论所说的绝对依赖或者说你我未分自恋的点但自体心理学将此表述为自体终生的核心功能之基础,而非仅仅是早期一个阶段 科胡特曾坦言他的理论基础更多来自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科胡特在著作中想说明,当代精神分析,包括哈特曼学派、克莱因学派、温

10、尼科特学派,他们都呈现更加具有包容同理的治疗特点,这些特点为自体心理学所提炼为有意识的。,自体心理学与一些客体关系理论等的区别,文化的自体客体,和客体关系理论可能不同的处理 非道德主义和成熟主义的自体心理学治疗土耳其人的一杯水: 客体关系理论的面质方式 自体心理学的方式:联结密友移情或者理想化移情的非面质方式,科胡特在其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有建设性的提示,自体心理学可能和古典精神分析或者克莱因学派在当代实践中并不是差异的,而是总结了比较有效的疗效因子。 这些疗效因子并不是自体心理学独有的,而是有效的精神分析治疗中都具备的,但差异可能仅仅在无意识和有意识。 投射认同如果作为一种临床过程的客观现

11、象,不单是克莱因学派的专家才会遇见,而自体心理学家也会遇见。但在临床治疗中,科胡特分析,不同理论中真正起作用的可能不全部是那些诠释的内容,而是诠释内容时候的气氛和治疗师的方式。任何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因子的存在可能比学派理论更加普遍。,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等的区别,在实际治疗中,理论只能是参考的框架,不能按照理论去想病人。但不管这个治疗师怎么不思考理论,在实践中治疗师还是受到某种价值理解框架的限制,对于熟悉理论的治疗师理论还是会在他们的前意识层面运作。例如来访者对于治疗师等对象的暴怒或诱惑,应该理解成来访者自体的缺陷一种自恋需求的次生状态,而非原生状态。是自体与自体客体相遇时候发生的某种转移关系。治疗师需要在恰好的挫折的互动中,作为自体客体去神入来访者的自体。从而是来访者的自体获得更良好的自体客体功能或者说自我协同功能。 科胡特认为自体心理学这样的理解,能够使治疗师更宽阔的理解整个治疗进程和来访者。而可能会比克莱因学派更少一些不适当的对质性,同时更加在设置上有适度弹性而少冷漠。特别是没有古典学派和克莱因学派的成熟道德主义设置的预设。所以一个具有人性的、宽阔的理论学习对于治疗进程和理解来访者是有巨大帮助的。,以理想为前导,以抱负为动力,以才智和技能去投入生活, 从中获得成就,体验到意义,原是每个健康人的正常追求。,自恋现在合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