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冯燮刚 李子奈摘要:正统经济学的微观理论范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偏好的外延无关性和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对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研究成果的综合表明,偏好关系在决策者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高度随机的互动过程中被塑造,并动态演进,并不存在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 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思维会计原理作为多元的结构化过程,取消了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遭到了行为经济学的系统解构。行为经济学由此放弃了正统经济学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建构了以有限理性为内核的描述性模型理性和非理性构成的双系统模型。作为对两千多年前柏拉图马车模型的回归,双系统模型彰显
2、了经济学在单极化本质主义思想传统下无法回避的深层次矛盾,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由此形成。关键词:关系论转向 描述性 规范性 完全理性 有限理性正文: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行为经济学家沿着心理现实化方向对正统经济学 1进行了系统反动。在早期,行为经济学主要局限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在技术层面做修修补补的工作,比如把决策权重与概率的线性关系调整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把价值载体从 财富状态量调整为变化量,或者在确定决策权重时1 本文中的正统经济学特指以下研究源流:19 世纪初,亚当.斯密引入了利己心驱动的经济个体,完成了经济学体系的创建。经由约翰.斯图亚特.姆勒古典经济学的综合,经济人假设被确认为经
3、济学大厦的基石。在边际主义的推动下,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将经济人行动的利己准则扩展为更富有包容性的主观效用最大化准则,基本完成了经济学范式的塑造。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基本还在新古典范式之下。考虑更多的其他因素(比如模糊性)等(冯燮刚,李子奈,2005)。随着心理 现实化的继续拓展,行为经济学逐渐触及正统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行为经济学旨在实现正统经济学心理基础现实化的努力,逐渐演变为对正统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系统解构。正统经济学逻辑的起点和前提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的合法性受到了致命的质疑。行为经济学由此放弃了经济学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开始综合形
4、成以有限理性为内核的双系统模型。行为经济学在描述性转向过程中建构的双系统模型,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马车模型完全同构。这彰显了经济学在单极化本质主义思想传统下必须面临的重重困境,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由此形成。一、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解构在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对选择行为的分析中,决策者基于给定的心理法则(偏好关系公理假设)进行判断和选择,在资源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正统经济学从偏好关系公理假设出发演绎决策者选择行为的理论范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1偏好或主观效用的内涵不变性假设。决策者有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在行为过程中, 这些偏好关系只是被显现出来,但内涵不会发生变化。2偏好或主
5、观效用的外延无关性假设(Arrow, 1982; Tversky, Sattath, and Slovic, 1988; Slovic, 1991)。当决策者追求主观效用的最大化时,他是在基于预先给定的选择集和选择集上的偏好关系进行理性计算。这意味着,决策者在面临具体的选择时,偏好关系与选择的描述方式无关,也与选择的引出方式无关。3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设。决策者把给定的资源配置到各种商品组合的过程中,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资源是完全可以替代的。无差异曲线给出了资源完全可替代性的形象说明。在行为经济学推进的心理现实化过程中,价值载体从状态量转为变化量,正统经济分析中隐含的绝对价值判断被相对价值判
6、断所替代,而这一隐含的技术假设既适用于决定性世界的效用理论,也适用于非决定性世界的预期效用理论(冯燮刚、李子奈, 2005)。这个基本原则的转变,使得行为经济学对正统经济学的反动迅速从非决定性世界扩展到了决定性世界,从技术层面扩展到了基础层面。正 统经济学选择理论隐含的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假设、外延无关性假设与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设与现实的严重背离逐渐凸现出来。(一)相对价值判断的扩展结构化效应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正统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存在一系列与心理现实背离的假设,包括:偏好关系的基准无关性,即财富 总量的微幅波动对偏好关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偏好关系不受选择问题表述方式变化的影
7、响(描述不变性假设)。 预期效用理论对风险选择行为的描述功能的缺陷被系统揭示后,在与人类感知系统的类比中,行为经济学完成了相对价值判断的系统建构(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冯燮刚、李子奈,2005)。对相对 价值判断更加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构成了结构化效应(Kahneman and Tversky, 1984)的实质性内容。下面以亚洲疾病案例(Kahneman ,2003)来引出结构化效应。设想美国准备应付将要爆发的一场不同寻常的亚洲疾病,预计将杀死 600 人。决策者面临 A、B 两个应付该疾病的方案。1积极框架下的方案表述及相关实验结果:如果方案 A 被采取, 2
8、00 人将获救;如果方案 B 被采取,有 1/3 的可能 600 人都获救,2/3 的可能没有人获救。你将选择哪种方案?实验表明,绝大多数被试会选择方案 A,表现出风险厌恶。2消极框架下方案表述及相关实验结果(在两种表述中被试不同):如果方案 A被采取,400 人将死去;如果方案 B 被采取, 1/3 的可能没有人会死,2/3 的可能 600 人会死。实验表明,大多数被试选择方案 B,表现出风险追逐。在亚洲疾病案例中,仅仅由于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陈述方式,却引起了偏好逆转。行 为经济学关于结构化效应的大量研究表明,偏好关系高度依赖于选择问题的呈现方式。事实上, 选择问题被呈现于决策者的方式,将影
9、响决策者对选择赖以评价的参照系的选择。在亚洲疾病案例中,两种陈述给出了不同的参照系:在救人的表述中,隐含地假设了以现有人口减去 600 以后的人口总数作为基准,将两个方案的结果转化为收益;而在死人的表述中,隐含地假设了以现有人口总数为基准,将两个方案的结果转化为损失。结构化效应揭示了一个对正统经济分析的基础构成重大挑战的事实,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将为选择者提供不同的参照系,从而将选择问题映射为不同的问题,既可以将收益结构化为损失,也可以把 损失结 构化为收益。 选择行为与选择问题的形式、背景高度相关,离开决策者所处的背景,离开选择问题呈现的具体形式,是无法讨论偏好关系和选择评价的。由于选择问题的
10、不同陈述隐含地假设了不同的参照系,决策者在分析选择问题时, 应该首先解决参照系的选择和转换问题。就正如在地球上称重量与在月亮上称重量或者在水中与真空中称重量,在对两个重量进行比较时,必须首先进行引力参数或浮力参数的调整。忽略隐含的参照系假设问题,势必导致正统经济分析与行为现实发生系统偏差。(二)偏好关系的程序依赖偏好的引出效应我们先看行为经济学家的赌局选择实验。对 P 赌局(8/9, 4$)2和$赌局(1/9,$40),按照比较选择和匹配定价两种方式进行比较。采用比较选择 3时,71%的被试选择了 P 赌局;而在要求被试作为赌局的提供者 对两个赌局进行匹配定价时,67%的被 试对 $赌局的定价
11、高于 P 赌局(Tversky and Thaler, 1990)。上述案例中的偏好逆转可能被归于三种假设失效:标准经济分析的偏好传递性假设,或者标准经济分析对程序不变性的隐含假设,或者回报安排独立性假设。Tversky, Slovic, and Kahneman(1990)的实验研究表明,程序不 变性假 设失效是导致偏好逆转的主要原因。这样, 选择问题的引出过程对偏好顺序产生了 实质性的影响。人 们在比较选择(好比用天平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的选择,却在匹配定价(好比用弹簧秤分别称重)时被赋予更低的价值。为什么人们在匹配定价时会高估低概率、高回报的$赌局,而在进行比较选择时却高估高概率、低回
12、报的 P 赌局呢?Slovic, Graffin, and Tversky(1995)基于刺激- 反 应相容性 4概念的扩展提供了解释,即度量相容性假设:外部刺激与人们反应模式的相容性与其影响人们判断选择的效力紧密相关。人们特定的反应模式提供了结构化外部刺激的框架,相容性好的刺激被突出,反之则被弱化。在 赌局选择实验中,当被试进行赌局匹配定价时,由于需要确定赌局的现金价值,按照相容性原理,赌局的回报维度被突出,而概率 维度被弱化,因此低概率、高回报的$赌局被高估。而在进行赌局比较选择时,由于主要关注获得的可能性,概率2 赌局(p,x$)表示,以 p 的概率获得 x$,以(1-p)的概率获得 0
13、。3 即让被试在两个赌局之间进行选择。而匹配定价,则让被试作为买者,对两个赌局分别给出愿意支付的价格。4 比如一个具有四个燃烧器的炉子,若四个燃烧器按照方阵排列,那么按照方阵对应排列控制按钮要比按照直线排列控制按钮要便于控制(Tversky and Thaler, 1990) 。维度被强化,因此高概率、低回报的 P 赌局被高估。这样,选择问题的启发程序对选择评价和偏好关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使得决策者“有 预先得到完备 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 ”的传统假设受到了严重质疑, 这产生了值得深思的结果:偏好的程序依赖性表明,并没有事先确定的偏好关系,偏好关系是在问题展开过程中被塑造的。(三)
14、动态演进的偏好占有效应行为经济学对结构化效应和引出效应的系统分析,取消了正统经济分析中关于偏好关系外延无关性的假定。偏好关系对于选择问题被呈现的背景框架和呈现过程的依赖,揭示了偏好关系在特定背景下、特定 过程中被塑造的事实。 这取消了正统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有一个预先界定好的选择集和基于选择集上的偏好关系。行为经济学对占有效应的研究, 则从另一个角度取消了偏好关系事先得到完备界定的可能性。在正统经济学理论中,对给定的商品,决策者的 买价和卖价应是同一的。但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在买价和卖价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Thaler(1980) 给出了著名的例子:一个消费者以$5 单价购买了一箱葡萄酒,几年后,
15、葡萄酒商愿意以$100 单价回购但被其拒绝了,尽管他现在决不会以高于$35 的单价购入新的葡萄酒。Thaler 利用局部选择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购入新的葡萄酒的价格在经济学上被解释为葡萄酒的机会成本,而出让自己收藏的葡萄酒的价格却不是机会成本,而是让渡成本。前者对应葡萄酒的获得,后者对应葡萄酒的损失。根据局部选择理论,消 费者将是 损失厌恶的。因此,由于消费者购进葡萄酒后,改变了消费者资源配置的初始状态,将葡萄酒的增加或减少转化为收益或损失的基准发生了变化。与获得的机会成本相比,放弃的让渡成本必然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即放弃带来的痛苦要大
16、于获得带来的快乐,此即占有效应。换句话说,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估值要高于他们不拥有的东西,占有效应将改变人们的喜好。由于让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不同,占有效应取消了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无差异曲线的可逆性,这同时意味着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相交(Kahneman, Knetsch, Thaler, 1991)。Tversky and Kahneman(1991)的研究揭示了由于占有效应的影响形成的基准依赖的偏好结构,并对科斯定理提出了质疑:即使交易成本为零,由于占有效应,相 对其它没有获得的物品,人们将提高对已经获得的物品的估值。这样,资源的最初配置状态将引起经济主体内在喜好的变化,引起无差异曲线的系统
17、移动,并对资源最终配置产生实质性影响。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选择问题呈现的特定背景(结构化效应)和特定过程(引出效应)的不同会引起决策者的偏好关系发生逆转,这就好像具有特定面貌的人在不同的哈哈镜中看到了不同的影像。决策者经过学习、训练后,可以让选择问题背景隐含的参照系、让不同的引出过程透明化,确认哈哈镜之间的转化关系,外部环境对决策者偏好关系的影响可以因此被削弱直至消除。但是占有效应的影响却是实质性的,它通过改变决策者的资源边界条件,改变了决策者用以感知收益和损失、痛苦和欢乐的参照系,从而 实质 性地改变了决策者的偏好关系。占有效应不像外在的哈哈镜,而更像生物体的生长过程。 对特定商品的选择
18、和放弃,就好像生物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活动一样,对消费者的内在的偏好关系结构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这样, 预先界定的偏好关系被 显现的内涵不变性假设遭到了行为现实的根本消解。这样,在决策者与其所在的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随机性的选择背景和引出过程使决策者暴露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选择环境中。在随机性的结构化效应和引出效应的作用之下,决策者的现实行为是高度随机的。但随机性的选择行为却会产生实际的选择结果,而实际选择结果将进一步因占有效应 5对决策者的喜好产生实质性影响。这样,偏好关系不仅是动态演进的,而且完全是一个随机过程。我们既没有预先给定的偏好关系,也无法对动态演进的偏好关系进行预测,人类喜好或偏好并不是
19、人们主动选择或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在与环境之间的高度随机的获得、占有、放弃实践中被塑造。占有效 应、结构化效应和引出效应的结合,完全取消了正统经济学的内涵不变性和外延无关性假设。(四)经济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思维会计在正统经济分析中,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资源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这意味着,就决策者千差万别的选择评价或行为描述而言,尽管每一个决策者的主观感受不同,但却可以由中性的经济资源去客观度量,完全可替代的经济资源提供了一个客观度量主观感受的经验框架。在这个经验框架下,我们只需要关注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但行为经济学家揭示的思维会计原理,则进一步对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提出了无可辩驳的质疑。下述驱车购物
20、案例(Kahneman and Tversky, 1984)是对思维会计原理的生动说明。1你打算在附近某个商店购买一件价值 125$的衬衣和价值 15$的计算器。你被计算器销售员告知,在车程 20 分钟以外的分店,计算器价格为 10$。你是 选择在附近商店买,还是驱车去分店买?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选择去分店购买。5 Loewenstein and Adler(1995)进一步对人们是否能够预知占有效应对他们自己喜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们在预知自己的喜好变化上存在系统偏差。2你打算在附近某个商店购买一件价值 15$的衬衣和价值 125$的计算器。你被计算器销售员告知,在车程 20 分钟
21、以外的分店,计算期价格为 120$。你是 选择在附近商店买,还是驱车去分店买?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选择就地购买。根据 Thaler(1999), 思维会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了跟踪资金流向,控制支出,而像财务或管理会计那样,在思维中将个人的财务活动进行记录、总结、分析和报告的会计活动。思维会计 系统为决策者感知事件结果,进行事前或事后的成本-收益分析提供了基础性的分析框架。像真实的会计系统一样,思维会计会将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分类, 归入不同的思维账户。在驱车购物案例中, 购买计算器和衬衣的支出以及驱车前往成本被分别记入了不同的思维会计帐户。在第一种情形中,在计算器的思维 会计帐户中,就近 购买
22、计 算器价格要高出 33%,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交易 6;而在第二种情形中,就近购买计算器价格仅仅高出 4%,是可以接受的。把交易行为归 入思维账户的过程, 实际 上是确定该交易行为赖以进行评价的参照系的过程。这 决定了决策者如何把交易行为结构化为损失或收益,而对实际的选择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在正统经济学范式中,预算内各种帐户的钱是完全可替代的,时间也是可以完全替代的。思维会计实验 表明, 这两种替代性都是站不住脚的。在 驱车购物案例中,人们可以为了一件小商品驱车 20 分钟以节约 5$,但却不愿意为了大宗商品驱车 20 分钟节约以 5$。Shefrin and Thaler(1988) 在关于支
23、出的研究中, 验证了思维会计处理引起的对货币财富替代性假设的背离。在他的研究中,财富账户6 Thaler(1999)引入了交易效用( transaction utility,被定义为实际支付价格与参考价格(通常价格)的差距)概念,来解释人们对交易公平性的偏好。对同一物品(比如价值 1$的啤酒) ,人们可以接受在高级酒店中的高价(4$) ,但不会接受在杂货店中超过 2$的高价。被分为现金资产、流动资产、家庭 权益(比如抵押贷款)、未来收入(退休 储蓄等)等四种账户。他们发现,现金资产财富账户中一美元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 1,而未来收入财富账户则接近于 0。这与 Friedman(1957)的生命周
24、期模型中把未来收入与目前财富视作完全可替代完全不同。思维会计实际上是多元的结构化过程,它反映了决策者在进行选择评价时的重要特点:决策者进行选择评价的参照系是多维参照系,同一个选择问题的不同方面被归入了参照系的不同维度,在参照性的不同维度上被结构化为收益和损失。由于不同维度上参照基准不同,结构化的结果不同,不同思维会计帐户中的经济资源失去了可替代性。多元结构化效应对正统经济学分析是破坏性的,一向被视为中性的、可以相互替代的货币或时间等经济资源的可替代性被取消了。总的来看,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在偏好关系公设体系下依靠逻辑分析发展起来的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属于理想化的规范理论,不是对决策者的真实行为
25、的描述。在致力于对正统经济 学理论的心理基础进行现实化的过程中,行为经济学系统地解构了正统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为我们揭示了偏好关系的动态演进图像偏好关系在决策者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高度随机的互动过程中被塑造,取消了偏好关系预先得到完备界定并在行为过程中保持一致的可能性。行为经济学由此跳出了正统经济学设定的基本框架,放弃了正统经济学先入为主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以理解、解 释高度随机的 选择行为。二、行为经济学的描述性选择理论框架随着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的基础遭到系统解构,偏好在特定的背景中形成,在特定行为过程中被塑造,并 动态、随机演 进的观点逐 渐成为行为经济学家的主流看法。在行为经济学家
26、看来,旧的框架已经被打破,他们面临的任务,已经不再是揭示正统经济学与行为现实的系统偏差,而是如何重构选择理论的新的心理基础,综合形成新的分析框架。在最近几年里,为完成对丰富多变的心理现实的综合,行为经济学家在不同角度建立了多种由理性和非理性构成的双系统模型,给出了两个心灵的心理图案(Kahneman and Frederick, 2002; Kahneman, 2003; Loewenstein and Lerner, 2003; Loewenstein and Odonoghue, 2004;Camerer, Ho, and Chong, 2004)。下面我 们以Kahneman 等人建构的
27、直觉系统、推理系统构成的双系统模型为例,来分析行为经济学家正在建构的描述性选择理论框架。(一)直觉和推理双系统模型的基本结构Kahneman 等人建构的双系统思维模型由直觉系统和推理系统组成。直觉系统具有以下与感知系统类似的属性:迅速、自动、 联 想、无需 费力、不易被控制或调整。推理系统具有以下属性:缓慢、 连续、费力、被 审慎控制、相对灵活、有潜规则须遵循。当然直觉系统并不像感知系统那样,局限于处理各种当前的刺激,直觉判断可以处理知觉、概念,并可以被语言唤醒。而推理系统不仅通过审慎的推理形成判断,还具有监督思 维过程和外显行为的功能(Gilbert, 2002,quoted from Ka
28、hneman, 2003; Stanovich and West, 2002),特 别是监督直觉系统的运作。但推理系统的监督非常松散,许 多直觉判断得以自由表达,而许多错误也由此而生(Kahneman and Frederick, 2002)。感知系 统和直觉 系统产生印象,这是所有判断的本源。直觉系统和推理系 统则在经验过程中形成的有效判断积累知识和印象基础上形成判断。(二)可达性启发与判断偏差与推理系统经过慎密的推理形成判断不同,直觉系统依靠启发过程形成判断。可达性 7是直觉判断分析的核心概念。可达性 评 价是决策者自然进行的评估过程,是 对感知和记忆中认 知流利性的自然评估(Kahnem
29、an, 2003)。比如就高度或体积判断而言,叠加在一起的方块比一堆散放的方块的思维可达性要强得多。可达性是一个连续区间,在一端具有感知系统和直觉系统的特点:快速、自动、毫不费力;而在另一端具有推理系统的特点:缓慢,连续处理、费力。由于可达性具有感知的显著性、注意的自 发性和随意性、反 应触发 的临时性与联想激活等含义(Kahneman, 2003),决策者的直觉判断不仅要受到与物理背景相关的物理显著性的影响,也会受到历史背景相关的选择性注意影响,还要面对反应触发和联想激活的随机扰动的影响。因此,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外在的刺激与决策者的行 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内在的不可预见性。当选择问题目标属
30、性(比如正统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理论中效用就是选择问题的目标属性)可达性较弱时,决策者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呢?Kahneman and Frederick(2002)建构了属性替代的启 发式判断模型:决策者将判断对象之可达性较弱的目标属性替换为与之相关的、思维可达性较强的启发属性,并通过对启发属性的评价来间接形成关于目标属性的判断。简言之,启发式判断就是按照易于想象的原则,对待决事件具体化,以进行判断与选择 。实验表明,属性替代的实质是:属性替代使得判断对象发生了变化,反应者答非所问,对他们没有被问及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答(Kahneman, 2003)。比如,当被问及两支足球队谁7 指特定思想
31、内容进入思维的容易程度(Higgins, 1996, queted from Kahneman, 2003;Tversky and Kahneman, 1974)。更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时,我们马上将可能性(目标属性)替换成足球队的实力(启发属性)的比较(比如各个球员的技能、身体素质,球队的战绩等),我 们最后回答的并不是哪支球队赢的可能性大,而是哪支球队的实力最强。决策者判断中的很多偏差,比如代表性、小样本、锚定效应产生的偏差等,都可以用判断启 发过程中的属性替代来解释。在 Kahneman 建立的综合模型中,推理系统作为思维的监督者,参与了所有的随意行为。这隐含着直觉 判断错误将可能来自于两
32、个系统的失败:直觉系统产生错误的直觉,且推理系统 没能检测并予以修正(Kahneman and Tversky, 1982a;quoted from Kahneman, 2003)。尽管判断启发会产生偏差,在推理系统的审慎参与下,人们可以通过 在偏差中学习,使在特定环境下直觉判断所违背的规则足够早地进入思维,从而 驾驭直觉判断, 纠正判断偏差。比如根据模糊性来判断距离,在大雾天会出现偏差。对司机进行训练,让 他们掌握大雾天产生距离判断偏差的知识,可以削弱判断偏差的影响。但是由于直 觉印象通常首先形成, 这将形成后续判断的起点和基础所谓的“锚碇” 8,从 锚碇开始的修正很难是充分的。因此,直觉判
33、断的偏差并不会完全消除。(三)双系统选择理论:反射机制和适应机制我们看到,在 Kahneman(2003)提供的选择理论框架中,可达性和直觉与感知之间的类比发挥着核心作用。局部选择理论(Kahneman and Tverksy, 1979)的核心思想就是变化与差距比绝对水平的刺激的可达性要强得多。在结构化效应8 我们用 Ariely, Loewenstein,and Prelec(2003)的实验来说明锚碇和锚定效应。对被试提出是否愿意接受以他们的社会安全号后两位作为购买价格的问题后(无论回答是否) ,在对无线键盘的定价中,社会安全号后处于 00-20 的被试的平均定价为 $16.09,而处于
34、 80-99 的被试的平均定价为 $55.64。实验表明,由于被试对无线键盘的价格信息了解不充分,在与无线键盘定价不直接相关的陈述中,被试会形成赖以进行判断或选择的基准就像抛锚之锚碇,从而影响了价值判断。中,虽然专业训练可以减少结构化效应中问题的不同描述或展现方式所带来的选择不一致,但是理性选择模型永远必须面对一个具有有限智力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将不得不面对缺乏客观陈述的现实。由于直觉和感觉将根据可达性启发原则形成高度可达的印象,为直觉系统和推理系统形成判断提供基础和起点。因此,直觉决策将被特定情形下的可达性启发所塑造,可达性较强的特征将影响决策,而可达性较弱的特征将基本被忽略。由启发式判断提供
35、的可达性较强的判断或选择,将变成潜在的锚碇,成为后续选择和判断的基础和起点。即使推理系统深思熟虑地予以规范与驾驭,在锚定效应 9的作用下,推理系统也只能对 直觉判断进行逐步的调整。这样,可达性启 发与锚定效应将在判断和选择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判断和 选择行为中,从很大程度上讲,直 觉系统提供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机制,而推理系统则提供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机制。在决策者和外部 环境的随机互动过程中,直觉系统和推理系统构成的选择系统,决定了决策者高度随机的判断和偏好。(四)描述性转向: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怀着对自然科学理想的追求,正统经济学一直按照理性原则建构经济学体系。但是逻辑上完备、一致的理性原
36、则无法面对不遵循 逻辑原则、高度可 变的情绪性、本能似的非理性因素,情感等非理性因素长期被正统经济学拒之门外。因此,正统经济学建构了完全理性的自我作为其选择理论的心理基础,完全理性成为选择行为的根本依据。在双系统模型中,我们看到的两个心灵的心理图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柏9 见注 9。拉图(理想国)建构的由理性灵魂、精神灵魂、欲望灵魂组成的马车模型,弗洛伊德建构的由意识和潜意识或者自我、本我和超我组成的心灵模型,与行为经济学家正在建构的二系统模型都是同构的。在这些模型中,我们看到,人 类行为既有人类深思熟虑的理性因素,也有人类情绪性、本能似的冲动因素,更有完全由物理背景、人文背景和历史背景激发的
37、因素。正是由于完全理性的自我仅仅考虑了深思熟虑的理性因素,而没有考虑人类情绪性、本能似的冲动因素和由物理背景、人文背景与历史背景激发的因素,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与行为现实产生了严重背离。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心理基础的非现实性,成为行为经济 学对正统经济学的选择理论进行了系统反动的直接诱因。在早期,行为经济学心理现实化的努力,主要局限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在技术层面做修修补补 的工作,比如把决策 权重与概率的线性关系调整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把价 值载体从财富状态量调整为变化量,或者在确定决策权重时考虑更多的其他因素(比如模糊性)等(冯燮刚,李子奈,2005)。但正 统经济学选择理论的技术改良
38、,并没有取得比预期效用理论更加好的解释力(Harless and Camerer, 1994)。随着心理现实化的继续深入,行为经济学家更深地触及到内涵不变性、外延无关性、经济资源完全可替代性等正 统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由此对正统经济学的完全理性进行了系统解构,放弃了先入为主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建构了由理性和非理性系统组成的有限理性。但是,完全理性也好,有限理性也罢,一个判断、选择着的自我,仍然是经济学为丰富多变的行为现实确定的终极依据。这使得经济学陷入了单极化本质主义(李子奈,冯燮刚,2005;冯燮刚,2004a, 2004b, 2004c)的结构化陷阱。我们将看到,在单极化本质主义思
39、想传统下的经济学,不 仅要面临无法确定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知识依据和知识体系的完备性问题(李子奈,冯燮刚,2005),也将不得不面对诸多深层次矛盾。正是这些深层次矛盾,孕育了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三、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在系统解构以完全理性为内核的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基础后,行为经济学建构了以有限理性为内核的描述性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经济学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丰富多变的行为现实。我们看到,人 类行为 既有深思熟虑的理性因素,也有情绪性、本能似的冲动 因素,更有完全由物理背景、人文背景和 历史背景激发的因素。从本质上看,经济学面临的问题仍然是西方 传统哲学一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如何在复杂、混沌的行为图
40、像中找到秩序,以解释人类行为。在行 为经济学的描述性模型中,在引入理解着、解释着的有限理性自我以后,人 类情绪性、本能似的冲动因素和物理背景、人文背景与历史背景激发的因素被归于人类理性无法控制的直觉、潜意识 或其他类似的神秘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把我 们所知甚少甚至无知的领域或者无法控制的领域归于某种神秘实体的做法,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基督教正是循着这样的道路,在我 们 的生活和思想中引入了上帝。彼岸的上帝无法为尘世带来真正的秩序,直觉等神秘过程也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秩序和知识。但是,当代行为经济学对柏拉图马车 模型的回归,并不是无 谓的重复。在丰富的行为现实 中, 经济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凸现
41、出来,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结构化陷阱行为经济学揭示了结构化效应选择问题的特定呈现方式塑造了决策者赖以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参照系。决策者在进行判断和选择时,容易陷入哲学家罗素揭示的存在性假设陷阱,当人们否定“当今法国国王是 秃子”而指出“当今法国国王长了头发” 时,他们被引诱承认了“当今法国国王” 的存在。事实上,行为经济学本身一直处于正统经济学相关问题呈现方式隐含的结构化陷阱之中。虽然行为经济 学家不断地意识到这样的陷阱,并以罕见的机智和勇气走出了一个个陷阱。当行为经济学家对预期效用理论的线性决策权重函数和状态量价值载体提出质疑并进行心理现实化时,他们所质疑的不过是近三百年
42、前 Bernoulli(1954/1738)建构的分析范式,但同 时 接受了这两个问题隐含的正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存在预先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而陷入了正统经济学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随着心理现实化的深入,他们更深地触及到内涵不变性、外延无关性、 经济资源完全可替代性等正统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对正统经济学的心理基础进行了系统解构,跳出了正统经济 学的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放弃了规范性理想, 转向了描述性。但行为经济学家据以描述行为现实的结构化框架并不是一个不受结构化效应污染的中立框架。相反,它是第一个受到 结构化效应污染的框架。事实上,在解构正统经济学完全理性的过程中,他 们接受了正统经济
43、学更深层次的背景框架存在一个判断和选择着的、作为行为终极依据的自我。行为经济学家打破了一张完全理性的结构化心理图画,却勾画了另一张有限理性的结构化心理图画。 这样,经济学并没有摆脱结构化效应造成的困难,反而将 经济学引向了更深层次的困境单极化本质主义范式,陷入了传统的认识论框架(李子奈,冯燮刚,2005;冯燮刚,2004a, 2004b, 2004c )。在以选择主体为中心的单极化本质主义范式之下,正统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都把决策者所在的世界对象化,研究决策者在面对各种选择决定性或非决定性,确定性或非确定性时的有限理性或完全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过程。决策者成为这个对象化世界的中心,决策者所在的纷
44、纭复杂的世界和其与纷纭复杂的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被简化为与决策者相对而立的决策世界,决策者持续的行为过程被分解为各个断点上的推理或直觉过程。这是根深蒂固的选择行为研究传统。正像我们在 Kahneman 的双系统模型中所看到的,在人类行为中,既有人类深思熟虑的理性因素,也有人 类情绪性、本能似的冲动因素,更有完全由物理背景、人文背景和历史背景激 发的因素。后两因素直接被决策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所决定。由于理性推理的基础和前提往往来源于现实,决策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也间接地决定了深思熟虑的理性因素。决策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无法单一地归于决策者的心理本质,因此无法见容于以主体为中心的单极化本质主义范
45、式。只要我们还在单极化本质主义范式下,无 论 是规范性的正统经济学, 还是描述性的行为经济学,都无法依靠决策者本身的属性来为决策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行为提供一致的说明。要摆脱结构化陷阱,我们必须迈出更为关键的一步,放弃以选择主体为中心的单极化本质主义的分析框架,向现实世界和未知世界开放,在我们与身处的世界之间的关联互动过程中去建构、发展关系论的知识框架:人类行为的原因既不单一地来自于决策者,也不 单一地来自于决策者所处的环境,更与决策者和环境之外的第三者无关,而是由决策者和其身处的环境之间持续演进的互动过程所决定(李子奈、冯燮刚,2005;冯燮刚,2004c)。我们不是自己的行为的设计者,也不是
46、某个似真似假的逻各斯的奴仆。我们不是在自主选择或自主决策,也不是在机械反射或盲目跟从。我们是参与者,我 们与我们身处的环境之间的关联互动构成我们行为的全部。(二)心理现实化,现实心理化,现实化?从亚当.斯密依托利己的自我创建经济学体系开始,到新古典经济学基于经济人更加规范、更加复杂的心理结构完成系统建构,正统经济学完成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单极化本质主义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新古典经济学在扩展经济人心理基础的时候,心理学作为 一门学科才刚刚开始起步,不足以为经济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就像新古典经济学拒斥享乐主义的效用一样, 经济学对自然科学理想的追求使它将心理学拒之门外,尽管它本身就建立在心理结构
47、假设基础之上。在决定性世界当中,正统经济学范式的效用理论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弹性,没有给任何反驳留下口实(劳伦斯.博兰,1997;李子奈、冯燮刚, 2005)。但在非决定性世界里,Von Neuman and Morgenstern(1947)整合了 Bernoulli(1738/1954)的风险选择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形成的预期效用理论,引入了决策者进行主观价值判断的具体数学形式,在经济学中非常大胆地建立了具体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将财富总量作为价值载体,决策权重与概率成线性关系等),这直接导致大量的经济分析悖论,并 为反对者提供了确实无疑的靶子。行为经济学的反动则正是从预期效用理论过于简单
48、化的、具体的心理机制开始的。行为经济学家群体沿着心理现实化的方向, 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系统反动,并将这种反动扩展到了正统经济学的基础层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对照来看,正统经济学基于完备的心理偏好结构假设,建构了完全理性的决策理论,将完全理性的自我作 为所有行为的原因 10。行为经济学则主要围绕正统经济学给定的心理结构与现实的脱离做文章,沿着心理现实化的方向充实、完善、修正正统经济学的心理基础,力图拉进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试图把有限理性的心理自我作为所有行为的原因。因此,两者都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单极化本质主义范式。行为经济学对正 统经济学选择行为理论的心理现实化,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49、一下涌出了无穷无尽、丰富多 变的心理内涵,行为经济学家不仅没有找到属于规范性理想的选择理论的一致性,心理现实化的结果使得任何特定心理法则都要面对更多的非现实性。随着行为经济学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泛地被关注、容纳或接受,Rabin(2002)对心理现实化表示了 谨慎的担忧,他指出,心理现实化并没有使得经济学获得了比经典假设中的心理现实基础更加可靠的行为心理假设,行为经济学研究所揭示的心理现实基础是杂乱的。从更深层次上看,正像 Kahneman 等人综合形成的双系统模型所面临的问题一样,试图把一个决策者和环境之间互动的演进过程归于单极化的主体的静态属性,乃是心理现实化不可逾越的障碍。行为经济学所提供的丰富的研究成果表明,偏好关系本身是在决策者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被具体的关系形式、过程所塑造,它并不依托于某种神秘的心理过程。我 们在结构化效应 、引出效 应、占有效 应、思 维会计、可达性启发机制当中,并没有看到神秘的心理自我,看到的全部是经济 主体与所在的世界的互动关联的关系。在当代行为经济学家建构的双系统模型中,可达性启发判断成为描述性选10 在行为经济学对正统经济学进行反动的同时,正统经济学也在对自己进行修正、完善,主要集中在完全理性以外的假设条件的现实化上,包括引入市场势力以修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