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第 20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5 世纪 30 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 )A 鲜卑 B 匈奴 C 羌 D 氐2从前秦统治瓦解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地区的割据混战状态持续了多少年( )A46 年 B56 年 C86 年 D100 多年3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其中对我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 )A 羯 B 鲜卑 C 氐 D 匈奴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 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恢复北
2、方农业生产 B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是 ( )A 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 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D 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7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C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8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 ( )A“五胡”内迁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前秦统一北方 D 北魏建立9北朝共包括 ( )A 两个王朝 B 三个王朝 C 四个王朝 D 五个王朝10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
3、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 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 北方民族渐趋融合C 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D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11公元 500 年,一个在北魏都城做官的人说的应该是 ( )A 鲜卑语 B 蒙古语 C 汉语 D 氐族语12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其原因可以从经下孝文帝改革内容中哪一条找到 ( )A 迁都洛阳 B 学说汉话 C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D 尊崇孔子,以孝治国1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为洛阳的朝代有 (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东晋ABCD14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哪个少数民族的改革家 (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羯族 D 氐族15
4、中国古代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王安石变法 D 张居正改革16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 盘庚迁殷 B 周平王迁都到洛 C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D 明成祖迁都到北京17.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 )A 都曾定都洛阳 B 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C 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D 都因少数民族的入侵而结束18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 )A 长安 B 平城 C 洛阳
5、 D 建康二、组合列举题19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1)北魏建立的时间: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迁都洛阳的时间: 20写出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对措施的详细内容。(1)语言: (2)服饰: (3)姓氏: (4)联姻: (5)官制、律令: (6)礼法: 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21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 493 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
6、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请回答:(1)材料中的皇帝指的是谁?(2)你能说出他为什么要迁都吗?(3)迁都有何意义?(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22阅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学优中考网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拓跋 元 贺赖 贺丘穆陵 穆 独孤 刘步六孤 陆 贺楼 楼请回答:(1)表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时期?(2)图表反映了什么史实?(3)你怎么评价这一历史现象?23阅读下列材料“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请回答:(1)这是哪个政权哪个皇帝下的诏书?(2)他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4、阅读下列材
7、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请回答:(1)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2)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3)材料一中的“平城”指的是哪个城市?后迁都到哪里?(4)根据材料一说出迁都的原因有哪些?(5)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6)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和
8、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四、分析探究题25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权的杰出统治者。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评价他?(2)他在位时期都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请说出他改革的深刻原因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ABBDD 610:BBBDB1115:CDCAB 1618:CBC二、组合列举题19、(1)4 世纪后期(2)439 年(3)孝文帝时20、(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
9、由姓拓跋改为姓元。(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5)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三、材料解析题21、(1)孝文帝(2)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的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3)作用:有利于对中原的统治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4)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对。必须坚持不懈,不惜代价,克服重重阻力,才会成功。为了达到改革的目的,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阻力,达到改革目的。22、(1)北魏孝文帝(2)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3)促进了民族融合
10、。23、(1)北魏、孝文帝(2)答案略24、(1)北魏孝文帝(2)材料一的中心问题是迁都,材料二的中心问题是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3)山西大同,河南洛阳学优中考网 (4)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5)“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6)立场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立场二:使鲜卑族丧失了自己的独特的风俗。四、分析探究题 25、(1)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2)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3)深刻原因:受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目的:为了加强鲜卑贵族的统治。(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