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第 1 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1、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2、蒋介石言辞恳切地给毛泽东发三封邀请电报的用意是 ( )A.达到国共实行分治的目的 B.商谈国内和平问题C.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 筹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3、毛泽东参与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B.商谈和平建国的方针C.争取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建立联合政府,实现光明前途4、1945 年 8 月,陪同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是 ( )周恩来陈毅王若飞朱德AB
2、CD5、1945 年国共重庆谈判,经过 43 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6、下列内容不属于双十协定内容的是 ( )必须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立和富强的新中国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承认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ABCD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上党邯郸地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8、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时间是 ( )A1945 年 8 月 B1945 年 10 月 C1946 年 6 月 D1947 年春9、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 23 万人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
3、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大根据地10、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主要是为了 ( )A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B以空间换取歼灭敌人的时机C避免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交锋 D实现战略上的进攻部署11、1947 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人民解放军同敌人周旋采用的战术是 ( )蘑菇战术 游击战术 地雷战 地道战12、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野战部队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主要将领是 ( ) A邓小平 B陈毅 C彭德怀 D朱德13、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孟良崮战役开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开始 渡江战役开始14、中共中央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及时
4、作出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是在 ( )A粉碎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后B粉碎敌人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后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15、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 )A彭德怀、贺龙 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 D刘伯承、邓小平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学优中考网 16、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 )A民主、自由 B和平、民主 C团结、进步 D自由、和平17、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的重庆谈判是一场政治斗争。下面对这场斗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民党谈判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政治欺骗 B中国人民希望谈判成功C谈判促成了国内较
5、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D谈判取得了一定成果18、全面反映重庆会谈成果的历史事件是 ( )A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B结束内战,国共合作C国民党结束“训政” D国民党开始实行“宪政”19、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政策是 ( )A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建立民主政权 B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C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D敦促美国放弃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20、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战术与敌人周旋,其主要目的( )A演练新战术,为以后的战争积累经验 B避敌锋芒,挫敌锐气C保卫党中央,转战陕北 D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创新题21、2005 年 4 月 29 日,中国同国民党主席连战
6、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 60 年的握手。想一想,60 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曾在哪里举行会谈 ( )A延安 B南京 C北平 D重庆22、八年级二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敌强我弱,避实就虎是正确的选择 B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C发挥我军善于运动战的优势 D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23、陈毅同志在 1947 年作诗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静观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它描绘的是人民解放军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进行战略大反攻C粉碎国民党军队
7、的重点进攻 D进行战略大决战24、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毛泽东指的是 ( )A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5、见下图中的队伍,这支队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支队伍应该是( )A西北人民解放军 B晋冀鲁豫解放军 C东北解放军 D华北解放军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6、既参加南昌起义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 )学优中考网 A周恩来 B毛泽东 C王若飞 D彭德怀27、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
8、攻中,解放军歼敌 2 万多人,主要在以下哪些地区 (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A B C D28、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粉碎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重庆谈判A B C D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蒋介石的谋士陶西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材料二: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邀请,商讨团结救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
9、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有的各项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祖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陶西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更有文章好做”指的是什么?(3)毛泽东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4)双方谈判最终结果如何?(5)你认为这种谈判对双方有意义吗?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材料二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
10、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2)材料一 中领导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的指挥官是谁?他领导的是哪支军队? (3)材料二“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领导人是谁?这一战略部署的完成有何意义?(4)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在战略战术上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调整的原因是什么?探究
11、题31、阅读下列材料: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请回答:(1)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2)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学优中考网 (4)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聚焦中考典型题32、(2006 年淄博市)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 )九
12、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A B C D33、(2006 年山西省)下图的历史情景出现在 ( )A.重庆谈判期间 B.西安事变期间 C.北平谈判期间 D.步伐战争期间34、(2006 年长沙市)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是指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35、(2006 年河北省)融入情境探究问题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图一 图二图一:1936 年 12 月 13 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图二:1945 年 8 月10
13、 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以后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性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开放研究典型题36、看图说话。学优中考网 右图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一张合影照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两个人目光炯炯,面带胸有成竹的微笑,表情平静。可他们当时却处在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的中心。使他们觉得胸有成竹的力量来自哪呢?是他们背后的支持者、他们前方的希望,还是他们正置身于内的谈判斗争?请你根
14、据上述提示,结合所学,为这幅照片以“胸有成竹”为主题配一段说明。要求思路清晰,符合史实,不超过 100 字。参考答案夯实基础典型题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B 10、C 11、A 12、C 13、B 14、B 15、D 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6、B 17、C 18、A 19、C 20、D 创新题21、D 22、D 23、B 24、D 25、B 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6、A 27、A 28、B 29、(1)重庆谈判。(2)利用和谈拖延时间,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好充分的准备;若毛泽东不到重庆谈判,蒋介石就准备嫁祸于人,攻击共产党不要和平。(3)尽一切可能争取国
15、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4)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双十协定。(5)对国民党来说,赢得了准备内战的时间;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赢得了民心。30、(1)是党中央根据形势主动放弃后,被国民党军占领的。(2)彭德怀、贺龙。西北解放军。(3)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4)从战略防御转为战备进攻。原因是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增加到 195 万人,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变化。探究题31、(1)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应该去重庆谈判。(2)不是的。国民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16、也为了欺骗人民。(3)不能。因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不会改变。(4)应该。国民党政府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但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付出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在日本投降以后,迫切要求重建和平的生活,坚决反对内战;强烈地盼望国共两党携起手来,用和平的方学优中考网 法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广大人民的愿望,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揭露和孤立蒋介石,因此,毛泽东冒风险赴重庆谈判,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了有力的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
17、的主动。聚焦中考典型题32、D 33、A 34、C 35、(1)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2)落实情况:抗日民族统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或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3)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开放研究典型题36、要求在文中交代清楚:国共双方背后的支持者各有谁,他们争取的前途各是什么、他们对重庆谈判形势的判断是什么,在这些方面分析他们的胜算各是什么,换句话,解答两党的领导人在这三方面胸有成竹的原因。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