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火线100天》2016年云南人教版化学中考 第九单元 溶液.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68551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线100天》2016年云南人教版化学中考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火线100天》2016年云南人教版化学中考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火线100天》2016年云南人教版化学中考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火线100天》2016年云南人教版化学中考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火线100天》2016年云南人教版化学中考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单元 溶液考试说明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3.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5.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够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7.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8.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课时 1 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考点 1 溶液的概念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的、_的_,叫做溶液来源:gkstk.Com 来源: 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 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来源:g

2、kstk.Com特征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 :学优高考网 来源 :学优高考网 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_、_或_组成溶剂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注意 溶液的质量_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_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温馨提示】(1)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 CuSO4 溶液为蓝色,FeCl 3 溶液为黄色,FeSO 4 溶液为浅绿色;(2)一种溶剂里可以溶解多种溶质;(3)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考点 2 乳浊液与乳化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_,而不相溶的可以形成浊液(包括悬浊液

3、和乳浊液) 。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_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等。考点 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物质 氢氧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温度变化 温度_ 温度_ 温度_考点 4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概念 在一定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区分方法 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若溶解,则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温馨提示】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1)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

4、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2)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考点 5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固体溶解度:在_下,某固态物质在_溶剂里达到_时所溶解的质量。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内因:_的性质,外因:_;增大气体溶解度的方法有_、_。3.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应用它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5、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4)在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则表示未溶解的溶质与饱和溶液共存的混合物或过饱和溶液。5.结晶方法(1)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态溶质,一般用_的方法得到晶体,如_。(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_的方法得到晶体,如_。命题点 1 溶液的形成(2015 云南)把少量

6、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面粉 D味精思路点拨:能均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物质才能得到溶液。常温下,食盐、蔗糖、味精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2013昭通)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 B碘酒 C医用酒精 D泥水2(2013昆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3(2013西双版纳)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医疗上使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_,溶剂是_ (填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命

7、题点 2 乳浊液与乳化(2015 郴州)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除去水垢思路点拨:汽油溶解油污;稀硫酸与铁锈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洗洁精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动;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4(2013西双版纳)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乳化的是 ( )A汽油除油渍 B食醋除水垢C洗洁精清洗油污 D稀盐酸除铁锈5(2014成都)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 ( )A冷水B热水C加了餐具洗洁精的冷水D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 命题点 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2014 云南)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 X

8、 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 X 和固体 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双氧水 水 水 水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A B C D思路点拨:气球鼓起的原因有装置内生成气体或温度升高;二氧化锰催化分解双氧水放出氧气;氢氧化钠与水混合时要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时不会引起温度的变化。6(2015济宁)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NH 4NO3 固体 BNaOH 固体CNaCl 固体 D浓 H2SO47(2015

9、益阳)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 U 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_ ;(2)U 形管中 a、b 液面变化情况是_(选填序号)。A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Ba 液面下降,b 液面上升命题点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015 成都)将 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20 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思路点拨:将 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晶体析出

10、,只能证明 20 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无法判断 60 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这一现象还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在某温度下,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根据是否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中混有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除杂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稀释定律: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8(2015陕西)下图是对 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1)蒸发前原溶液是_( 填“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 的数值是_。(2)依据上述实验

11、,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 填字母)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9(2014临沂)A、B、C 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 A、C 烧杯中水温为 10 ,B 烧杯中水温为 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 10 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1)你认为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2)如上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_,按图分析, 10 时 A、C 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填“相等 ”或“ 不相等 ”)。其他条件不变,将 C 烧杯中的温度升到 50 时,C 烧杯中的溶液是_(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12、(3)若将 A 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命题点 5 溶解度曲线(2015 昆明)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 和 8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 40 gB该物质在 60 时的溶解度比 40 时的溶解度大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D将 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60 ,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思路点拨:由图可知:40 和 8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 40 g;该物质在 60 时的溶解度比 40 时的溶解度大;4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40 g,即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40 g 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13、数为100%40%;85 降温至 60 ,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所以将 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60 ,40 g140 g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10(2014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20 时,将 25 g 甲加入 50 g 水中,可形成 75 g 溶液D将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0 ,有晶体析出11(2015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 KNO3 和 NaNO3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2 时,KNO 3 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 NaNO3 溶液的浓度BT 1 时,在

14、 50 g 水里加入 15 g KNO3 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 65 g 溶液CT 1时,往 180 g NaNO3 饱和溶液中加入 620 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 10%的 NaNO3 溶液D若 KNO3 中混有少量 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12(2012昭通)如图,A、B、C 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A、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2)交点 P 表示 t1 时 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填“相等” 或“不相等”),这说明 t1 时 25 g A 物质( 或C 物质)溶解在_g 水中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3)t1时,30

15、g B 物质投入 100 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4)t2时,A、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填序号)。ABC BAC BAC一、选择题1(2014云南)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泥沙 C蔗糖 D植物油2(2015重庆 A 卷)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变成

16、不饱和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C一般情况下溶液的浓、稀与温度无关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4(2015成都)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5(2015眉山)下列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明显增加,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分别是( )氧化钙 硝酸铵 浓盐酸 氯化钠A B C D6(2014雅安)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 碘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7(2014成都)Ca(OH)

17、 2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0.0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H) 2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 时,Ca(OH) 2 的溶解度为 0.16 gC40 时,降低 Ca(OH)2 饱和溶液的温度会析出溶质D6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0.20 g Ca(OH)2 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8(2015泉州)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Ct 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

18、会有晶体析出Dt 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9(2015眉山)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36.6 g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 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10(2013曲靖)图中 M、N 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物质(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 M、N 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 t1 升高到 t2 后,所得溶液质量 N

19、MBM、N 两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 t2 降到 t1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 NMCt 2时 150 g N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则析出晶体 30 gD同处 A 点的相同质量的 M、N 两种溶液,当温度从 t2 降到 t1 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二、填空与简答11(2015临沂)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 0 10 20 30 40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溶解度g碳酸钠 6 10 18 36.5 50(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M

20、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_ ;(3)40 时,把 50 g A 物质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有溶解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 )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 ,冬天捞碱(Na 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 的道理_。12(2014泰安)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已知: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9 g;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85.5 g)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 ,将继续冷却至 10 ,过滤,共可回收得到 KNO3 固体_g。1

21、3(2013昆明)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_,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_。(2)已知 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w g。则 t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_%。(3)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如 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 0.024,其含义是_。第 13 题图第 14 题图14(2013红河)如图所示是 KNO3 和 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为_时,KNO 3 与 NaCl 的溶解度相等。(2)KNO3 与 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3)当 KN

22、O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若要提纯 KNO3,可采用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的方法。(4)t1 时,将 15 g KNO3 固体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课时 2 溶液的浓度考点 1 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 _与_之比计算 溶液的质量=_的质量+_的质量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_100%适用于饱和溶液(一定温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 解 度溶 解 度g10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_计算原理 稀释前后,_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溶液稀释的计算 计算公式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命题点 1 溶质的

23、质量分数某温度时,将 10 g KNO3 溶解在 50 g 水中恰好饱和,则该温度下 KNO3 溶液的溶解度是_,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_。思路点拨:某温度时,将 10 g KNO3 溶解在 50 g 水中恰好饱和,那么该温度时,KNO 3 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是 20 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10(1050)100%16.7% 。1下列关于 100 g 2%的氯化钾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g 水中溶有 2 g KClB2 g KCl 溶于 98 g 水中形成的溶液C溶液中 KCl 与 H2O 的质量比为 150D溶液中 KCl 与 H2O 的质量比为 4912(2

24、014德州)已知氯化钾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40 g,则该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命题点 2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2015 株洲)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2)要把 50 g 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思路点拨:(1)溶剂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2)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x。50 g98%x10%x 490 g50 g98%10%需要水的质量490 g50 g440 g答:需要水的质

25、量是 440 g。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3(2015广州)将 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 45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9.8% B10.2% C 10.8% D19.6%4(2013德宏)向一定质量分数的 KNO3 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5(2015泉州)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1)现要配制 12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_kg;(2)用 6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 12%的食盐溶液_kg。命题点 3 有关溶液与化学方程

26、式的综合计算(2015 曲靖)向 6 克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 2OCO 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g;(2)M 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_( 填化学式);(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思路点拨:(1)如图提供的信息是: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2 g;(2)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是 50 g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就过量了,所以 M 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过量的 HCl;(3)根据

27、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2 g,分别求 Na2CO3 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6 g50 g2.2 g,溶质的质量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生成的氯化钠质量。6(2013曲靖)在一烧杯中盛有 4.33 g NaCl 和 Na2SO4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 20 g 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BaCl2 溶液 28 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50 g(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 2=BaSO42NaCl)。求:(1)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计算结果精确到 0.1%)。7将 249.5 g 稀盐酸加入到盛有 50 g 碳酸钙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10 mL、50 mL)、胶头滴管。2.实验步骤(1)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水的质量为:_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量取 用_mL 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溶解 用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装瓶 把上述氯化钠溶液装入贴有_和_标签的试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地点整个实验流程

29、如图所示:(2)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计算 所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水的质量为:_量取 用_mL 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混匀 用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装瓶 同前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归纳仪器使用 原因误差 药品 天平 量筒 烧杯计算结果偏高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右;右盘放了纸片左盘未放纸片量水时俯视读数;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溅出计算失误结果偏低固体药品中含水分;固体药品中含有杂质;固体药品转移时损失(洒落烧杯外面或沾在白纸上面)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左;称量前游码不在零点;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使用游码);左盘放了纸

30、片右盘未放纸片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壁有水 计算失误(2015 曲靖)实验室欲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1)配制该溶液时,需称取氯化钠_ g,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若俯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 6%( 填“”“ (2) 加快溶解速率 (3)不变拓展训练 (4)胶头滴管 A (5)小于整合集训1C 2.C 3.A 4.D 5.C 6.C 7.A 8.B 9.C 10.C 11.3 47 称量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12.(1)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 100% (3)没有 44.2 13.(1) 30 g 丙 45.845

31、.8 100(2)AgCl 1.775% 14.(1)47.5 mL (2)CBDEA (3) 15(1)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x。50 g98%(50x)10%x440 g答:需要水的质量为 440 g。(2)设需 1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y。Fe2O33H 2SO4=Fe2(SO4)33H 2O160 29416 g y10% y294 g160294 16 gy10%答:消耗上述 10%的稀硫酸 294 g。16(1)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2H2O2 2H2OO 2= = = = =硫 酸 铜 溶 液 68 3220 g8.5% x x0.8 g6832 20 g8.5%x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0.8 g。(2)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2.5%0.75 g20 g 10.8 g 0.8 g答: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