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1 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一、学习导引1.孔子 (1)孔子名 ,字 ,春秋时期 国 (今山东曲阜)人。(2)思想贡献: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 ”的学说,认为只要做到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 学派。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3)教育贡献:他创办 ,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 ,打破了 对教育的垄断。他编订 和 等书作为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中,他善于进行 ,坚持 ,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4).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谈话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编成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1)形成背景: 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 ” 。(2)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学派有 家、 家 家和 家。(3)影响: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二、夯实基础1.下列对孔子的个人简介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名丘,字仲尼 B生活在战国时期 C鲁国人 D孔子的出生地在河南安阳2.对于孔子的评价正确的有 ( )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史学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教育家A B C D3.孔子的思想
3、主张被归纳为 ( )学优中考网 A.“兼爱” 、 “非攻”的学说 B.“仁”的学说 C. “礼” “法”结合的学说 D.“无为而治”的学说4.儒家学派的创立人物是 ( )A.韩非 B.孔子 C.墨子 D.老子5.下列思想中,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的是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6.孔子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7.开创私学教育的人物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8.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学习要经常复习 B.要谦虚
4、好学 C.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 D.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9.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 ,这种教育思想源于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孟子10.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论及思想。应该阅读下面的 ( )A 春秋 B 论语 C 孟子 D 庄子11.下面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 ( )A B C D12.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13.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 ”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14.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
5、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15.山东曲阜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合称“三孔” 。这些名胜古迹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16.下列人物中与儒家思想无关的是 ( )A孔子 B孟轲 C荀况 D庄周17.下列不属于孔子著作的是 ( )A 诗 B 书 C 春秋 D 论语18.下列对孔子思想主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提出“仁”的学说 B认为统治者应该体察民情,爱惜民力C认为社会应该进行社会变革,这样才会进步 D提出“为政以德”19.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生产工具的
6、改进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阶级产生20.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孟轲 B荀况 C庄子 D韩非21.“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这是描述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22.春秋末年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当仁不让于师” ,教学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这位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23.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 ,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学优中考网 24.下列属
7、于孟子言论的是 ( )A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5.“当仁不让” “随遇而安” “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下列哪三家学派的精神A道、儒、墨 B道、墨、法 C墨、儒、法 D儒、道、法26.根据所给的图文信息,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所处的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立志“以医济民”发明麻沸散的皖籍名医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B. C. D.27.下列人物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孔子商鞅孟轲韩非墨翟管仲A
8、B C D28.你认为哪一组思想家的主张属于同一派别 ( )A老子与孔子 B孟轲与韩非 C孔子与孟轲 D墨翟与庄周三、综合训练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二:在孔子这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 72 人。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对于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有人说“有教无类”不符合快出
9、人才的要求;还有人认为“因材施教”不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你认为这些观点正确吗?(3)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30.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学术高度发展,各种学说纷纷出现。所谓“家” ,是指一种学说或是一个学术派别;所谓“百家争鸣” ,是说诸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辩驳。据记载,至汉代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 189 家。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 10 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请回答:(1)战
10、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 (2)请你以图表的方式列举出战国时期你所熟悉的学派,在图表中要求体现出学派、代表人物、国别、思想主张、著作。学优中考网 第 21 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1.B 2.D 3.B 4.B 5.A 6.C 7.A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A 22.B 23.B 24.B 25.D26.B 27.C 28.C29.(1)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 (2)这两种
11、观点都没有道理。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 “因材施教”显然比不顾学生心智和个性差异、盲目追求形式的划一的平等更具有合理性。 (3)提示: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教育思想等都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30.(1)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学派 代表人物 国别 主张儒家 孟轲 邹国 治人要实行仁政荀况 赵国 必须把“礼”和“法”结合起来,才能治国道家 庄周 宋国 治不如不治墨家 墨翟 鲁国 对外反对大国侵略小国的战争,对内互利互爱,举用贤才法家 韩非 韩国 应大大加强国君的权力,用法律统治人民(3)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学#优中 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