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2007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发表).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4564071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07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发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西省2007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发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西省2007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发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西省2007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发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 2007 年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 乔小艳, 张向东, 陈红云, 王正辉, 李军,韩凌凌,吴赵明,荆玉兰,武敏,李鹏飞 摘要:目的 全面、准确了解和评价 2007 年山西省居民食用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按山西省 2007 年碘盐监测方案规定的抽样方法及碘盐测定方法进行。结果 全省 119 个县(市、区)除高碘乡镇外监测居民食用盐 35039 份,非碘盐率 1.77%,碘盐合格率 97.75%,合格碘盐食用率 96.04%,盐碘均数 31.67.54mg/kg,盐碘中位数 31.8 mg/kg。结论 与 2006 年相比,非碘盐率下降,合格碘盐食用率升高,继续加

2、大监测工作力度,确保 2010 年 95%的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盐;监测;山西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我省非高碘地区居民食用盐碘盐质量、合格碘盐覆盖和食用状况以及高碘地区居民停供碘盐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按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补碘的原则食用到合格食盐,使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范围,按照山西省 2007 年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对我省 109 个非高碘县(市、区)和 10 个高碘县的高碘地区和非高碘地区的居民户食盐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109 个非高碘县(市、区)和 10 个高碘县的高碘地区和非高碘地区的

3、居民户食用盐1.2 监测方法:市级地方病防治机构按山西省 2007 年碘盐监测方案负责抽取监测点(乡、村) ,县级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测定。1.3 盐碘测定方法:非高碘地区盐碘含量采用 GB/T13025.7-1999 直接滴定法测定 1,川盐或特种盐种采用仲裁法测定,高碘地区采用快速试剂进行半定量检测。1.4 判定标准: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 (修订)执行。1.5 监测指标: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均数、标准差、中位数。1.6 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录入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处理得出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四项指标,数据导出

4、后用 SPSS11.0 统计分析碘盐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指标。2 结果2.1 居民户食用盐监测数据上报情况山西省 119 个县(市、区)均开展了监测,上报了有效数据。各市上报情况与 2006 年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有个别县(市、区)没有按要求完成,分别是尖草坪区273 份,大同市南郊区 208 份,灵丘县、大同县各 287 份,晋城郊区 284 份,忻府区 282份。10 个高碘县的 29 个高碘乡镇 2007 年共监测食用盐 2640 份,任务完成情况较 2006 年又上一个台阶。2.2 居民食用盐监测情况2.2.1 非高碘地区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全省 109 个非高碘县(市、区)

5、和 10 个高碘县的非高碘地区共监测居民食用盐 35039份,各项指标见表 1。表 1 11 个市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mg/Kg)Table 1 Surveillance on edible iodized salt of residents among 11 cities市 检测份 数不合格份数非碘盐份数合格份数非碘盐率(%) 碘盐覆盖率(%) 碘盐合格率( %)合格碘盐食用率(%) xM s太原 2925 100 103 2722 4.08 95.92 96.03 92.13 31.5 33.0 9.39大同 3186 22 104 3060 2.95 97.05 99.09 96.16

6、31.8 32.5 7.27阳泉 1476 30 7 1439 0.59 99.41 97.63 97.07 29.7 29.9 5.70长治 3838 31 9 3798 0.20 99.80 99.26 99.06 31.3 31.1 5.15晋城 1742 56 11 1675 0.53 99.47 96.78 96.27 30.7 30.5 6.53朔州 1728 63 30 1635 1.75 98.25 96.98 95.29 30.5 31.4 6.98忻州 4026 63 25 3938 0.64 99.36 98.27 97.64 32.2 31.7 7.71吕梁 3787

7、74 84 3629 2.11 97.89 97.93 95.88 33.1 33.9 7.42晋中 3570 163 105 3302 2.97 97.03 95.34 92.54 33.0 33.8 9.72临汾 5016 59 71 4886 1.28 98.72 98.44 97.18 32.1 32.3 6.94运城 3745 65 47 3633 1.41 98.59 98.28 96.90 29.2 29.0 7.00合计 35039 726 596 33717 1.77 98.23 97.75 96.04 31.6 31.8 7.54注:为经过人口加权后的数据2.2.2 高碘地

8、区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全省 10 个高碘县(市、区)的 29 个高碘乡镇共监测食用盐 2640 份,其中无碘盐1413 份,占 56.34%,见表 3。2.3 非碘盐问题地区以合格碘盐食用率小于 90%为非碘盐问题地区判定标准,全省有 5 个县为问题地区,见表 4。表 2 11 个市盐碘频数分布Table 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dible iodized salt among 11 cities 5mg/kg 5mg/kg 且20mg/kg 20mg/kg 且50mg/kg 50mg/kg市 检测份数n % n % n % n %太原 2925 103 3.5

9、2 27 3.15 2722 93.06 8 0.27大同 3186 104 3.26 16 0.50 3060 96.05 6 0.19阳泉 1476 7 0.47 49 1.90 1439 97.49 2 0.14长治 3838 9 0.23 113 0.70 3798 98.96 4 0.10晋城 1742 11 0.63 56 2.81 1675 96.15 7 0.40朔州 1728 30 1.74 59 3.47 1635 94.62 3 0.17忻州 4026 25 0.62 60 1.42 3938 97.81 6 0.15吕梁 3787 84 2.22 92 1.56 362

10、9 95.83 15 0.03晋中 3570 105 2.94 57 3.17 3302 92.49 50 1.40临汾 5016 71 1.42 28 1.12 4886 97.41 3 0.06运城 3745 47 1.26 61 1.63 3633 97.01 4 0.11合计 35039 596 1.70 618 1.76 33717 96.23 108 0.31表 3 高碘地区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Table 3 Surveillance on residents edible salt of the high-iodine towns 市 县(市、区) 检测份数 无碘盐份数 无碘盐率(

11、%) 加碘盐率(%) 小店区 300 152 49.40 50.60太原市清徐县 300 55 18.32 81.68山阴县 300 288 96.00 4.00朔州市应县 360 10 2.05 97.95汾阳市 300 121 38.16 61.84文水县 300 255 84.79 15.21吕梁市孝义市 300 75 25.91 74.09祁县 120 112 93.33 6.67平遥县 300 292 96.91 3.09晋中市介休市 60 53 88.33 11.67合计 2640 1413 56.34 43.66注:为经过人口加权后的数据表 4 2007 年合格碘盐食用率90%的

12、县Table 4 The counties of the consuming rate of qualified iodized salt below 90%, 2007市 县 监测份数 非碘盐率(% ) 碘盐合格率 (%) 合格碘盐食用率(%)尖草坪区 273 16.48 94.3 78.75太原市阳曲县 288 2.43 91.1 88.89朔州市 平鲁区 288 2.08 89.01 87.15吕梁市 岚县 313 5.43 91.22 86.26晋中市 昔阳县 384 6.25 86.39 80.993 讨论3.1 上报情况 按照山西省 2007 年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全省 109 个非

13、高碘县(市、区)和 10 个高碘县的高碘地区和非高碘地区均开展了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检测,连续两年保持 100%的县完成工作任务,居民户碘盐监测数据上报率较 2006 年有所上升,数据质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今后继续坚持做好基层实验室碘盐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和数据的可信度。3.2 居民户碘盐监测数据各项指标情况 全省共监测食用盐 35039 份,其中非碘盐率为 1.77%,较 2006 年下降 1.2 个百分点,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比2006 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体上仍处于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范围。我省不合格碘盐 85%(618/726)集中于 520 mg/

14、kg 之间,说明造成碘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流通和储存的各个环节不合理而导致碘流失所致。因此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加强食盐销售渠道的管理,杜绝在食盐销售流通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以合格碘盐食用率小于 90%为非碘盐问题地区判定标准,在市级水平,11 个市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大于 90%,以县为单位,与 2006 年 2比较,非碘盐问题地区由 2006 年的 17个下降为 2007 年的 5 个,但尖草坪区、岚县连续两年均为问题地区,昔阳县连续三年 23来仍是问题地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全省共有 114 个县(市、区)合格碘盐食用率大于 90%,占全省总县数的 95.8%,达到 2

15、010 年 95%的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现在距 2010 年还有三年的时间,在今后的三年里,要保持或更优于这个水平,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全省 10 个高碘县(市、区)的 29 个高碘乡镇无碘盐的覆盖总体情况比 2006 年 2有明显的提高,但清徐县和应县的高碘地区无碘盐率较 2006 年 2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因此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及时反馈和协调工作,加强病区群众的地方病健康教育宣传,认识地方病的危害,自觉参与到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来。两年来我省的碘盐监测覆盖全省 119 个县(市、区) ,已不存在碘盐监测的盲区,碘盐监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应当予以肯定;但更要重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避免,使我省的碘盐监测工作持续顺利地开展,确保 2010 年 95%的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参考文献:1 GB/T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 2 张向东,温新平,郭百锁,等. 2006 年山西省居民食用盐现状分析J. 地方病通报,2007,22(4):23-25.3 张向东,王正辉,李军,等.2005 年山西省居民食用盐现况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11(26):362.作者单位:041000 临汾,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临汾市临邓路 51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统计图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