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海洋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根据 2006 级海洋技术专业(遥感与信息处理) 、海洋科学专业培养计划和海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简介(50 字左右)实验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实验类别每组人数1 矿物鉴定掌握主要的造岩矿物的特征,并能区别认识。按照实习报告表的要求,由学生独自描述几种常见的矿物。2 必修 验证 基础 72 岩浆岩鉴定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岩浆岩的矿物成份,熟悉描述岩浆岩常用的名词术语及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岩浆岩。2 必修 验证 基础 73 沉积岩鉴定了解沉积岩的颜色
2、、成分、结构和构造。学会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各种类型的沉积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鉴定沉积岩。2 必修 综合 基础 74 变质岩鉴定理解描述变质岩常见的术语及其含义。学会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变质岩。掌握变质岩的基本特征。2 必修 验证 基础 75 古生物鉴定理解描述古生物化石常见的术语及其含义。能正确地鉴定古生物化石。掌握标准化石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和环境。2 必修 综合 基础 7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海洋地质学实验是海洋地质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基础实验范畴。作为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在海洋地质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设。学生应具有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海洋科
3、学导论的基础知识。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矿物、岩石和古生物鉴定是海洋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学生通过实验应能够鉴定描述常见的矿物、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古生物化石。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实验一 矿物的鉴定21.实验的基本内容(1)矿物形态:单形、聚形、双晶、结晶习性、晶面条纹、单体、集合体形态等。(2)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比重等。(3)矿物的其它性质。2.实验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熟悉描述矿物形态常用的名词术语及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矿物形态的观察及描述方法。(2)明确研究造岩矿物的实际意义,掌握主要的造岩矿物的特征,并能区
4、别认识。(3)按照实习报告表的要求,由学生独自描述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矿物标本、小刀、白色瓷板、磁铁、放大镜、稀盐酸和偏光显微镜。实验二 岩浆岩的鉴定1.实验的基本内容(1)颜色:暗色和浅色等。(2)矿物成分:矿物种类、颗粒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矿物的百分含量等。(3)结构与构造,岩石的次生变化等。2.实验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鉴定常见岩浆岩。(2)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岩浆岩的矿物成份,熟悉描述岩浆岩常用的名词术语及含义。(3)了解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4)学会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常见的岩浆岩,并且掌握识别岩浆岩的一般方法。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岩浆岩标本、
5、放大镜、稀盐酸和偏光显微镜。实验三 沉积岩的鉴定1.实验的基本内容(1)碎屑岩:颜色、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结构及胶结类型。(2)粘土岩:颜色、结构和构造、有无滑腻感、致密坚硬程度、膨胀性及水中泡软程度等。(3)化学岩:颜色、结构和构造,方解石、白云石和泥质含量比(加盐酸观察反应特征),生物化石等。2.实验的基本要求(1)了解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2)学会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各种类型的沉积岩。3(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鉴定沉积岩。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沉积岩标本、放大镜、稀盐酸和偏光显微镜。实验四 变质岩的鉴定1.实验的基本内容(1)颜色;(2)变质矿物及含量;(3)变质结构和
6、构造。2.实验的基本要求(1)能正确地划分变质岩的类型及原岩类型。(2)理解描述变质岩常见的术语及其含义。(3)学会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常见的变质岩。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变质岩标本、放大镜、稀盐酸和偏光显微镜。实验五 古生物化石的鉴定1.实验的基本内容(1)古生物化石的特征;(2)古生物化石的命名;(3)古生物生活环境;(4)古生物化石代表的地质时代。2.实验的基本要求(1)理解描述古生物化石常见的术语及其含义。(2)能正确地鉴定古生物化石。(3)掌握标准化石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和环境。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古生物化石标本、放大镜。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以实验报告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参考提问和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七、主要参考书1 海洋地质学实验指导书,天津科技大学,刘宪斌,20054制定人: 审定: 批准: 2006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