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 1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一、大纲编写要求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学与考核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说明部分要明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贯彻“ 少而精” 原则,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统一;本文部分是教学大纲的基本部分,分章节或单元说明(章节或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法建议、考核要求以及参考书目等。凡列入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均应由课程归属教学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开课前组织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制(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经所在教研室讨论审核,经学院批准后
2、方可执行,并报教务处备案。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并汇编成册。二、文档格式要求1教学大纲统一用 Word 文档排版打印,页面设置为: A4 纸型;页边距:左2.8cm、右 2.5cm、上 2.5cm、下 2.5cm、页眉 1.5cm、页脚 1.0cm,标准字间距,行距1.5 倍,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 0,标点符号全角录入。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要求:一级标题:(XXXX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其余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三、填写内容说明1关于教学目标具体参见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陈述要求及参考样例,教学目标一定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反映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层次
3、。2实验类课程中的“ 类型 ”是指基本(演示、验证等) 、综合、设计等;如是上机课程“类型” 是指单项训练、综合训练等。3非独立设置的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可以参照独立设置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编写,课内实践教学大纲应作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课程编号、学分以理2论课程为准,要注明总学时、理论学时和具体实践学时。4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时一般填写周。 (理论课程名称)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课程名称:(按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名称填写)课程编号:课程类别:(按专业培养方案填写课程模块及必/选修课程属性)学时/学分:(按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填写学分;理论学时、课内实践学时、课外学时等)开设学期:开设
4、单位:*学院适用专业:说明(四号宋体加粗)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2课程说明【明确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知识体系” 中所属的知识领域,课程纵、横逻辑关系以及基本的教学要求等。例: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主干课。在学生学过材料科学基础(或金属学原理) 、材料组织控制原理、材料组织控制工艺(或材料强韧化)及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各类主要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综合性实验、综合性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说明通过本门课程的
5、学习,学生所期望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水平。一般陈述本门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预期变化,可以“学生能*” 的方式陈述。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反映学生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宜明确、具体;应反映学习结果的不同层次(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3例:1能对所提供的简单技能写出其产生式规则;2能对所提供的学习或教学实例,作出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划分;3能举例分析概念和规则学习的过程与主要条件;4能根据概念和规则学习的基本原理,结合相应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概念和规则的课堂教学设计。 】三、学时分配表章序 章题 讲授学时 实
6、验学时 实践学时 上机学时 小计12合计四、教学教法建议【教法建议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实验、实践和上机等) ,因不同的目标要求而提出不同要求】五、课程考核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 ;五级分制( ) ;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 )+ 中期考核( )+ 期末考核( )本文(四号宋体加粗)第一章 教学目标:【对学生学完本章之后所期望出现的结果变化(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1. 2. 3.”的方式列出,要求同 “说明”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4【教学内容要反映到章节下面的第一级内容
7、层次,并在对应的教学单元后注明相应的教学时数】教法建议:【对本章的基本教学方法提出明确意见和建议,教法建议因知识类型不同而不同】考核要求:【考核要求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参考书目:【分章列出本章基本的参考书目和资料,最后再无需单列】 ,参考书目陈列格式:序号作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书名后的文献标识以规范要求标注】第二章 【类同】执笔: 审核: 制(修)订时间5 实验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课程名称:(按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名称填写)课程编号:课程类别:(按专业培养方案填写课程模块及必/选修课程属性)学时/学分:(按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填写学分;理论学时、课内实践学时、课外学时等)
8、开设学期:开设单位:*学院适用专业:说明(四号宋体加粗)一、课程性质二、教学目标【说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所期望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水平。一般陈述本门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预期变化,可以“学生能*” 的方式陈述。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反映学生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宜明确、具体;应反映学习结果的不同层次(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三、学时分配表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时数 实验类型 内容与要求 小计实验 1实验 2实验 3合计【实验类型填“ 演示性实验 ”、 “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或“ 设计性实验”】四
9、、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五、考核方式及要求6【对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的计算办法提出明确要求】本文(四号宋体加粗)实验一 一、实验性质: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选修、专业方向必修/选修)实验类型:(验证型、操作型、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等)计划学时:实验分组:二、实验目的:12【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提出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2.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五、实验操作要点:12六、实验教学建议:【本实验在实验指导、预习、实验报告、课外学习等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建议和注意事项,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实验
10、二 【以下类同】执笔: 审核: 制(修)订时间7实习 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实习周数:学 分:开设学期:开课单位:学院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及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 知识体系” 中所属的知识领域。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是指通过本次实习,应使学生在认知(知识、技能以及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出现的预期变化。 】三、实习的基本内容与进度安排【实习基本内容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具体参见我校教育实习管理规程。进度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在(实习准备、指导、实习报告(手册) 、实习总结等
11、)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建议和注意事项】序号 实习内容 进度安排 学时 备注123四、实习方式与要求【本部分应说明,在整个实习期在不同时间段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以及阶段性的不同要求】五、实习文件撰写与要求8【实习文件包括: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以及专业要求的调研报告等其他文件,不同文件应提出对应的质量与数量要求】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具体要求参见河西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规程】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书目呈列顺序:序号作者.书名 M/J/C/D.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书名后的文献标识以规范要求标注】执笔: 审核: 制(修)订时间9毕业论文(设计
12、) 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论文(设计)周数:学 分:开设学期:开设单位: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与任务三、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内容涉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环节:选题、教师指导、研究或设计路径、方式方法(含实验) 、开题、撰写、修改、评阅等,在不同环节应有不同的要求】四、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序号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 计划时间(天数) 备注123五、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1答辩及组织【答辩分教研室、院、校三级,其分工职责、组织、答辩要求等均应作出明确说明。 】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 ;五级分制()百分制成绩构成:总成绩=选题( )+ 指导教师( )+ 答辩( )【各阶段的成绩以百分制计量,最后转化为等级制,转化标准参见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执笔: 审核: 制(修)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