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导致骨折易感性增高为特征的系统性骨胳病变。它是全身功能退行性变的一种表现,男性多见于 60 岁以后,女性则于闭经后发生,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目 前 , 骨 质 疏 松 症 主 要 依 靠 西 医 化 学 合 成 药 物 的 治 疗 , 但 均 存 在 一 定 的 副 作 用 。服药时间较长,副作用也较多,可致白带增多,乳房肿胀、子宫不规则出血,发生率约为 10,还能增加乳癌、子宫癌的发病率。可见西药治疗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并非最佳。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的
2、优势和特色,体现如下:补益肝肾 壮骨治本中医认为“肾”与“骨”密切相关, 素问宣明五气曰:“肾生骨髓” , “其充在肾” 。即肾藏精,主骨而生髓。肾髓充足,则骨骼生化有源,坚固充实,强健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脆弱无力。肾衰骨髓枯筋痿,发为骨痿。通经活血 止痛治标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以及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此外,由于骨质疏松,骨骼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骨质疏松性骨痛 其“标”为痛,其“本”为脾肾亏虚,中
3、药配合针灸治疗能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并且具有副作用小,起效明显,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一、中药内服辨证分型: 肾阳虚 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补肾壮骨汤 (杜仲,熟地, 骨碎补,枸杞,淫羊藿 ,党参,甘草,三七粉,山茱萸)肾阴虚 多见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头目眩晕,腰酸腿软,滑精,自汗盗汗,失眠,健忘,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左归丸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脾虚 形体消瘦,四肢酸痛无力,浮肿
4、不适,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舌淡苔白,脉细缓等。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二、针灸治疗穴取脾俞、肾俞、三阴交、悬钟、太溪;肩痛加肩三针;肘臂痛加手五里、曲池、外关;腰痛加肾俞、大肠俞;腿痛加委中、承山(以上穴位均取双侧) 。患者呼气时将针缓慢刺入,得气后加电针,疏密波,留针 30min,每日 1 次,6 次为 1 疗程。中药内服配合针灸能够缓解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痛等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单易行,是能从根本上改善导致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原因,不仅能消除骨头疼痛这种临床现象,而且还能骨质疏松的整体状况得到改善,无毒副作用,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