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拔牙后治疗处理方法.docx.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560166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牙后治疗处理方法.doc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拔牙后治疗处理方法.doc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网址: 第 1 页,共 2 页拔牙后治疗处理方法1、拔牙后异常出血, 牙拔除后正常情况下经棉条压迫,般经 20 分钟左右即可形成凝血块而不再出血,但在 24 小时内,拔牙创口会有少量渗血,表现为唾液中带少量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数小时后仍有明显出血,即称为拔牙后异常出血。造成出血的原因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困素。对于由血液凝固性降低的全身疾患所引起的出血,应针对该病因进行专科治疗,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及促凝血药物。同时必须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并可应用局部止血粉及止血剂。2、拔牙后异常疼痛 拔牙后拔牙创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疼痛,经过 24 小时以后多无不适。但如有牙槽突损伤、尖锐的齿槽边缘、周围软

2、组织损伤、拔牙创内异物以及干槽等炎症或邻牙损伤时,均可发生持续疼痛而延续多日。对于拔牙后异常疼痛,除镇痛外,应根据病因进行具体处理。3、拔牙后感染拔牙后急性感染: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术后极少发生急性感染,但当患牙局部炎症明显,尤其是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或患者全身状况低下,术后可发生菌血症,颌周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应该详细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出现急性感染后要及时采取抗感染措施。拔牙创慢性感染:表现为伤口水肿,愈合不良,常有瘘管溢脓。此类感染多因拔牙创内异物或炎性内芽组织残留所至,一般疼痛轻微,局麻下彻底搔刮后即可治愈。干槽症:

3、是一种拔牙后发生的牙槽感染,又名牙槽骨炎。局限性牙槽骨骨髓炎或纤溶性牙槽炎等。拔牙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约为 2-4%,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生率较高。该情况多发生于术后 34 天以后,主要症状为伤口持续性剧痛并向耳颌部放散,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张口受限、体温升高,病程约为 l周。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创伤:拔牙创创伤越大干槽发生率明显升高,尤其是手术时间长,牙槽骨有损伤者更为明显。局部血液循环改变:术后拔牙创内血液不易充盈,如局部血管收缩剂应用;或者拔牙后伤口异常出血。拔牙创伤口过大:尤其是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由于牙槽窝容纳部分牙冠,并缺少齿槽中隔,术后 7 天肉

4、芽组织生长不易达到血块中心,血块中央部分易分解而脱落。感染:冠周炎症及邻牙远中龋易使血块感染而破坏。此外,下颌智齿位于口腔后部下方,食物、唾液等容易进入伤口而感染。干槽症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局部处理,首先清除坏死腐败组织,冲洗拔牙创后,放人碘仿纱条,可同时放入抗菌素、安抚剂及止痛剂等。每天换药一次,待骨面有新生肉芽复盖后疼痛即可消失。在局部处理的同时可配合服用消炎止痛药物和局部理疗等。网址: 第 2 页,共 2 页皮下气肿 主要发生于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因粘骨膜翻瓣剥离范围过大,牙槽骨凿除过多,伤口缝合后患者咳嗽或频繁吐唾,或用高速涡轮牙钻切冠去骨时空气进入伤口而致颌下或颈部皮下形成皮下气肿,严重者甚至可形成颈胸及纵隔气肿。主要表现为无病性肿胀,触诊有“捻发音“ 。为预防皮下气肿应避免翻瓣过大,缝合伤口应放一碘仿纱条作引流,以免形成空气进入的“活瓣“ ,拔牙患者术后勿强力咳嗽。一旦发生气肿,应在伤口内放置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控制感染。一般 12 天即可逐渐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