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邹城双孢菇工厂实习总结,原材料:,麦秸,稻草,鸡粪,每批草料需在化验室化验碳氮比,作为建堆参考。,一次发酵隧道:共7条,隧道地面通风孔,抛料机,鼓风机,发酵控制柜,二次发酵隧道:共3条,二次发酵料,菇房:1栋,共22间, 10间已投入使用,菇房外部,菇房内走廊,菇房建造材料为中间有一层泡沫的钢 材,并且为全密闭环境,铝合金床架,菇房内排水,架长20米,宽1.5米,每层架高60厘米 (每次上料17-18厘米,覆土3-4厘米),菇房环境调控设备,通风百叶窗,菇房内通风管道,通风变频压缩机组及通风管道,冷风机参数操作界面,冷风机参数显示界面,发酵料上架,菌种:荷兰进口A15,播种、覆膜,覆膜,覆膜,
2、播种完成,上料时播种量为每层架(30平米)播种5千克,上料后表层播种量为每层架2千克,发菌管理,菌种萌发,覆膜发菌,菌丝长至料底,菌丝满床,从上架播种至菌丝满床需14-16天,喷水保湿,施治虫害药,施治杂菌药,喷水设施,覆土材料处理,0.1%甲醛水溶液,草炭土搅拌,石灰,处理好的草炭土(含水量70%),草炭土,覆土设备,覆土机,料面覆土,操纵上土机,碎土结构,覆土完成,覆土含水量70%,齿耙平整土面,土层厚3厘米左右,菌丝上土,菌丝开始上土,菌丝长至土层,土层开始冒菌丝,进行搔菌,菌丝扭结期,“报信菇”成菇期,菇蕾形成期,幼菇形成期,采菇、包装,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实习总结,为期一周的双孢蘑菇工
3、厂实习结束了,回想几天来的实习,每天都能学习到专业知识,收获颇丰,进行简单总结:1、见识、了解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工厂化机械化双孢菇种植技术。并参与了上料,播种,养菌,覆土等环节,认识到工厂化蘑菇种植最重要的是在保持产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生产周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菌丝满料、上土、出菇的一致性,而这又需要原材料,发酵料,上架厚度,播种量,覆土厚度的严格统一,因此工厂化生产即标准化生产,只有严格把关各项标准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创建最大效益。 2、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中栽培效果最好的原料是麦草和鸡粪,配方中最合适含氮量在1.51.6%。 3、发酵料首先在露天预堆一周,期间根据温度翻堆两次。进入一次发酵隧道一般发酵7-9天,用抛料机进行翻堆,翻堆2-3次。进入二次发酵隧道整个发酵过程完成需要7-9天,堆温自然上升,靠通空气进行控温。 4、发菌管理:每天进行菇房内空间和料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料内水分流失。保持菇房地面清洁。 5、覆土材料含水量要求在80%左右,保证出菇时水分供给,并且使出菇时蘑菇不带泥。 6、菌丝上土扭结位置在土层距土面2/3处或土面,出菇位置高,不易出“地雷菇”,保证蘑菇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