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届草塔中学高三生物综合练习(02)三( )班 姓名 1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和二倍体核型B试管婴儿也是由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发育过 程而产生的c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培养时的饲养层细胞功能相同D胚胎分割可成倍增加胚胎的数量,是一种快速繁殖种畜的方法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 连接酶和 RNA 聚合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相同BDNA 连接酶对“缝合”序列不进行特异性识别,无专一性催化特点C受体细菌若能表达质粒载体上抗性基因,即表明重组质粒成功导入D培育转基因油菜,需对受体细胞进行氯化钙处
2、理3右图表示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过程需要 DNA 连接酶B过程需要 DN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是已知的D若某质粒能与目的基因 重组,则该质粒与的碱基序列相同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下列对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模型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 C 表示重组质粒,D 是细菌细胞B若该模型表示体外受精技术,则 A、B 其中之一表示成熟的精子C若 A、B 表示培养液和胚胎干细胞,则 CD 的传代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分化现象D若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 CD 过程一定与胚
3、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有关5. 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 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 DNA 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B. 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 线粒体因子 MTERF3 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 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6.在一定浓度的 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 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 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
4、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CO2变化量(mg/100cm 2h) +2.0 -2.0 -6.0 -10.0 -12.0A.光照强度为 2klx 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 0B.光照强度为 1klx 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C.光照强度为 5klx 增至 7klx 时,叶肉细 胞中 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D.光照强度为 9klx 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7.下 图 为 DNA 分 子 在 不 同 酶 的 作 用 下 所 发 生 的 变 化 , 图 中 依 次 表 示 限 制 酶 、
5、 DNA聚 合 酶 、 DNA 连 接 酶 、 解 旋 酶 作 用 的 正 确 顺 序 是 : ( )A B C D 8.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B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C 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D 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是转录的差异引起的9某致病基因 b 和正常基因 B 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限制酶 A 切割后,可产生如图 1 的片段(bp 表示碱基对) ,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 2 为某家庭有关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基因特定序列中限制酶 A 切割位点的消失是
6、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结果B. 2 的基因诊断中会出现 142bp,99bp 和 43bp 三个片段C. 2 的基因诊断中不出现 142bp 片段的概率为 1/3D若3 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 99bp 和 43bp 两个片段,则3 与表现性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的基因诊断中不会出现 142bp 片段1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技能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时, 可以依据是否产生 C02 来确定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C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光圈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时,则视野也越亮D用于克隆的重构卵在进行第一次细胞分裂时只发生了基因的复制,没
7、有基因的转录11基因靶向技术实质是利用细胞 DNA 与外源 DNA 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将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去除,或用其他序列相近的基因取代。下列关于基因靶向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因为敲入的正常基因可以取代原有致病基因的作用,所以该技术可用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B对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敲除,获得基因敲除动物,可以获得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减弱或消除排斥反应C在基因敲除技术中涉及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D有了“基因靶向”这一强大的武器,人们就可以瞄准某一特定基因,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研究该特定基因的功能12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时,保留接触抑制的连续细胞
8、系获得不死性,但不致癌B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水稻等在多次传代培养后,细胞全能性的 表达能力不变C从个体中分离出单个组织进行培养是细胞克隆最基本要求D若原生质体培养需要先对原生质体的活力进行检测,可以采用质壁分离的方法13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 24 小时内 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 点对应时刻分别为 6:00 和 19:00。请分析回答:(1) 在此 24 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2) 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 O2净释放量为 300mg,假设植物在 24 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O2总量是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
9、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 CO2的量是_mg c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O2释放量_(从“大于、等于、小于”中选填)300mg。(3) 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 CO2的浓度,B 点将向_(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 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14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主要参与动物体内钙、磷代谢的调节,维持血中钙、磷的正常水平。摘除狗的甲状旁腺后,可引起血钙下降,使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导致肌肉痉挛,甚至死亡。甲状旁腺摘除 2-3 天后,动物就可出现抽搐症状。请设计实验验证甲状旁腺能够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材料和设备】一组成年的健康雄狗、常用的手术器械、麻醉剂(不影响血
10、钙水平) 、10%的氯化钙注射液、10mL 注射器、钙离子测定仪、烧杯、量筒等。(本实验不再分组,注射方法和剂量不作要求)【方法和步骤】(l)取该组成年健康雄狗,麻醉后, 。(2) ,每日观察狗的行动变化。(3)当狗出现肌肉抽搐症状时, 。(4)一段时间后,自静脉注入 ,观察其 反应。(5)请写出预期的反应 ,并分析原因 (6)请设计一张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15 ( 1)图 l 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该基因在 X 的非同源区段,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 ,该变化称为 。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2)果蝇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图
11、 2 为果蝇 X、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 A 与 C 为同源区段。已知在果蝇的 X 染色体上有一基因位点,控制腿部有斑纹(H)或腿部无斑纹(h) 。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 H、h 在 X 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段还是 B 段。实验步骤: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该雌、雄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_ ;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舰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结果。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雄果蝇全部表现为 ,则此基因位于 A 段。若子代雄果蝇全部表现为 则此基因位于 B 段。并用遗传图解表示推论的过程。16为了验证药物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2、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补充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健康成年小鼠、小鼠笼、电子体温计、注射器(1ml) 、恒温箱(可设置温度) 、0.03% 氯丙嗪、生理盐水(备注:答题时对具体仪器的使用细节、注射剂量不作要求。小鼠正常体温为 371。 )(1 )实验步骤:将生理状况一致的 6 只健康成年小鼠编号为 1、2、3 、4、5 、6,分为甲(1、2 号) 、乙(3、4 号) 、丙(5 、6 号)三组,其中 1、3、5 为实验组、2、4 、6 为对照组,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并记录每只小鼠的正常体温; ;注射后将甲组小鼠置于已设置成 10的恒温箱
13、中,乙组小鼠置于已设置成 39的恒温箱中,丙组小鼠置于室温(25)中。记录此时恒温箱内的温度和室温;过适当的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三组(6 只)小鼠体温。(2 )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实验前后体温基本不变的小鼠是 ,因为 ;体温降低的小鼠是 ,因为 ;体温升高的小鼠是 ,因为 。(3 )为了进一步确定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有效浓度范围,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名称及研究中自变量、因变量的可行性操作方法。课题名称: ;自变量操作: ;因变量操作: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学拟对“低温是否会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降低”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下列材料用具设计了相关实验。
14、假如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请作出你的假设、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1)你的假设是: 。(2)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大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玻璃纸、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冰块实验步骤:取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将漏斗分别倒扣在两个相同的大烧杯中,并分别编号为 A、B。在 A、B 两组装置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 ,并保持长颈漏斗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对 A、B 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A 组放在室温条件下(25) ,B 组 。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 。(3)根据你的假设和设计的实验方案,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4 )可能的实验
15、现象及评价: 三( )班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A C C C A C C B D C A13( 12 分) (1)0:005:00 和 20:0024:00(或 20:005:00)(2)588 77 大于 (3)右 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大量CO214.(每空 2 分,实验结果记录 2 分,共 14 分)(1 )从静脉取血,并且用钙离子测定仪测定血钙浓度 (2)摘除甲状旁腺(3)再次用钙离子测定仪测定 血钙浓度(4 )适量的 10%的氯化钙注射液(5 )肌肉抽搐(痉挛)症状减弱甚
16、至消失 摘除甲状旁腺后,引起血钙下降,使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导致肌肉抽搐(痉挛) ,补充适量钙后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恢复到常态。(6 )前测(摘除甲状旁腺之前) 后测(摘除甲状旁腺之后)血钙浓度小鼠活动状况16(共 20 分,每空 2 分)(1 ) 对实验组小鼠注射适量 0.03%氯丙嗪,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 ) 2、 4、6 小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正常,能调节体温恒定;1、5 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3 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3 )课题名称:探究氯丙嗪的浓度与体温调节的关系(其他合理的也给分)自变量操作:给实验组注射等量配制好具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氯丙嗪溶液 因变量操作:用电子体温计分别测量两组小鼠的体温17 ( 14 分) (1)假设:低温使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降低(2 分) 。 (2)实验步骤: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2 分)在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2 分)A、B 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下降或变化)速度(2 分)(3)预期现象;A 组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下降或变化)速度比 B 组快(2 分)(4)可能的实验现象及评价:A 组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下降或变化)速度比 B 组快,说明假设成立(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