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学习如聚山, 一点一滴勤积攒。 语音别字平时功, 词语义多百练成。 诗词美文多背诵, 经常默写字字清。 养成阅读好习惯,,眼脑口手要到全。 工整字体是颜面, 长期练习不偷懒。 若求作文水平高, 多读多写勤动脑。 胸存恒心不动摇, 破书万卷也嫌少。,获得教养的途径 瑞士赫尔曼黑塞,学习目标,1 通过探讨阅读经典的意义,了解人们获 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借鉴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等手法。,学习方法,阅读训练重点是研读,它包括: 通读与博采(整体把握,拓宽思路); 质疑与设问(发现疑难,提出问题); 比照与思辩(比较对照,慎思明辨).
2、,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词语积累。b sh xi lni ji 跋 涉 闲 暇 斑 斓狭 隘慰 藉 bqing lyoshi hu麻 痹戕 害 符 箓 钥 匙恢 宏(弘)2、解释“修养”和“教养” 的含义及在课文中“教养”的内涵。,“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课文中“教养”的内涵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其“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3、作者介绍。,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
3、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考入莫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代表作有在轮下 、 荒原狼、 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 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
4、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请快速浏览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谈谈本文的整体思路。总结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思路,一(第1节)获得教养的目的找到生活的意义二(第2节)获得教养的途径阅读经典三(3-5节)阅读经典的态度和方法四(6-7节)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养的 途径的必要性,中心论点: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三、研读课文,问题探讨。,在整体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之后,请认真阅读文章,探讨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作者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2.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教养呢?3.文章主要采用的什么论证方法,这
5、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四、自读文章,小组讨论。 列出要点,推选代表发言。 班内交流,互相评点。,五、提示答案要点。,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对作品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使自己与整个人类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读书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为什么作者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2.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教养呢?,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需要我们认真
6、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要认真读、反复读并深入思考;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3.文章主要采用的什么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喻证法;这种论证方法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变的通俗明白,容易被人接受。,补充: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1、从论据的性质上分例证法(举例论证)引证法(理论论证)2、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上分喻证法(比喻论证)对比法(正反对比论证)类比法(同类似的、有可比因素的事物进行比较)引申法(假设反面论点正确,从这个错误论断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反面论点的错误)
7、3、从逻辑推理形式上分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归纳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方法),作业:,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抄在集粹本上,下节课交流。,第二课时,一、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回顾,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文章整体思路:一(第1节)获得教养的目的找到生活的意义二(第2节)获得教养的途径阅读经典三(3-5节)阅读经典的态度和方法四(6-7节)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养的 途径的必要性,二、结合“问题探讨”读文章,(一)就第一段内容提问题,解决阅读难点:“修养”与“教养”的区别? 为
8、什么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作者把“真正的修养”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 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二)就第2段至第5段的内容提问题,解决阅读障碍,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
9、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可教养的客体”具体指什么?即读者的个性和人格,也就是爱的阅读、对知识的敬重、心的教养。,(三)就第6段、第7段的内容提问题,解决阅读障碍,1、如何理解 “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
10、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2、 “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3、第6段、第7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说明真正的阅读者为获得教养而进行的阅读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行,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2、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最高成就。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 反复阅读
11、能不断发现,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有新的发现。,3、第6节运用喻证法,形象说明真正的阅读者为获得教养而进行的阅读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行,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第7节运用例证法,以自己的阅读经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书是良药 汉刘向: 书犹药也,善读可
12、以医愚。书是益友 臧克家: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书是阳光 莎士比亚: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书是钥匙 托尔斯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是火 雨果: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书是利斧 卡夫卡: 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书是源泉 乔叟: 书是人类新发现的源泉。书是宝库 俄罗斯谚语: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书是灯塔 惠普尔: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书是航船 培根: 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知识拓
13、展:课外阅读比较名人读书观与黑塞读书观,三性:鲁迅终生酷爱读书,其方法有三: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三到:朱熹提出读书应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回:高士其介绍自学方法时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为了朋友。 三心: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多:欧阳修以文章闻名于世。他的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 三法: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三种好学: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
14、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培根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
15、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叶圣陶 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颇有一些
16、教师在那里说:“如果不用书,这些科目怎么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说: “ 进学校就为读这几本书!”他们完全忘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竟承认读书是最后的目的。叶灵凤 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了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苏联)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阅读所有的优秀名著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进
17、行交谈。而且是一种经过精心准备的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别的,那都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 (法)笛卡尔方法谈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作业阅读迁移:,阅读书海茫茫,书海茫茫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 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
18、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 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
19、。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 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 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
20、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 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 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
21、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有些朋友不理解:雪白的纸,乌黑的字,怎么能印出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来呢?这是一种好心肠的痛苦,但不客气地说,这种痛苦产生于文化禁锢下的习惯和文化暖房里的梦幻。生活格局的开放,书报市场的开拓,使各色社会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和场所,从总体,看来不是坏事。例如嫉妒,既然有一批人成功了,难道那些暂时末成功的人连嫉妒一下都不可以?雨果说,一片树叶受到阳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阴影,阳光越亮,阴影越深。树叶尚且如何况是人。白纸黑字不会只反射阳光,它们也传导阴影。把阳光和阴影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因此,不仅要允许嫉妒,也要允许做作,允许伪饰,允许炫耀,允许老滑,允许跋扈,允许酸涩,当然,也要允许你的不舒服,允许你的不理睬。从事事关注、事事难容,转变为关注不多、容忍很多,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观众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