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功”这节内容是初中学习的延续和提高,也是本章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情分析:优势:学生已经知道了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简单计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不足:对功的计算公式的认识既熟悉而又比较片面,对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理解不清。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3)明确功是标量,知道 W=FLcos 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4)理解正功,负功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的总功二、学法引导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黑板的板演,规范解题过程。2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对概念的理解加以完善。三、重
2、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 明确功是标量,知道 W=FLcos 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理解正功,负功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的总功2难点: 对功的公式 W=FLcos 中各个物理量的理解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高效预习:【多媒体展示】:1一个物体受到 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功的公式:,功的单位:,符号是。功是(矢,标)量。2正功和负功:(1)当 =时,W=0.即当力 F 和位移 L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这种情况,物体在力 F 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2)当 时,W0.即当力 F 跟
3、位移 L 的夹角为(锐,钝)角时,力 F 对物体做正功,这时力 F 是(动,阻)力,所以(动,阻)力对物体做正功。(3)当 时,W0.即当力 F 跟位移 L 的夹角为(锐,钝)角时,力 F 对物体做负功,这时力 F 是(动,阻)力,所以(动,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又常说成“物体这个力做功” (取绝对值) 。(二)新课教学:1上升和下落阶段如何运用 W=FLcos 求功,强调找出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例 1.将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 h 后又落回原出发点,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始终为 f,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空气阻力做功为 。易错点:上升过程和下落
4、过程中空气阻力的方向不同2对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例 2.如图所示,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放置在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在此过程中子弹钻入木块的深度为 d,木块的位移为 L,木块对子弹的作用力大小为 F,则木块对子弹的作用力做的功为,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做的功为。小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绝对值大小一定相等吗?3. 思考与讨论:W=FLcos 公式适用范围?F 是什么力?L 是什么位移? 是哪两个物理量的夹角呢?(适用于恒力做功。F 可以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L 是受力物体实际发生的位移; 是力和实际位移的夹角)4思维深化:例 3:在 2009 年亚冠联赛的
5、一场比赛中,足球运动员飞起一脚用 60N 的力将足球踢出,足球沿草地运动了 40m 后停止运动,关于足球运动员对足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2400JB.运动员对足球没有做功C.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但不能确定其大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堂处理:学生分组讨论,足球滚了 40m 是不是公式中的位移 L 呢?运动员有没有对足球做功呢?每个组选学生讲解本组的讨论结果,交流小结:一瞬间的力做功不能直接用公式 W=FLcos 计算例 2.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 体 一定
6、做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D.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不做功课堂处理:学生分组讨论静摩擦力会不会做正功?举例静摩擦力会不会做负功?举例静摩擦力会不会不做功?举例滑动摩擦力会不会做正功?举例滑动摩擦力会不会做负功?举例滑动摩擦力会不会不做功?举例各个小组选同学上来发言,举例说服其他同学。交流,辩论,总结小结: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5.课堂训练练 1.用起重机把重量为 20000N 的物体匀速地提高了 5m,钢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这些力做的总功
7、是多少?易错点:钢绳的拉力怎么求?总功怎么求?(求总功的方法有两种)练 2.两个互相垂直的力 F1 和 F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力 F1对物体做功 4J,力 F2 对物体做功 3J,则 F1,F2 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7J B.1J C.5J D.3.5J易错点:总功只要代数和。因为 F1 和 F2 相互垂直,所以有学生会误以为总功是 5J练 3.用起重机把重量为 20000N 的物体匀加速地提高了 5m,加速度a=1m/s2,钢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这些力做的总功是多少?易错点:把练 1 中的匀速运动改成匀加速运动,钢绳的拉力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吗?如果不等于,拉力怎么求呢?重力做功有变化吗?总功有变化吗?(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公式 W=FLcos,对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理解,对于不同情形,如何应用公式 W=FLcos 解决问题。课下思考题:如果力 F 是变力,怎么求力 F 做功呢? (四).布置作业教材第 82 页“问题与练习”1 、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