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聚焦新中考语大一轮复习练习考点跟踪训练20说明文阅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50936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新中考语大一轮复习练习考点跟踪训练20说明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焦新中考语大一轮复习练习考点跟踪训练20说明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聚焦新中考语大一轮复习练习考点跟踪训练20说明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聚焦新中考语大一轮复习练习考点跟踪训练20说明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41考点跟踪训练 20 说明文阅读一、(2011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题目。地震与海啸的关系2011 年 3 月 11 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

2、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 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 。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 ,故而引发海啸。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

3、,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 100 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 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 25 公里以内。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 2005 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 8.5 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

4、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1选文第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答案 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请根据选文第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 。_答案 海啸是一种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意近即可)3选文第段“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 100次引起海啸。 ”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_答案 不能删去。因为“大约”表示约数,

5、说明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 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 100 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意近即可)4选文第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_来源:学优中考网答案 举例子、列数字。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5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_答案 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来源 :学优中考网 xYzKw二、(2011浙江杭州)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文题。兰花的智慧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

6、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

7、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 ;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

8、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 ,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 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来源:xYzKw.Com兰

9、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_来源:学优中考网答案 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 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7根据第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_答案 种子轻巧,能随风飘荡到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可以防止水分渗透的细胞,因此可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传播到更远的地方。8 “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段至第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_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_答案 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避开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引诱昆虫来无偿为

10、自己传播花粉;能自我开花结果繁殖后代。9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_答案 自觉地适应自然环境;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生存的条件。三、(2011四川眉山)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题目。/ 43你相信“2012 末世论”吗?目前有一种“2012 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 2012 年 12 月 21 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近年来地震频发” ,是持“2012 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 500 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 1 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

11、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 年 11 月 14 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 8.1 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A 其中全球地震的 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 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 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 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B 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从

12、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 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C 自 1900 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16 次 7 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 1986 年至1989 年只有 6 次,而 1943 年则高达 32 次。因此,2010 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摘自 2011.10读者 ,有改动)10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这种随机性”指代选文中加波浪线的 A、B、C 中的_句(只填字母) ,其理由是_ 。答案 B; 理由: B 句中的“何时何地,有什么样的强度” 即“这种随机性” ;A 句指地震分布的规律性,C 句指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

13、11第段中加点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_答案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作用: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地震是随机性的,没有一定的规律,或说明 2010 年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来源:xYzKw.Com12综合全文信息,结合你的思考,在下面横线上为选文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作为文章的第语段,要求先明确表述观点,然后进行简要阐述。(80 字左右)_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答案 “2012 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近年来地震频发并不能证明 2012 年就是世界末日),因为地震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

14、频发是正常的。四、(2010广东深圳)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1314 题。地球首个生态城市数据表明,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近 80%。此外,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包括二氧化碳)的生态城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 2018 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 7 平方公里,9 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 5 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 。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

15、是: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每 150 至 200 米设一个站点。环境保护专家认为,这种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弗斯特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总共才占全球面积 3%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资源。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到 2025 年,全世界 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500 万和 500 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这种发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经济周刊认为,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这方面,美国纽约市计划到 2012 年,1

16、.3 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减少使用税的征收。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蒂芬贝林格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零指标。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这是基本理念,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选自海外文摘2009 年第 9 期,有删改)13阅读第段,说说“生态城市”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_答案 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14第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_答案 第段写纽约市的减排计划(或减排措施) 。逻辑说明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