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 2018 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 12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2018 预测)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 14 题。(15 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有仙则名( 出名 )(2)苔痕上阶绿( 长到,漫上 )(3)无丝竹之乱耳( 使受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 形体、身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
2、人有美好的德行。(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C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有仙出名、水因龙生灵气而来,说明只要品德高尚则陋室不陋,强调德行的重要性。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既写陋室环境优美、清爽宜人,又为下文写交往之士皆德行高雅作铺垫。C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重在褒扬诸葛亮与扬雄德操美好、为后世楷模,从而暗示自己要向他们学习。D结尾处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美好追求。【解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重在以古代贤人自比,再次说明“陋室不陋”
3、的原因,C 项表述错误。故选 C 项。4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其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4 分)表达了一种不慕荣华、不羡富贵、高洁傲岸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无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我们都要修炼自己的德行,培养自己的美好情操。【解析】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从而表现了一种高洁傲岸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回答作者的生活态度时,围绕陋室不陋、德馨、不慕名利等方面来写,言之有理即可。二、(2018 预测)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 14 题。(15 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4、)(1)有龙则灵( 显出灵异 )(2)惟吾德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 弹(琴),弹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A )A本文借自己所居之室简陋以歌颂道德高尚之美,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求仙问道的情趣。B本文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追求诸葛亮、扬雄的宏伟之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5、C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既写出环境的宁静雅致、生机勃勃,也侧面表达出作者恬静淡泊的人生情趣。D本文巧用比兴含蓄表达主题,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隐喻“德馨” ,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情操的思想情感。【解析】A 项“求仙问道”说法有误,文中“有仙则名”运用比兴,意在表达陋室不陋,并非对仙道的追求。故选 A 项。4结合下列链接材料,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交友之道的看法。(4 分)【链接】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译文: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示例:材料从正面说明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正确的交友之道,和那些知识渊博、正直诚信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有益。如自己与好朋友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照顾,无论谁有了错,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督促对方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