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第 14 篇 小石潭记 考情搜索:2016B 单篇考查第 14 段。版本导航: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 26 课 鄂教版:八年级 (下)第 24 课 原文呈现 教参译文 段层精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
2、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第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EJ:。)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016B。(EJ:,)佁(y)然不动,(ch)尔远逝,往来翕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或: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静止不动;又忽第段:定点特写,写潭水和游鱼。(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动静结合)(x)忽。(EJ:,)似与游者相乐。
3、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可知其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第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运用比喻来写岸势,形象逼真)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chun)幽邃(su)。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2016B,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第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突出“静” ,将小石潭的
4、静,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第段:交代同游的人。【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文中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凄寒幽怆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写作特色】(1)移步换景。(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石潭景物的清幽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作者那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隔、闻、伐、取、见)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潭水:清澄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小潭源流( 形象比喻: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潭中气氛(寓情于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