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544929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是 1.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形成两周后不易分开。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2.正常生理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由于蛋白质浓度保持稳定相对稳定,糖化水平主要决定于葡萄糖浓度,也与蛋白质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 120 天,在红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 120 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2、,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3. 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 HbA1C 是评价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 4%6%:正常值 6%:控制偏低,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6%7%:控制理想。 7%8%:可以接受。 8%9%:控制不好 9%:控制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4. 监测时间 有条件的患者应该每 3 个月检查一次,以了解一段较长时间内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如何。 建议那些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友,由于血糖波动较大,至少每 3 月半年到检查一次

3、。 5. 与空腹血糖、尿糖的关系 HbAlc 反映过去 2-3 个月的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反映的是抽血瞬时的血糖浓度。 尿糖定量则反映 24 小时血糖总水平。 因此这三个指标从不同时间反映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糖尿病本身的严重程度。 糖尿病人 GHb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 型糖尿病较型糖尿病水平偏高6. 在糖尿病的监测中的意义: A、 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B、 生成缓慢:大家知道,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

4、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吃饭也不影响其测定,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C、 一旦生成,就不再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更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两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D、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怎么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E、 HbA1C 的监测目的在于消除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 1 型糖尿病,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控制指标。 F、 判定医生或自我测定血糖的结果是否正确。 G、 检验治疗计划是否有效。 H、 能鉴定选择控制药物相关:,HbA1C 每下降

5、1%,可以使糖尿病死亡的危险下降 21%,心脏病发作减少 14%,微血管并发症下降 37%,周围血管疾病减少 43%。因此,降低 HbA1C 才是长期控制血糖的重中之重。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的最佳治疗方案2011-01-14 09:59:45 来源:/作者:朱娅梅 董砚虎 浏览:0 字号:小 中 大2006 年 8 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公布了最新的“血糖控制共识”,将糖化血红蛋白7%作为 2 型糖尿病启动治疗或调整方案的判断标准。共识建议 2 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应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成为 2 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当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

6、胍联合治疗不能达标时,将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增敏剂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共识中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但小于 8.0%的患者建议考虑增加第 3 种口服药,但多种药物联合与用胰岛素相比,花费将更高。实际上,对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或超过 8.0%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效果并不理想。胰岛素的作用优势2 型糖尿病自然病程持续进展,最终都将需要胰岛素治疗。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提示,新诊 2 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功能的恢复,单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需服用任何降糖药物,即可使血糖长期控制良好。所以,胰岛素治疗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此次共识中同样强

7、调了基础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性。目前没有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在血糖控制、B 细胞保护和大血管保护等方面,磺脲类和胰岛素增敏剂比基础胰岛素更优越。相反,新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胰岛素的强大降糖作用就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的患者,加用基础胰岛素或强化胰岛素治疗,往往比其他药物更能使血糖达标。目前有较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胰岛素在 2 型糖尿病早期治疗中的地位。Rosenstock 等在 217 例临床研究中发现,在使用两种口服降糖药(磺脲类、二甲双胍,而且磺脲类用量最大量的 50%)但治疗不满意的患者中,加用了甘精胰

8、岛素和罗格列酮,比较两者对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联合两种口服降糖药,可以更好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而且基础血糖越高的患者从甘精胰岛素的治疗中获益越多。看胰岛功能定方案然而,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但小于 8.0%的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胰岛功能情况而确定。若患者胰岛功能以胰岛素缺乏为主,胰岛素抵抗不明显,体型偏瘦,应首选胰岛素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而不适合加用口服药物;若患者体型肥胖,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若一味地加用胰岛素则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更明显,形成恶性循环,这类患者需加强生活方式干预,适当加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二甲双胍、喹诺酮类药物及胰岛素促泌剂,使血糖达标。共识巩固了基础胰岛素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地位,强调了积极地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性。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处于较低值,如%之间时,应该考虑加强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可以增加餐前胰岛素剂量,或加用餐时调节剂。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处于较高值,如%时,应该考虑加强对空腹血糖的监测,可增加基础胰岛素剂量。尽早使血糖控制达标并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血糖控制不达标就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信号,积极应用胰岛素治疗,定期随访及调整剂量是有效控制血糖达标的必经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