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绵阳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情况汇报绵阳市政府“512”特大地震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 抓安民、保稳定、促重建、求发展”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城 乡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永久性农房重建开工率达 106%、完工率达 99.17%,城镇住房重建开工率达 73.46%、完工率达 35%,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开工率达95.69%、完工率达 80%,均名列全省前列。一年多来,我 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推进城乡统筹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我们立足于“在恢复中发展,在重建中提升”,坚持“宜聚 则聚、宜散 则散、以
2、聚为主”的原则,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编制城乡住房重建规划,做到以规划引领重建,以规划统筹城乡。(一 )注重 选址科学。城乡住房重建选址,事关安全、事关发展。在选址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发展作为基础,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科学论证城乡住房选址,力求有效避让地震断层、生态脆弱区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易发区,确保城乡住房重建选址安全。同时,在选址时,统筹考虑“安居”与“乐业” ,切实解决群众长远生计。比如:北川吉娜羌寨的选址,我们不仅考虑了居住的安全性,还紧密地与当地旅游发展相结合,让这些群众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2 -(二 )注重布局合理。城乡布局直接决定城乡发展空间,决
3、定城乡发展未来。我们以“ 小集中” 为标志,把城 乡住房建设布局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城镇布局、村落布局、民居布局,坚决打破“夹皮沟”、 “军营式” 、“火柴盒”等规划布局,力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凸显特色。比如:对擂鼓镇、晓坝镇、青莲镇、魏城镇等城镇的规划布局,我们分别委托中规院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安全、宜居、特色、繁荣”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在民居建设中我们免费提供了 26 种民居户型设计供群众选择。从目前建设效果看,这些城镇的恢复重建充分体现了先进的规划布局理念,提升了城镇建设水平。(三 )注重 风貌提升。风格风貌是建筑的灵魂,
4、也是彰显城乡住房建设特色的核心。我们按照“四注重、四提升 ”的要求,坚持功能与品味、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切实抓好城镇风貌的规划和建设,明确提出北川羌族自治县要体现羌族风格、平武县要体现藏羌风格,江油市要体现唐代建筑风格,其余县区要体现川西民居特色,力求做到建一处工程、树一座标志、铸一件精品。二、坚持政策支撑,着力加快建设进度政策是最大的资源。我们坚持用好用活用足用 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中央、省上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把政策转化为加快城乡住房重建的强大动力。(一 )用好 补助政策。我们按照“ 户报、村(社区) 评、乡(街道)审、县定”的程序,及时兑现城乡住房补助资金,有效发挥补助资
5、金的撬动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建房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加快城乡住- 3 -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兑现农房重建补助资金 98.4 亿元,拨付城镇维修加固和住房重建资金 36.5 亿元,带动和实现城乡住房投资280.88 亿元。(二 )用好土地政策。我们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统一规划用地、统一建房标准、统一建设基础设施,适度撤并自然村落,引导城乡居民相对集中建房。同时,采用土地置换、原址控制重建等方式,切实为城乡发展预留空间。比如:在北川新县城建设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节约用地、集约高效、资源共享”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北川新 县城灾后重建项目选址、规模和建设标准,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率。
6、(三 )用好其他政策。在用好补助政策和土地政策的同时,我们切实用好住房公积金使用放宽政策、受灾房屋处置税收优惠政策等,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使用公积金等方式,采取购买安居房等形式解决永久性住房问题。三、坚持重点突破,着力破解制约瓶颈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 年底完成农房重建和明年 5 月 12 日前完成城镇住房重建的目标,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着力破解资金、质量、安全等难题。(一 )抓资 金筹措。加快城乡住房重建,资金筹措是难题,资金放大是关键。在用好重建补助资金的同时,我们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城乡住房重建的支持,在全省率先设立住房重建担保基金,由援建单位、市、县财政分别出资,由
7、金融机构按 1:10 的比例放大,为城乡住房重建户提供建房专贷。截止目前,全市城乡住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达到13.2 亿元,利用担保基金争取金融机构投放农房重建贷款 14 万户、38.7- 4 -亿元,城镇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贷款 11 亿元。(二 )抓重点帮扶。加快城乡住房重建,重点群体、重点区域是制约建设进度的瓶颈。目前,全市仍有 8453 户农村困难群众尚未开工建设,仍有擂鼓、禹里、漩坪、高川、茶坪等山区乡镇城乡住房重建进度较慢。对此,我们按照“ 一户一卡,一乡一册,一 县一台帐” 的原则,建立孤老、孤儿、孤残等困难群众住房重建台帐,逐一落实帮扶措施。在农村,我们采取“政府主 导、群众帮助、
8、适度 规模、信 贷支持” 的建房模式,由政府作为困难群众住房建设的主体,帮助困难群众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确保困难群众尽快完成住房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农村 39484 户需重建住房的困难群众,已开工 31031 户,开工率达 79%。在城镇,我们围绕“家家有房住、人人有保障” 的目标,科学 规划,合理选址,加快廉租房、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城镇困难群众早日入住永久性住房。截止目前,全市新开工安居房 1561 套、廉租房 2494 套。(三 )抓质 量安全。灾后重建是百年大计,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我们坚持“ 安全、适用、经济、省地”的原则,严格坚持质量第一,严格坚持抗震设防标准,严格
9、坚持招投标等工程建设规范,切实加强城乡住房重建的监管。在监管中,我们既注重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主体作用,严把本辖区城乡住房建设质量关;又注重专业管理,充分发挥国土、建设、规划、质监等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从工程设计、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竣工验收等环节入手,促进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全市城乡住房重建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四 )抓要素保障。加快城乡住房重建,要素保障是重点。我们采取- 5 -点对点特供、价格干预、支持生产等措施,加大协调力度,强化建材、煤、电、气、运等要素保障,基本满足了城乡住房重建需要。四、坚持机制创新,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坚持把机制
10、创新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住房建设的根本保障,努力构建各方参与、权责明确、监督有力、运行有效的推进机制。(一 )创新 责任落实机制。加快城乡住房建设,关键是要明确和落实县市区、市级各部门的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问题有人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分别与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就规划编制、政策兑现、要素保障、完成期限、质量标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基本构建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体系。(二 )创新示范 带动机制。坚持着眼全局、典型引路,在山区、丘区、坝区等不同地理特征、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分别确定了试点乡镇和试点村社,积极探索农房重建新路子,形成了委托代建、互助自建、帮扶援建
11、、包工建设、联户共建、分期建房等六种模式,并在全省农房重建现场会上交流推广。(三 )创新市 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化参与的建设机制,调动聚集各方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城乡住房重建。比如:在城镇住房重建中,我们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凡能够引进开发商建设的,交由开发商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重建;凡不能够引进开发商建设的,交由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收集整理后,再按市场运作方式统一重建。- 6 -(四 )创新 奖惩激励机制。把加快城乡住房重建作为专项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逗硬考核奖惩。按照“正排 顺序、倒排名次” 的方式,推行城乡住
12、房重建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分类实行周报、月报和重大事项专报,对开工建设、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等进行全程动态监管,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城乡住房重建任务又好又快落到实处。尊敬的武先主席,各位领导,虽然我市城乡住房重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如:县市区财力不足,住房重建配套资金到位困难;偏远山区可供建房的土地缺乏,永久性住房选址十分困难;困难群众住房重建难度较大,导致个别地方城乡住房建设进度较慢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解决。下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三年重建任务两年时间基本完成” 的总体要求,认真学 习借鉴其他市州的先进经验,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科学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艰苦重建,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推进城乡住房重建,确保群众早日入住永久性住房,早日实现安居乐业。(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